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旧忆黄泥街

2013-7-10 04:2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52|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长沙晚报

何立伟

  有老朋友打电话来,要我写篇关于黄泥街的小 文,似乎是到了什么周年,以此纪念。黄泥街给我最初的印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谈恋爱时,街上有条小巷,里头住了我太太一位发小,她想见见我,我太太便 带我去了她家里。晚上,黄泥街虽在市中心,却并不怎么热闹,街面似乎还是麻石的。其时长沙城里,有许多的老街,依然是麻石路面,好看是下雨时节,麻石上摇 曳灯光同人影,混淆了古今时间。那小巷黑咕哝咚,走进发小的家,一屋灯光是浅浅淡淡的红。坐下来聊天,之后作别,发小送到巷口,拉我太太的手,耳语道要得 要得。意思是她觉得太太找了我,她很赞同。小巷出来,黄泥街俨然宽了起来。以前我从这街上过身,连没有什么感觉,这一时恋爱的缘故,莫名地就觉得它亲切。

   过了若干年,有当作家的朋友某某,听说承包了省文联的一份报纸,走市场,就在黄泥街租了当街房子作门面办起发行,一时那报纸因改了个与姻恋有关的名字, 又因内容上标题开始与正统报纸呆板标题不一样,有些耸人听闻,竟走得比较好,街上报摊上四处可见。有的报摊到夜里摆在树下,树上就挂着好大一张纸,写着新 到某某报,就像“文革”中的号外,说的就是这张报。当然听说某某就赚了钱,与他合作的某某某从前也是个业余作家,赚了钱便不再写作,衣着就光鲜起来。大约 他们就是后来的黄泥街书市最早的滥觞。

  也大约因了他们的赚钱效应,于是有了仿效者,或者承包报刊,或者买来书号,就都来到黄泥街,租门面办报刊社或书社,其实就是小小私家的出版社。最早到黄泥街的,租房很便宜,到后来涌入的人多了,租金看涨,一铺难求。

   黄泥街便是这么地热闹了起来。再从此过身,街两面皆是书刊门面,门口挂了花花绿绿的招贴广告,满街嚣声人影。那时节不知多少家门面在卖金庸古龙梁羽生的 武侠书,当然皆是盗版。也有聪明老板,见金庸的书特别走得动,就请来枪手仿写,然后署名全庸。将“全”字草写,不经意还以为是“金”字。金庸迷就说,哦, 金大侠又出了新的书!

  我后来也认识黄泥街 上的几位书老板,规模都不算很大,但有的人,因为买一个刊号,出一期红色秘闻,竟可以一家伙发行百万份以上。那年头只要抓一个市场热点,花个一两万买个刊 号,动辄就发它个百把万甚至数百万。街上大卡车来拖书,老板雇劳力搬运,送到火车北站,发往全国各地。黄泥街上搬夫人数俨然可观。于是渐渐,黄泥街便成了 全国最大的书市。这书市是自然形成的,由一带二,由二带四,慢慢竟规模空前。黄泥街驻扎不下了,周边街巷亦漫延过去,围着它各种饭铺小吃店文印社也是生意 隆盛。

  我认识的某老板于是把婚离了,找了 更年轻的女孩子。他的爱好是每天看新闻联播同各种报纸,我笑他不是拿眼睛看,是拿鼻子闻,闻出市场需要的热点来,于是就大做文章。比方他一听中国要入世 贸,马上闻出了新闻中的铜钱味,立即找枪手编一本有关世贸协定的书,连夜赶印,踩准时间节点,果然大卖。

   还有一老板,也是读书人,脑子灵光,眼界也比一般书商高远一些。他最早用了PP机,又手里拿了对讲机,有点像后来拿大哥大的派头,指挥手下把书发往南北 东西。他大班椅后头墙上是一张中国地图,他后来发了一本实用类畅销书,走得真是好,发一个地区,他就在地图上插一面小红旗。他刚开始贴时我去看他,过了一 个月再去看他,地图上已是除台湾和港澳地区外山河一片红了。

  黄泥街的生意真是火呵!

  但是再过若干年,黄泥街就拆走了,政府在定王台建了书市,规模更大,摊位更多。当然现在生意也不错。但定王台书市肯定不是中国最大的自发的书市了。那种当年在黄泥街才有的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热闹也已不再。

  现在有什么书刊,开机就印上百万的吗?

  定王台书市的老板我基本上都不认识了。那些当年腰挂PP机指挥搬运夫把一袋一袋书刊往火车北站运的大小老板,如今都到哪里去了呢?

  他们当年是传奇,现在成了传说。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8 14:22 , Processed in 0.0910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