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穿越古今 灰汤温泉浸润的人文风景

2013-9-6 18:4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99|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长沙晚报

本版撰文/记者 范亚湘

  近日,天气转凉,记者在灰汤度假区各大温泉酒店看到,前来泡温泉的游客明显增多,室外温泉池里更是人满为患。长年流淌的温泉水滋养了灰汤这片地域,进而也产生了温泉文化。而这些,不知游客们在享受着“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同时,是否有切身感受?

  1 理学大师朱熹游历灰汤见温泉“争解带”

  很多年以来,温泉只是供皇帝和达官显贵专享。华清池温泉是如此,灰汤温泉亦是如此。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每每读到白居易写的《长恨歌》,就会想到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池泡温泉的情形。唐时,湖南还属于偏远地带,灰汤温泉终日汩汩,却不见皇帝前来享用。

   不过,还是有一位皇帝与灰汤扯上了关系。据说,清朝时期,很多灰汤人以养鸭为生。可是,一些地方官吏借来灰汤观赏沐浴之机,划拳饮酒猜谜食鸭,吃罢分文 不给,扬长而去。百姓敢怒不敢言,却又苦于无处申诉。乾隆微服私访到长沙,偶遇灰汤百姓卖鸭诉苦,遂严惩地方贪官污吏,并许可灰汤百姓以鸭为贡品减免地方 税赋。

  这就是灰汤鸭成为“贡鸭”的来历。本来,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没到过长沙还有待考证,但精明的灰汤人却恰到好处地将这位风流皇帝与灰汤拉近了。遗憾的是,乾隆皇帝没有在灰汤泡泡温泉,或泡了温泉也有可能,只是不见记载罢了。

   灰汤温泉,简称汤泉,俗名灰汤锅子。古语中的汤,指煮沸的开水或温度很高的热水。比如,赴汤蹈火、汤匙铁城、固若金汤、扬汤止沸,就是指的这种热水。灰 汤温泉泉水水温高达98℃。由于地处南方,湿度大,灰汤一年四季热气腾腾,如烟雾一般直往外冒。尤其一到冬春两季,大地气温不高,水汽蒸发不力,故数里之 遥,可见汤泉境内白云浮蒸如烟,银雾腾空,朦胧一片。好似那耕作的农夫,在田野正撒着石灰。走进汤泉,腾云驾雾,云里梭,雾里行,飘飘欲仙,似有流连仙境 之感。于是,有人将其灰蒙蒙的雾色与滚烫烫的汤水结合,简称为灰汤。不知始于何年何月的这一命名,人们自古沿袭至今。

   灰汤温泉美誉流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很多文人骚客却看中了灰汤这股温泉水。唐朝宰相裴休,宋代的大理学家朱熹、张栻,状元易袯以及明代翰林院士陶汝 鼐等都曾在这里拂汤游览,沐风吟咏。据说,朱熹偶游至此,不禁被这里的风光所吸引,浴毕,即吟道:“客来争解带,万念付一洗。”一向拘泥繁文缛节的理学大 师朱熹来到灰汤温泉后也“争解带”,由此可见灰汤温泉的魅力!

  明代刘绚曾拿灰汤温泉与华清池相比:“华清胜迹传千古,此地相将伯仲间。”清代王文清更是这样赞誉它:“云蒸霞涌乱溪横,番笑寒泉只浅清。不见素车乘玉女,长流琼液寿苍生……”

  2 昔日老百姓只知道用温泉水“摘毛拔羽”

  在树木葱茏,奇峰拱秀的东鹜山麓,有一条由西南流向东北的河流,叫乌江。此乌江不是长江的支流,也不是项羽自刎的那条乌江,是一条发源于沩山而流入湘江支流靳江的小河流。

   那时,乌江中段的西岸边,有一座紫龙寺,即今灰汤镇政府所在地。一条形似太阳图的小溪,自西北方向的狮桥而来,绕过紫龙寺百十米后,便与乌江交汇。在交 汇点约50米处的小溪东侧,有口两亩大小的鱼塘,人称阴阳塘,塘边有个高约丈余的焚子塔。就在这塔基、溪边、塘脚三者相邻的地方,有一口水井,长年累月有 一股滚烫滚烫的热水直往上冒,溢于井口,流入小溪。一年四季井口、塘边、小溪冒着热气。严冬腊月,更是云腾雾绕,一片朦胧。每当春寒料峭,别处草木尚未复 苏之时,此地却是绿草如毯,杨柳依依,菜花金黄,桃花似火般的春意盎然。临近春花,透过薄雾,依稀可见村姑在溪边浆洗,孩童在溪中沐浴,宰猪杀鸡的农户人 家在井边瓢舀汤泉,摘毛拔羽。甚至于,还可见到外地的游客在此野餐。一个棉纱小袋,或装鸡蛋,或盛薯芋,垂浸于那滚烫滚烫的汤泉井中。少顷即热,香气扑 鼻,吃得眉开眼笑,够滋够味的。这就是当年的灰汤温泉,最原始的自然景观。

   过去,寻常百姓几乎还不知道泡温泉原来是一种很高贵的享受,只是利用灰汤温泉那股热量宰杀家禽时“摘毛拔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灰 汤温泉如今成为了普通百姓养生的最佳处,用灰汤度假区管理局局长郑旗的话说,这确实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现在,灰汤有华天、紫龙湾、湘电和金太阳四大现代 化的温泉大酒店,人们前来灰汤泡温泉更加便捷,也使得这项特殊的亲水活动更加富有诗意。”

   湖南电力温泉疗养院副院长丁介群是一位理疗专家,他认为温泉的热刺激使人肌肉、关节放松,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消除疲劳、加速人体新陈代谢的作 用。“另外,泉水中所含的丰富矿物质,有软化角质、美白肌肤等多种作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有保健收获,可谓一举多得。”

  3 中国古代首位湘籍宰相在此只留传说不见遗迹

  最先,灰汤隶属荆州所辖的新阳县。晋盛宏之《荆州记》记载:“新阳县惠泽中有温泉。冬月末至,数里遥望,白气浮蒸如烟,上下彩映,状若绮疏,又有车轮双辕形。昔传有玉女乘车,自投此泉。”

   相传,曾出任三国蜀相,继承诸葛孔明掌管蜀汉江山的蒋琬,其故居泉湾紧邻汤泉。屋后的竹林,前门的小桥就是他少时常常埋头苦读的地方。蒋琬是中国古代第 一位湘籍宰相,他往后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又曾在那吴江河畔饮马、濯缨,故而留下了相公潭、相公桥、相公庙等名胜古迹。灰汤温泉还曾有过“饮马泉”之称, 也是因为蒋琬放马饮泉而来。遗憾的是,如今,流连在灰汤,这些名胜古迹皆无处可寻,只剩下民间传说。

   明清以来,灰汤所出名人甚多,戴“红顶子”者多达50多人,如葬在狮形山的刘端曾任明代西安知府;明户部尚书周堪赓葬桃源冲,冲西有周堪赓故宅;明翰林 院检讨陶汝鼎归葬小官坊;官至清陕西巡抚的刘典,谥号果敏;家在石谷潭的黄少春,任清长江水师五省提督军门、太子少保;清代廖俨曾任岳麓书院山长,归葬故 里廖家冲;清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坦修归葬故里杨家冲;还有叶开鑫、喻吉山、刘朴堂、叶竞秋等文武各级官员。据说灰汤有“一里三台”的故事流传,说是灰汤曾有 三位巡抚台级均为一里内同乡,记者多方打听,只可惜仍不能确知是何时何人。

  灰汤文风极盛,受曾国藩、左宗棠的影响甚大,清代灰汤许多文武官员均出其门下。例如刘典起初为幕僚,他是一位勤学苦读通经世之学的文人,像这样苦学成才的文臣武将灰汤有很多。

  4 王闿运在灰汤食鸭品酒后诗兴大发

  今年8月31日,湖南电力温泉疗养院推出了以灰汤鸭为主打菜的“鸭酒会”。鸭肉味甘咸,性平,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是秋季滋补佳品。食客们边吃着香鲜无比鸭子,边品着美酒,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说起这“鸭酒会”,还有一段特别的来历。

  灰汤的鸭子因喝泉水长大,外形与一般水鸭不同,趾蹼肥大,嘴喙深黄,体胖毛滑,毛色深褐,骨骼特粗,食之不同之处是骨髓特多,皮肉特嫩。《宁乡县志》载:“动物类则有灰汤鸭,浮游汤泉附近,骨有髓……近日官厨以为珍馔。”

   不过,灰汤鸭在许多文人墨客心目中却早已成为佳品。宋代理学家朱熹游学湖湘时,曾多次应宦友相邀到灰汤参加“鸭酒会”、“诗酒会”,并多次题诗赞誉。自 宋代始,不少文人墨客到灰汤参加过“诗酒会”、“鸭酒会”,并留有历史记载的优美诗篇达50多首,尤以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和翰林院士王闿运参加鸭酒会而留 下的诗话轶闻最为传颂。

  1907年春节刚过,一顶轿子将闲居长沙的王闿运接到了宁乡灰汤。这天是正月十四,正在老家宁乡过春节的湖南矿务总局总办廖树蘅在灰汤热情接待了王闿运,二人在灰汤的东鹜山下食鸭对酌。廖树蘅见王闿运对灰汤鸭兴致颇浓,赶紧差人去买了4只鸭子送与他。

   果然,王闿运诗兴大发,吟道:“东鹜山前冬鹜肥,汤泉温暖养毛衣。久闻下箸胜鹅炙,莫惜随笼别鹭矶。旧例珍馐烦驿致,新河余粟损戎机。老来补骨须真髓, 犹恐摩尼见火飞。”廖树蘅听闻后,捋须和曰:“汤泉温暖渚云肥,鸭浴清波刷羽衣。不道笼鹅僧院客,却来东鹜钓人矶。新河座上曾分脔,洄曲军中大合围。养髓 不应频折箠,由来囚鸟不忘飞。”由于王、廖二人清末民初在湖南的影响,一时间,很多文人雅士纷纷赴灰汤食鸭品酒吟诗,“鸭酒会”成为了灰汤的一道特别的人 文风景。

  郑旗表示,下一步一定要把“鸭酒 会”做出品牌来,“使之成为接待高端游客的一大亮点。”湖南电力温泉疗养院副院长张海燕称,他们今秋专门请一批著名作家和诗人前去参加“鸭酒会”,“不仅 在‘鸭酒会’上食鸭品酒,还要真正地作文吟诗,使之成为灰汤温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灰汤有座“将军楼”

  宁乡灰汤“将军楼”的由来鲜有人知,该楼的得名缘于六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军居住长达一年之故。 

   1967年初,有的“造反派”冲击军事机关,揪斗各军区的领导人。周恩来为防止各大军区的主要领导同志被揪斗,派飞机先后将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中将、 第二政治委员李成芳中将、副政委胡荣贵少将、副政治委员张子明少将和南京军区原参谋长王蕴瑞少将等接回北京,休息治疗,以此避免遭受“造反派”的冲击。

   1969年10月17日,林彪利用中央决定战备疏散的时机,借口“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擅自发布“紧急指示”,调动全军进入战备状态。总参按 照黄永胜的传达,以林彪“第一个号令”的名义通知各部队。在北京凡是不在职的党政军高级干部,都要立即疏散到外地。10月18日,六位将军由北京站上火 车,先说是护送到广州军区,可到长沙就让六位将军下了火车,旋即被送往洞庭湖畔汉寿县境内的西湖农场劳动。

   1972年4月,六位将军被转到灰汤的一所部队疗养院即解放军364医院(又称“灰汤疗养院”)休息、疗养。六位将军到灰汤疗养院后,吃、住等生活条件 比在西湖农场时有了改善,将军们住的病房,是在一座二层楼的楼上,房子窗户朝南,房门向北,病房门外有一个敞开式的长廊相连,长廊两头各有一个楼梯。六位 将军住在中间,两头靠楼梯的房间里住着负责他们安全的干部和战士。虽说是疗养,但将军们感到在政治上仍然受着歧视:一是活动范围有限制,不得离开疗养院附 近;二是虽然住在了疗养病房,但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正常“疗养员”的待遇,日夜陪伴他们的不是医生、护士,而是保卫干部和警卫战士,每个人配有一名战士,名 为警卫,实际是监视他们的行动;三是刚开始看不到任何文件,经一再要求,后来才由省军区政治部每月送一次团级干部阅读的文件集中传看。又过了四五个月,政 策才渐渐地放宽了一些,而且他们的家人可以到疗养院与他们团聚了,这让六位将军兴奋不已。六个人都先后经历了到灰汤车站迎接亲人的难忘时刻。秦基伟的爱人 唐贤美,于8月初放暑假后带着孩子们从昆明赶到灰汤。这是全家分散五年多后的第一次团聚。

   秦基伟将军回忆说:“随着家人的到来,我的生活也日见规律。每天下午,我扛着竹竿和爱人去四周山坡上打松球,我打她捡,每次提回来一网兜。这固然是为了 解决生煤炉的引火问题,但更多的是为了充分享受一种田野情趣。上午,我们则读书看报。当时新华书店来卖过几次书,我们买了一些。我的老秘书张维明也从四川 给我寄了几本书来。  

  在灰汤,除秦基伟 外的其他五位将军,都不时有项目人员前来向他们核实情况,索取证明材料,而秦基伟却如同在西湖农场时一样,仍然没有任何人来找他,所以他有比别人更多的时 间享受“田野情趣”。有项目人员光顾的将军,虽然有些想向组织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项目组的渠道转达,但有时也会产生“冲突”。张子明将军反映项目人员搞 “逼供信”,按自己的记忆实事求是地写出证明材料,但项目人员不满意,三番五次地逼迫他按项目人员的口径重写。他坚持不能编造,项目人员就批他的“态度不 老实”。   

  按当时的惯例,“靠边站” 被审查的干部都得有个审查结论,有问题要写清楚是什么问题,没有问题也得写个“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结论。六位将军中的五位都是立了案的被审查对象,要 分配工作,必须由审查他们的机关提供结论材料。秦基伟没有立案审查,但因为他与其他五位将军一直在一起,这次也只好等着一批办理。

   1973年4月,六位将军的审查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正式决定六位将军离开灰汤,到相应的地方等待分配工作。经总政治部研究决定,并通知广州军区,责成湖 南省军区派员护送秦基伟、李成芳、王蕴瑞、张力雄四位将军来北京;通知昆明军区,派员到灰汤将胡荣贵、张子明两位将军接回昆明。

  后来,六位将军都陆续重新分配了工作。他们走后,留下了“将军楼”仍旧屹立于灰汤的山头上。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2 15:20 , Processed in 0.0954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