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百年前禹王碑景点曾有麻石拱门

2013-6-24 15: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42|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长沙晚报

记者 周和平 通讯员 胡滔滔

  禹王碑是岳麓山厚重 文化的见证与象征。今年5月,湖南新增的12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禹王碑名列其中。细心的游客日前发现,禹王碑的铁护栏上挂出了“文物修缮”的牌 子。记者昨日从麓山景区管理处获悉,为保护好禹王碑这一“国保”,此次启动的修缮将新装护栏,防止个别不文明游客的涂鸦。本期“老地名新故事”,为您讲述 岳麓山禹王碑的前世今生。

  老地名

  大禹治水立碑最古老蓝本 

  禹王碑景点位于岳麓山顶。从岳麓山顶电视塔附近指示牌沿石板路东下,在山东面一侧,远远就能看见一处小石亭,亭内的铁护栏处,是静卧在此近千年的禹王碑。

  禹王碑高1.84米、宽1.4米,碑文9行,共77个字,每字长宽约0.16米。碑文形如蝌蚪,似篆非篆。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曾到过南岳,并在岣嵝峰(古名)立下了石碑。

  据史载,禹王碑最初发现于南岳衡山岣嵝峰,亦称《岣嵝碑刻》。岳麓山禹王碑系宋代嘉定年间,从南岳衡山岣嵝峰摹刻而来,距今约800年历史。因衡山至今未发现史传的禹王碑母碑真迹,故岳麓山禹王碑成最古老的禹王碑蓝本。

  旧记忆

  碑文独特至今尚无定论

  禹王碑不仅来历神秘,其碑文字形更是奇古。有人说是蝌蚪文,有人说是鸟篆,还有人说是符箓,历代学者中,大多认为是商周或商周以前的文字。

   记者查阅相关史料注意到,自明代嘉靖年间再现天日后,禹王碑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研究者颇多,杨慎、沈镒、郎英、杨时乔等人对碑文都有释文,却相去甚 远。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考古专家熊传薪认为,禹王碑蝌蚪文独特的文字,使得历代学者专家破译说法不一,至今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说法,留下了千古之谜。

  湖南文史馆馆员、文史专家陈先枢告诉记者,禹王碑碑文独特,至今尚无定论,如今能形成一家之言的说法就有好几种,其中明代杨慎,当代学者曹锦炎等的释文有一定代表性。陈先枢同时也建议在禹王碑的旅游开发中,选用杨慎“大禹治水”的说法,这能起到弘扬历史积极性的作用。

  新故事

  新装铁护栏防不文明游客

   禹王碑增色了湖湘文化,也见证了岳麓山的历史变迁。记者从长沙市委宣传部正在编著的《老照片中的长沙影像》一书资料图片中注意到,其中,就有一张民国初 年的禹王碑老照片。从该老照片可以看出,百年前的岳麓山禹王碑景点,是一处石头砌成的建筑,其中的麻石拱门更是清晰可见,完全不同于现有景点建筑风格。

  麓山景区管理处文物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禹王碑正在接受拓碑。景点此次启动文物修缮,等拓碑完成后,拟将新安装铁护栏实现碑亭的封闭,隔离游客却不影响参观,以防止不文明游客的涂鸦。

  记者在禹王碑亭顶部看到,不到2平方米的八角亭顶上,密密麻麻留下了游客的涂鸦,多达数十种不同的笔迹。 

  相关链接

  禹王碑碑文杨慎版本

   明代杨慎为正德年间状元,明世宗时任经筵讲官,曾撰禹王碑释文:“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 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杨慎的释文也多被采用为现在禹 王碑的释文。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 21:52 , Processed in 0.1011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