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那个年代那些人物的乡愁

2015-3-13 20: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59|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长沙左宗棠故居原址。湖湘讲堂博客供图
  1959年6月,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到长沙途中,在路旁与小学生交谈。  资料图片
  乡愁。中国民族摄影网供图
  长沙晚报记者 范亚湘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乡愁是一种致命的浪漫,正月初,上海大学一位博士生以《近乡情更怯》为题写了一篇网络走红的回乡札记,进而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浪漫情愫,一时间,“乡愁”二字在网络上泛滥成灾。长沙是一个浪漫的城市,无论是从长沙走出去的人或者从外地来长沙的人,萦绕在他们内心里的那股乡愁始终不曾抹去

  长沙自古就是一个洋溢着乡愁的城市

  假若登高俯瞰长沙城,岳麓山是一个好地方,定王台也是一个好地方。在这两处,几乎可以一览长沙景色。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当年,定王刘发站在城东他新筑的幽州台上,一边吟诵着先祖刘邦的《大风歌》,一边踮起脚尖眺望长安。依稀中,他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看到了同在思念儿子的母亲。

  景帝前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55年,刘发被封为定王,封地在长沙。刘发离开故乡长安和婢女出身的母亲,来到被称为“南蛮之地”的长沙为王,心情一直闷闷不乐。刘发心中最大的不愉快,是远离了他曾经熟悉的故乡长安和母亲。儿子是母亲惟一的支柱,远在千里之外的刘发感应到了母亲的思念,但苦于回不了故乡,于是,他就采取南米北运,北土南调的办法,在长沙城东筑起了一处高台,每天登台眺望长安,慰藉乡愁。后人为了纪念刘发,把他筑的幽州台改为了定王台。

  其实,早在11年前,就有贾谊在长沙大发思乡之愁。贾谊少年得志,文帝四年(前176年),贾谊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地处南方,离京师长安有数千里之遥。贾谊因贬离京,长途跋涉,途经湘江时,写下《吊屈原赋》凭吊屈原,并抒发自己的怨愤之情。

  长沙可谓贾谊的第二故乡,有“贾长沙”之说。贾谊做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有一只鵩鸟(猫头鹰)飞入住所,停在了他座位的旁边。猫头鹰像鹃,旧时视为不吉祥之鸟。贾谊因被贬谪,常自哀伤,以为寿命不长,如今鵩鸟进宅,更使他伤感不已,于是作《鵩鸟赋》抒发忧愤不平的情绪,只好以老庄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以自我解脱。

  不过,难能可贵的就是,贾谊对于生死看得很淡,相反,他却有着浓郁的故乡情结。他在《惜誓》一诗中写道:“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心神安适自得终日快乐,吸饮天地六气自由翱翔。想那长生不老永为神仙,还不如回到久别的故乡。故乡遥遥远隔千里,要回到故乡谈何容易?身在长沙的贾谊,只好将乡愁深埋心底,认定长沙为第二故乡。

  唐大历四年(769年)早春,诗人杜甫溯湘江而上,经乔口、铜官和新康到了长沙。诗人寓居长沙前前后后约近两年,虽然生活谈不上幸福,但不忙也不闲的他却因被长沙人文地貌吸引,以及所遇见的朋友,而颇有些惬意。“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往来酬唱,也还不少。几乎每一个南来北往过长沙的官员,诗人都有诗相赠,且还追酬故人高适、寇锡,借景抒其怀,托物言其志,发幽古之思,“哀今征敛无”。这段时间诗人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拖着病残之躯,一边陪着友人遍逛长沙、倚几论诗,“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

  湘江如一条白练,一头牵着诗人向南奔避,一头牵着诗人向北怅望。唐大历五年(770年)夏末,臧玠长沙之乱平定。人们发现南逃避难的杜甫又回到了长沙,还是租佃了先前那间简陋的茅屋小楼。此刻,诗人的身体非常之差,老病复发,还伴有剧烈的咳嗽,已然很不适合吃住在船上了,茅斋成了他唯一可以安身歇息的地方。更多的时候,他就呆在茅斋里吟诗看书。因茅斋面临湘江,富有情趣的诗人便将其取了一个颇有些雅致的名字,曰:“江阁”。“层阁凭雷殷,长空面水文。” 江阁外的美景确实令人怦然心动,然而,穷处之士,何谈雅兴?无论身体还是心情,都不允许诗人去观赏窗外的景致了。万般无奈、不尽哀伤深深地刺痛了诗人,大限将至却仍处江湖之远,“历国未知还”“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如此这般,岂不是无补于邦国,无济于自身,就会老死于潭州?又是中秋,明月皎皎,皓月当空,江上波光粼粼,偶尔有小舟在江上穿梭游弋,发出一阵阵欸乃欸乃的摇橹声。诗人静静地坐在江阁窗前,遥看江上月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着月色,诗人伏案疾书,抒不尽的思乡之愁,挥毫落纸却如云烟……不知道为什么,诗人竟然一夜无眠。清晨,江畔子规在啼,诗人明白,那是故乡对游子的声声呼唤!诗人已经在外漂泊太久太久,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这年暮秋,思乡心切的杜甫决意北归。离阁登舟,回望江阁庭院,江畔波浪狂涌,寒风吹衣。为了生活离开家乡,在外飘然,谁知却因社会动荡不安,生计也拙劣不堪。而今,有心思归,中原依是战马萧萧,只怕归家之愿亦难实现。冷秋悄至,金风乍凛,青枫浦那两棵快折断的枫树上,叶子红彤彤的。病入膏肓的杜甫强撑着身子,颤颤巍巍地写了一首《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的诗,与在湖南的亲友告别。虽然自己“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但深深地祝愿亲友们“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秋风萧瑟,残阳如血。巍巍岳麓静穆庄重,江心洲上橘子红了,江阁婷婷袅袅似顾盼,湘江两岸寂然肃杀一片。小船驶离了长沙驿下的青枫浦,一叶孤帆飘飘晃晃,渐渐地消失在北方……

  在顺湘江而下的归途,诗人去了,这一年,他58岁。但诗人内心的那股浓浓的乡愁却始终在长沙乃至湖南这片大地上充盈洋溢着。

  曾国藩、左宗棠都心怀剪不断的乡愁

  故乡,是中国人伦文化中一个古老的话题。归思欲沾巾,低头思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明月何时照我还,乡愁总是伴随着那些暮春,那些落日,那些明月,在古典的烟波江上迷离着,荡漾着。近代,从长沙走出了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使得长沙不仅是乡愁的“始发站”,也是乡愁的“终点站”。

  28岁时曾国藩中进士,点翰林,一直在京师做官直到42岁才回家奔母丧,逢太平军起事开始在长沙书生将兵。在京城为官的那些日子里,曾国藩思念最多的就是远在双峰荷叶塘的故乡和亲人。除了处理官场上的事务外,那些千丝万缕的乡愁让曾国藩剪不断,当然也没法剪断,他似乎永远惦记着故乡。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是曾国藩在官场上的上升期,升官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初四,也就是升位“侍郎”后十个月,曾国藩越来越想家。他离开家已经十多年了,任职京官后,曾国藩还从未回过家乡。祖父母均已在此期间去世,临终也没能见上他一面。母亲十分思念他,他“梦寐之中,时时想念堂上老人”,对弟弟说:“如堂上有望我回家之意,则弟书信于我,我概将家眷留在京师,我立即回家。”他跟家乡的联系越来越多,并在家书里进行了记述。曾国藩在京城蒸蒸日上,这一年,家里来了五封信,一封是他父亲的,其他都是弟弟们的,诉说了家里一些事情。

  他在十二月十八日的家书中提到,家乡有个叫西冲的地方,有四户乡里,因为手信送得孤寒了一点,结果惹得人家不高兴,“送项太简致生嫌隙”,嘴巴里碍于我曾国藩是京官,不好说,心里肯定是有埋怨的。曾国藩想得周到,特意捎信回家,加以说明,“使知我家光景亦非甚裕者”,让他们知道我家也没那么富裕,不到之处还请多多包涵。他可能考虑到家里人懒得跟人解释,于是又补充说:如果父亲大人觉得没有必要跟人“开诚布公”,那这封解释信就扔进废纸篓作罢了。

  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十二,一件美差落在了曾国藩的头上。皇帝命他充任江西主考,曾国藩喜不自胜,第二天即在谢恩折中奏请乡试结束后顺便回家省亲,皇帝自然照准。 

  曾国藩兴高采烈,一路南下。一转眼他居京已经13年。他终于可以一偿夙愿,见到思念已久的父母大人了。不料七月二十五,曾国藩行至安徽时,忽然接到家乡送来的讣告,母亲江氏已经于六月十二,也就是他接到派差喜讯的当天去世。曾国藩五内俱摧,当即易服奔丧。随着曾国藩抵达故乡,他的京官生涯随即宣告结束。不过,回到了故乡的曾国藩却并不足惜。

  乡愁,就是家国情怀,就是文脉延亘,就是精神归属。记得住乡愁,即有心安处。

  左宗棠是农家出身,在外厮杀多年,却对躬耕垄亩的故乡生活心向往之,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活,自号“湘上农人”,流露出一种挥之不去的生态情结,故所到之处最爱栽树种菜植桑。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宗棠整治陕甘总督府后花园——节园(今兰州市委驻地),筑槎厅,题名“一系”,开畦种菜,杂植薤韭、瓜瓠、萝卜、山药、冬寒菜之属,颇得故乡风味。他常常服短后衣,抱瓮灌畦,欣然自适。并题楹联日:“闭门种菜,开阁延宾。”“八月槎横天上水,连畦菜长故园春。” 

  1857年他在今天长沙司马桥自己设计建了一座宅院,又名“左公馆”。在公馆中挖池塘,开菜园。匾中“治兵之暇于隙地遍种南蔬……盖老兵而兼老圃矣!子衡之圃与吾之圃其淡也将毋同,”在遥远的西北战场,左宗棠不忘“遍种南蔬”,其思乡求“澹”之情,由此可窥一斑。

  一个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功名事业,他最终要回归故乡,只有在故乡尘俗的生活中,他才能找到人生最平淡最真实的幸福,无论曾国藩还是左宗棠,莫不是如此。

  毛泽东临终前流露出乡愁情思

  人一旦生在什么地方、长在什么地方,那地方的山水草木、人文地理、村闾小巷、乡俗民情,便会像盐渍刀斫一样深深地渗透在他的心窝里,镌刻在他的记忆中,使他一生一世都会与之结下浓得化不开的乡情,时时刻刻都在怀念着、向往着、追忆着,每每使心中充满温馨,使生活洋溢喜悦,这就是乡愁。

  “乡音亘古今,乡愁暖人心;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乡愁是一种故土情结,是一种人文情怀,是一种社会情缘,是一种精神情韵。而在长期的社会迁延与情感沉积中,乡愁更是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传统元素与精神基因,成为民族情感的依凭与精神家园的归附。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毛泽东与世长辞。

  这天凌晨,对当时的湖南韶山滴水洞管理员廖时禹来说,发生了一件事情。因为9月8日上午,他们接到通知,说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晚上要来检查接待毛泽东主席回家乡休养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深夜快12点的时候,他又接到一个电话,说张平化不来了。难道毛主席不回来了?廖时禹心里直犯嘀咕。

  事实上,在廖时禹放下电话不久,远在北京的毛泽东的生命便已走到了尽头。病重期间,像普通人那样的乡愁情思,促使他向中央提出回韶山滴水洞,中央也通知了湖南做好接待准备工作。可惜,这个最后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

  1959年6月25日下午4时许,在湘潭通往韶山的公路上,几辆小车在尘土飞扬中向韶山急驰而去,其中一辆灰色吉姆车上坐着毛泽东。越接近韶山,毛泽东越显得激动,并不断拉开吉姆车的布帘,张望着窗外的田野村庄……这天,毛泽东回到了阔别了32年的故乡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图画。”

  这两段话都是毛泽东对家乡的描写和思念。前者是毛泽东1959年6月回韶山时写的一首诗,抒发了他对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印证了他32年前离开韶山时说的一句话:“30年后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决不回来见各位父老乡亲!”后者则是青年毛泽东对故乡的赞美。据史学家考证,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写的惟一的一篇散文,而且是赞美自己可爱的故乡的散文,他把他这个“惟一”献给了生他养他的故乡,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出了毛泽东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之情是何等的浓烈。

  1966年6月16日,毛泽东“南巡”到了长沙,第二天,他就去了韶山。他在滴水洞前边走边对陪同的人说:“这是个好地方,我小时候在这里放过牛、砍过柴、割过草,还和小伙伴们打过架。特别是我小时候到外婆家去、到湘乡去读书,都要从这里经过。山那边有我的石头干娘,所以,我又叫石三伢子。”

  也许是一种故乡情结吧,毛泽东一说起家乡的事,说起小时候的事来,就有些滔滔不绝。他见大家都在仔细地听着,便指着山间的一条小道继续说:“从这里过去是龙头山,再过去就是黄田坳。过去以山为界,山那边是湘乡,山这边是湘潭韶山,所以,这一带人又叫它为‘湘潭坳’。”

  说完,就走进了滴水洞,在这里一住就是12天。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次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二次回家,而且是在家乡人民不知道的情况下秘密回韶山的。他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和伤感。此时此刻,多少离愁别绪,汇聚在他心头,他多么想在这故乡的土地上再多呆一会儿,再多看一眼故乡的山山水水啊!当有人小声提醒他上车时,毛泽东用他那浓重的韶山口音说:“你们先走吧,我还要坐下哒!”

  工作人员和陪同人员理解毛泽东此时的心情,他们毫无怨言地等着他。大约坐了一杯茶的光景,毛泽东才慢慢起身,和等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一一握手道别。“我还要回来的!”毛泽东离开滴水洞时说的这句话,是内心发出的呐喊,久久萦绕在滴水洞上空,萦绕在故乡韶山上空,不想,这句发自肺腑的话,竟是他面对故乡的山山水水说的最后一句话。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9 10:27 , Processed in 0.0996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