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民国长沙城· 水的故事

2013-3-27 06: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38|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长沙晚报

当年“白沙井保卫战”
  文/任大猛 图/徐晖铭

  今天是“世界水日”。保护水源清洁、保障公共饮水安全,牵动着当前全世界人们的心。回望历史,我们的城市,70多年前曾为保护长沙人唯一安全饮用水源爆发了一场“战争”

  地价的暴涨,利益的诱惑,

  白沙井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感谢天,赐给长沙一座白沙井。但在1936年长沙市城市建设狂歌突进,大步迈向现代化的路途中,白沙井却一度面临生死存亡。

  1936年8月,一个叫彭清藜的公民频频出现在当年长沙的主流报纸和公文中。他的出名,只是因为他要保护白沙井。

  众所周知,白沙井是在旧时长沙最重要且最安全的饮用水源。1936年那一年,以白沙井作唯一安全饮用水源的长沙人家“不下数万家”,“贫民中挑沙水营生者,约在千数以上……坐候井旁之挑水夫,恒有数十至百余人之多。”虽然1936年,长沙市民科学知识普及的程度已有相当提高,但许多长沙人仍愿意尊敬而客气地称呼白沙井为“仙井”。(1936年版《长沙市指南》)

  在一些商人眼中,这口井却更多了些诱惑。当年长沙城内外地价的暴涨,让白沙井所在的山岭——白沙井岭(今统称回龙山)失去了原有的宁静。白沙井岭“诸山蜿蜒起伏,坟冢累累,蔓草浮绿,暮烟荡碧,固城南天然胜景也”,数百年来,没有人打过它的主意。而这个时候长沙城内的一些房产开发商和营造厂,想要在“仙井”白沙井头上动土。

  想要动土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这座山头的产权。过去对于这座山的产权无人过问,现在忽然有朱姓、陈姓及长郡联立学校纷纷声称白沙井岭为其所有,并向法院提起诉争。

  争产背后的目的,明白人一眼就看穿了。自称“长沙公民”的彭清藜等人立马就站出来上书政府、法院及报社,指斥这些争产的个人和单位“其诉争的目的”,“无非以平坟挖土,暴露骸骨,冀图厚利”,并称朱姓、陈姓和长郡学校,实际上“打的就是一通砣”,即“伙串伪证,暗移碑石,乃呈请法院登记”,“阴谋诡计,靡所不为”。

  彭清藜等人称:“我等查得该山,关系全省风景,无论为公为私,实以保全为必要。断非一家族一团体所得私售”,更重要的是“该山既接白沙井,井浅而渚水恒满,依科学家研究,名曰俯泉。果得该山铲平建屋,则水源即断,而附近居民便溺,污水下流,而荟萃斯井,是不独天然胜景,断丧无余,而居民饮料,亦将断绝。”

  很显然,彭清藜等人的呼吁,涉及的就是长沙城市居民公共饮水的安全。他们担心长沙城公共饮用水源之一的白沙井,会被房产开发吞噬毒害。白沙井岭上一旦建屋,很显然,白沙井水就会被岭上所住人们排泄的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

  这群上书长沙市政府、湖南省政府及报社的长沙市公民的眼光很长远,他们既采取新式的宣传策略,上书报社,扩大影响,同时他们也要用古老的方式,保卫白沙井所在的山岭,因为保住山岭就保护了白沙井,保护了白沙井,就保护了长沙一处洁净安全的饮用水源。他们呼吁应当“将该山(白沙井岭及其山脉)全部封禁”,他们提出封禁的范围为“南从南沙井及陕公山、长郡菜园起,北绕吴墨卿住屋,一直至该山骑仑止,向南逾大路骑仑,向下绕迎龙桥路边止”,要求“周围竖碑,永远封禁,不许迁坟渔利。并广植树木,造成风景林,为省会名胜增色”。并提出在封山保水之后,还一定要“竖碑于长沙府学宫及商会各处,准由官厅及绅商学界,随时干涉,并饬长沙市政府及省会公安局严密缉查,以保泉源,而全名胜”。

  湖南省政府在接到彭清藜等人的呼吁书后,马上就以“湖南省政府二十五年八月三日(1936年8月3日)省民贰字第5278号训令”的公文形式,并附彭清藜等人的原状,开给长沙市政府,要求对此查核办理,并向省政府“详为具复,以凭核办”。

  长沙市政府将公文下发给长沙市南区区长胡柏梁要求马上办理。胡柏梁经调查后,认为可以对白沙井岭封山,同时长沙市南区区长也提出封山的面积过大,不利于长沙未来发展南部城市劈山开路,于是封山的范围打了一个折扣。

  从1936年七八月间,白沙井岭发生争产风波后,此后的长沙城曾经历“四战一火”的血火洗劫,城市满目疮痍,但洁净的白沙井却风采依旧,清亮流淌了15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10月,长沙市民用上更加现代化的自来水以后,白沙井才宣告退出长沙最重要最安全的公共饮用水源的地位。长沙人对白沙井的深厚感情,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一度被一些人所忽视。

  如今的白沙井及其偎依的半边山麓,在新世纪之初已被长沙市政府辟成白沙井公园,清亮流淌的白沙井水与打水、赏水的人完美融合,成为展示“幸福长沙”一张名片。

  水井臭于阴沟、霍乱猛过虎患的年代,长沙曾想在城市东南西北中深挖五座“白沙井”

  两千余年历史的长沙城,一直以来就与美丽的湘江相伴。不过在卫生防疫不太发达的民国时期,湘江河水在妩媚笑容背后常暗含凶狠杀气。1914年、1922年、1932年、1947年等年份,一些长沙人因饮用被水灾污染的湘江水,全城数度爆发“虎疫”(虎列拉疫,即急性传染病霍乱),死亡之多,成百累千,远超猛虎为害。

  长沙城内还散布4千余口水井,不过这些井水的清洁程度,除白沙井外,大多数比湘河水还脏。西长街螃蟹井在上世纪20年代经检测,其污秽程度超过湘江河水7倍,相当于阴沟水。

  公共饮水安全问题是进入民国后,长沙市政谈论最早、谈论最多的重要话题之一。1917年的长沙《大公报》上,长沙市政当局就曾商议兴办自来水,但“人人说方法,日日想办法”,最后谈论的人都觉得要兴办自来水,在长沙没有可能。因为“兴办自来水厂,耗费太多,装置太贵,必须与电灯事业(指发电厂)相联合,才能赚钱”,而长沙电灯公司都无意兴办水厂,“致使中外人士都不敢投资”。

  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主持长沙市政的余籍传等人“却肯用心”,“在自来水未办以前,很想弄个救济方法”,这就是到上海请英商东方铁厂来长沙开挖深井,把长沙地层深处的地下水,引出来供给市民饮用。长沙市政筹备处余籍传的想法就是,要让长沙城市东南西北中,至少凿出五处新“白沙井”

  长沙市政筹备处和东方铁厂最初选定的凿井地点在长沙城市的中心——中山路贡院坪(即今天的三角花园)。此处地点如能引出纯净的水源来,长沙城市南北用水都能方便。结果东方铁厂向下开凿100米,凿穿灰绿色石灰岩层,在地底深处并没有打出水来。长沙市政筹备处大失所望。

  此后,东方铁厂换了数处地点,都没有找到良好水源,只到1931年5月,东方铁厂终于在城北留芳岭向下开凿100余米,凿穿花岗岩层,终于打出一口每小时可出水2200加仑的泉眼,水质经上海工部局及湘雅医院化验,均认为适合卫生,可安全饮用。

  长沙市政人员欢欣鼓舞,认为此井虽费万余元,有些贵,但未来的长沙还要有大发展,城市仍然会膨胀,人口会要激增。所以他们向东方铁厂提出可否再在这条泉脉上向东、北、南三个方向,照样再打三口井,有了这四口自流井的安全饮用水源后,未来长沙城市的发展,可以把城北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心。

  谁知东方铁厂觉得长沙地层系花岗岩,难以打穿,本次打留芳岭自流井已经亏本,他们不愿再凿。加之刚打出来的自流井,因最初不知护理,水管带有的锈油质味影响了自流井的水质,长沙人觉得还是白沙井水好喝。想要在长沙城内开凿新“白沙井”五口的愿望不能全部实现。

  邹欠白在1934年《长沙市指南》中说:“北门留芳岭之自流井,水质甚合卫生,亦因僻处边隅,不能及远……一井之耗费万余元,用难普及,殊不经济。”

  从深层地底引出的洁净地下水虽然流淌在长沙城北人家,它的费用在1936年1个铜元可以挑一担水,而白沙井水视路途远近则需要10余枚至三四十余枚不等,但廉价而安全的新的公共饮用水源并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长沙城东缺水、城西污水之困,设立自来水厂的梦想被抗战爆发打破

  上世纪30年代,长沙城不断有有识之士呼吁设立自来水。他们引用从日本来的数据说,在长崎市未设自来水之前,每年死于疫病者占20%以上,既设自来水之后,终年不过3%而已,由此可知自来水效力的伟大,在火灾消防之上。

  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出于客观实际,以及留芳岭自流井开凿未获全功的影响,一些人提出,长沙城东虽然缺水,长沙也不可能再像留芳岭自流井开凿百米以下,但长沙可以在定王台、天心公园西侧等地势较高之处,“拟试凿30米深之泉井数处,每井约可供数千人之用,设计分砖砌、木镶两种,砖砌每井约需七百元,木镶每井共约需六百元,苟得开凿十井,则市东(饮水)亦可解决。”

  当年的长沙人虽然不敢做大自来水厂的梦想,但一些人提议长沙何妨设立小型自来水厂,即“长沙市面(商业区)一带,距河甚近,可就河水设法改善,并拟于沿河马路附近,择定地点,装设汲水机,汲取河水,至滤水池,滤过后,引至水塔,再分装水管龙头多处,以备市民挑取,每处须装60匹马力电动打水机一座,24匹马力电动打水机二座,建筑容量5万加仑之水塔一所,连滤水池建筑装置等费,每处约需洋四万八千余元,平常每处可供给10万人之用,若得建筑二处,则市西、市北及中心一带饮用,即可解决。”

  不过,随之而来的1937年7月爆发的全面抗战,打破了所有市政建设专家们的梦想……

12下一页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3 00:33 , Processed in 0.0963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