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屈原划着龙舟拯救长沙端午节

2013-6-7 18: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36|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长沙晚报

  本版撰文/任大猛  图/徐晖铭

  激进派高呼

  废除“废历”端午节

   端午节,就像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一袭华美的袍子,这袭华袍历经数千年历史风尘,难免沾染尘埃,甚至还藏着些臭虫。进入民国之初,其实大可以进行织补,甚至 到文化运动的河流中去濯洗、清洁,让它重焕光华。然而,在1929年、1930年、1931年,在屈原曾行吟过的湘水旁的长沙城,在湖南《国民日报》、长 沙《大公报》上不断有人声称,要“禁绝”废历端午节。

  1929年6月11日,即当年的端午节,湖南《国民日报》刊发慎公的文章,据说获得了不少湖南文化人的激赏和赞同。

   慎公说:“现在废历的端午节又到了,在习惯上,照例有许多无意识的举动,甚么龙舟竞渡,家家悬挂菖蒲艾叶,红男绿女,结队游行。以及馈赠,宴会,吃角黍 等种种花样,不一而足,弄得社会上纷纷扰扰,不知消磨多少时间,耗费多少金钱, 一般流痞、无聊大少,在这个时候,大出风头,各显身手,干出种种盗窃、拆 白、淫乱的勾当,潜藏的匪徒乘了这种机会,遂敢逞其捣乱阴谋,以图危害治安。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无聊举动,在革命潮流高涨的当中,很应该把他严厉的禁 绝,永远的禁绝。”

  禁绝端午节,当然要有理由。慎公列举了三大“革命”理由:

   一、现在不是高唱废除阴历,要一致遵行国历(阳历)吗?由第一点看来,我们应该只晓得今天这日是国历的6月11日(而不应该将其视为端午节),没有甚么 稀奇,社会上不应无故发生纷扰。慎公说:“大家在一年劳碌之中,要抽出几天作为休息行乐的日子,也未尝不可,但应该遵照国历(阳历)与革命历史的关系,分 别择定几日,绝对不可以依照废历流传的甚么佳节,来作行乐的勾当。因为一则使为革命障碍的旧历(阴历)将因此永远不能废去,二则习俗流传,种种不良的旧例 举动不能革除。”

  其时国民政府为与世界潮 流接轨,积极推行国历(阳历),废除阴历,将阴历称为废历,并且否定中国传统中因实施阴历而产生的传统节日,当年曾有湖南《国民日报》编辑撰文称,在废历 新年中称“恭喜发财”,应视为反革命,并提出要对这种人进行治罪。端午节因为是旧节,此时,也被认为是“反革命”的。

  慎公的第二条理由是,现在“不是要改革社会上一切无谓的、不良的、迷信的种种习惯吗?”他称,“甚么蒲剑、艾虎、五丝续命……种种的迷信由头,往来馈赠、彼此的酬酢,角酒、斗力,玩蛇……种种的无谓举动,都应该以革命的精神,把他革掉、废除。”

   第三条,现在“不是要建设廉洁政府,革除军阀时代、帝政时代,一切官场中的陋习吗?”“当此全国政治,极力走向光明大道的时候,这种借着端阳佳节,聊奉 菲仪的名义,行使其变相的贿赂,以尽其钻营奔竞的参事,也要算是政治的污点,与者受者,都是革命政府所不能容许的,应该严厉的禁止。”

  端午节流传至今,已失掉纪念屈原的本意吗?

  在1929年长沙激进派眼中,就是屈原再世,也应当反对端午节:

   “本来五月五日,是屈原投江的一个历史上相传的纪念日,屈原投湖南的汨罗江而死,在湖南人民,于这日划舟竞渡,以纪念屈原的忠诚,原来用意,本是很好, 但流传至今,这种用意,完全失掉,只把此日作为一般人民共同行乐的日子……还有一些无聊的官僚政客,借着甚么叩节、贺节的名义……大施其贿赂公行、苞苴入 门的勾当,这与纪念屈原的忠诚,恰成一个反比例,假使屈原死而有知,到了这废历的五月五日,会要乘桴浮于海了。”

   这些“激进派”之所以否定端午,否定中国传统中的旧文化,是因自1840年后,在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中国屡遭挫折,至民国时期,一些人心中仍深深弥漫历 史悲情主义的情绪。他们中的激进分子只认同西方文化,而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将历史和社会的污秽也统统泼到像端午这样由祖先传下来的华袍之上。他们 认为看龙舟引发的械斗、私斗,失足落水,妇女借看龙舟私奔逃匿,端午节时的赌博、喝花酒,借端午行贿受贿,因生活失意、欠债自杀等等,一切全都是端午节惹 的祸。

  “激进派”鼓吹要全力废除端午,湖南省府和长沙政府当局也确实采取在端午节禁止放假、以“维稳”名义禁止划龙船等措施,想遏阻长沙人过端午的兴致,但许多普通长沙市民仍然我行我素,大过端午节。

   1929年6月12日的长沙《大公报》编辑“老龙”感慨:“昨日是国历6月11日,也就是所谓的阴历五月初五——端阳节。市民,他们是毫不犹豫,绝无顾 忌,非过节不可的,所以仍旧照例收账,掩铺门;拜节,挂艾叶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只没有划龙船。各机关,是奉命令不放假不过节的,但大多数人因为太 太们需要老爷们伴着她同吃粽子、同饮雄黄酒的关系,所以正式照常办公的,还是很少很少。各学校是不挂牌放假过节的,但教职员们也多半因为要伴他的内先生或 她的外先生吃粽子、饮雄黄酒的缘故,毕竟上课不成。学生们当然更高兴,便借着参观教育成绩展览会的名义,各人过各人所要过的节去了。惟有我们报界,说不放 假,便硬不放假,说过节,便硬不过节。不认吗,有今天的报纸为证。”

  此后的两年,长沙各主流报纸仍说要禁止过端午节,但却不得不承认“长沙端阳,复古之风,积重难返”并称,长沙“昔日每逢端阳,一班市民,皆穿着新履,作相偕环城之游”,因长沙城墙拆除,所以“积习难除”的长沙民众,只有群聚天心阁,天心阁上茶楼赚得盆满钵满。

   岳麓山早就是长沙端午最佳游览地。1930年6月1日端午节,长沙有大批市民按照旧习,纷纷往游岳麓山,等到游人游毕岳麓山,返抵河边。不料政府却已下 湘江江面戒严令,无论何人不许过河。当时游岳麓山未及时过河的男女共计有百余人,无法飞渡,不得已,在端午当天夜晚借湖南大学礼堂露宿一夜,第二天有转由 观音港及三汊矶回长沙城者,但仍有数十人被迫留在对河,仍无法回家。

  到1935年政府仍然禁止划龙船,但长沙划业扎起龙船,在湘江河上比赛,此时政府睁一只闭一只眼,因为对于端午节,人们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

  从弛禁到提倡,屈原乘着龙舟而来,唤醒人们的爱国心

  虽然,激进派嚷叫要废除端午节,但端午节一直在长沙民众生活中传承着,随着日寇入侵,战火逼近,长沙人更加重视端午节。

  在民间传说中,端午节的由来,就是湖南民众打着鼓,划着船要去拯救投身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但在端午节似乎面临沦亡的时候,屈原却从历史的江波中涉江而出了,他在人们感觉到民族危亡之际,前来拯救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引发中国各地一系列反帝爱国运动。当年6月25日端午节这天,在长沙中心的教育会坪演讲台上,有一位叫青萍的长沙市民登台慷慨演讲:

   “五月五日,是屈原的纪念日,屈原是湖南人爱国的好榜样。列位,英国人擅杀中国人,便好比当时的秦国欺凌楚国。一般军阀不肯觉悟,就好比当时昏愦的的楚 怀王,屈原好比如今殉国而死的青年。当时划龙船做粽子去吊祭他的一般人,好比如今的民众爱国运动,但是少一点——少的甚么?少几个雪耻亡秦的刘邦、项羽、 陈涉、吴广之辈,但这本不是同时发生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那我们的雪耻目的,总要达到的。但要像当时的毋忘国耻,也就够了。列位,当你们划龙船,吃粽 子的今日,请毋忘屈原,毋忘我们楚人爱国的好榜样。”

   1933年5月28日端午节下午,湘潭私立育才学校五级二期的伍志强走在长沙街头,他看长沙城内铺面差不多已经关尽了,男女老少,有的在观剧,有的在抹 牌,有的在游玩,一班小朋友着新衣新鞋洋洋自乐地从他身边走过,家家爆竹乒乓,每户人家家中都飘出美味珍馐的香味。看到这样的过节景象,他忍不住就喊道: 国民国民,不闻东北同胞呼救的声音吗,不顾义勇男儿力争地盘吗,我国民还有这个旧习深入脑袋,不抵御外侮吗?同胞呀同胞,打破旧习,多做抗日工作。 (1933年5月30日《湖南通俗日报·儿童公园》)

   湘潭的这位小学生之所以如此激愤,是因为在1931年发生了日本侵入东三省的九一八事变,在1932年,又发生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在1933年端 午节这天,虽然仍有人吆喝要废除端午节,但1933年端午的长沙《大公报》已开始刊发端午专刊,呼吁“龙舟竞渡不应禁止”,并刊发“叫屈”之文,称“叫 屈”,就是既要呼不平,也是唤“屈原”:“今日失百里,明日失百里,结果只有为城下之盟,我要‘叫屈’……外忧内患到了极处,亡国之祸已近眉睫,犹要争权 夺利,自己闭着眼睛向死路上走,不要紧,偏要牵累无辜的小百姓,我要‘叫屈’……”

   在全面抗战即将爆发之前的1937年6月2日,拓夫在长沙《大公报》上载文:“重五节的意义,是凭吊古代大诗人屈原,屈原之所以值得千载下景仰追思,我 们以为不单纯因为他有卓越的文学天才,而因为基于其热烈深挚的爱国爱族忠贞的情操,以发展其天才,所以他才能有永久的生命。在遭倭寇深入,为民族生存而发 动全国抗战的前进时候,为了爱国爱民的意识和热情,对于屈原的忠贞行谊,有阐述的必要。”

  而长沙城在民国被禁止的习俗赛龙舟,从1935年开始弛禁,到1937年更获得政府认同,并且积极倡导。

  1937年6月12日,端午节前一日,长沙在湘江上正式开禁赛龙舟,称“端午举行竞渡,追悼灵均(即屈原),既可以启人民爱国心思,又可以提倡体育”。

  1937年6月13日下午1时开始龙舟竞渡,湘江沿河两岸人山人海,报载为“近十年未有之盛况”。 九条龙船分为三组在西湖桥、大小西门、草潮门三段竞渡。各龙舟选手,均着蓝白两色,短装白帽蓝边,精神极为兴奋,奋勇直前,互不相让,让人敬佩。

  湖南省主席何键携夫人黄芸芷及公子等人乘汽轮船,在江中观看龙舟竞赛,一般市民也有雇划子在江中看龙船者。

  当天湘江之上虽然因有船倾覆淹死六人,美中不足,但人们仍旧认为,长沙人过端午节已有特别的意义,能够“振兴民心士气”,“当兹国势阽危之时,政府因势利导,奖励提倡之,以强吾民之身,而振吾民之气”,“吾湘为屈原的故居,对此种有历史价值的故事,自应永远保存着”。

  民国长沙城 端午的故事

   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管中,都沸腾着一条端午的河流。下周三,就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在南国湘水之滨、充满血勇的屈贾之乡,在长沙这座充满端午风土文化的 龙舟胜地,翻开短暂而匆忙的民国史,我们会发现,在湘江龙舟锣鼓发出的咚咚声里,人们拯救的不是屈原,恰恰相反——   

  1941年,端午节成为诗人节 

  在1937年6月12日,由政府主导的龙舟竞渡后,不到一月,艰苦的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了。不断有沿海各地民众流亡到作为大后方的长沙。1938年6月2日长沙有报纸在当天端午节刊文说,“屈原,让战火中流离失所的人们,有了永不沦陷的故乡,中国不会亡!”

   在1941年5月30日端午节,中国抗战进入艰苦时期,在“陪都”重庆,中国文化界为更具体地纪念屈原,决定从当年开始以端午节为诗人节。在首届诗人节 上,于右任先生在开幕辞中说:屈子的精神伟大,确值得纪念,诗人是民族革命的战士,不是无用的消极的。老舍等53人联名签署了《诗人节宣言》,称“我们决 定诗人节是要效法屈原精神……诅咒侵略,讴歌创造,赞扬真理”。此事刊载在1943年6月7日端午节长沙的报纸上,当天长沙举行盛大端午劳军活动,长沙诗 人在湘江边鸣鞭炮,称:端午节又到了,请屈原参与我们危亡时代的大合唱。有屈原的端午节,让战火中的长沙获得温情的安慰,流离失所的家庭在民族的传统节日 因为同一种文化的认同,抱得更加紧,更加珍视的传统的节日。

   1946年6月4日,这是抗战胜利后的首个端午节,据湖南《国民日报》记载,省垣全市商民,均以兴奋的情绪,度此佳节。尤以家家青蒲,户户绿艾,更为佳 节平添不少诗意。下午2时后,市民均成群结队,赴江边观看龙舟竞渡,虽烈日当空,仍兴致淋漓。湘江两岸人山人海,总数当在20万人以上,战鼓咚咚,爆竹喧 天,因仅允作友谊比赛,故未发生任何争斗,一反往常斗殴现象。晚上7时许,各龙船先后返归。在这年端午当天,九如斋一上午卖出粽子2万个以上,总公司与分 店收入达2千万元之巨;端午节前后两天,长沙共杀鳝鱼2万条以上;上午八角亭十分热闹,下午各商店门板紧闭,因为下午人们都到湘江边看龙舟竞渡去了。龙舟 集中在大西门一带,该处最小最坏之茶馆,亦莫不“座上客常满”。看龙舟的人多带几分“闲情逸致”,自然要坐划子,放乎中流,划子老板“得一猛路”。一汽轮 和一龙舟比快,结果汽轮竟然失败,有人说,龙船有龙王爷助阵,汽船怎比得着……   

  李抱一:

  屈原对湖南有开辟之功 

  在1929年6月11日的端午,长沙一帮“激进分子”声称要废除端午节时,李抱一单人独马出来,向激进派们宣战:

   “旧历当然要废掉,不留余迹,但是屈原的纪念,尚有回顾的价值……屈原的人格,屈原的思想,屈原的文学,有许多可为我们的模范,可永远长留于天壤间,我 们纪念屈原,未尝没有意思,尤其在我们湖南,湖南在战国以前,荒渺难稽,虽然有炎帝虞舜的陈迹。究属附会。迄到屈原,徘徊沅湘,远征辰溆,于是乎洞庭扬 波,九疑来灵,沅澧之芷兰,深林之猿狖,以及人情风景,皆由屈原笔端曲曲传出,湖南自是启蒙发蛰,始得与所谓中土者相晋接,屈原开辟湖南之功,远过于吴起 吴芮诸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7 10:07 , Processed in 0.0955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