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细说“目连戏”

2008-7-26 06: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15| 评论: 0|原作者: 凌翼云|来自: 星辰在线

  目连戏在舞台上确实消失了,但仍保留有湖南祁剧《目连传》的24小时录像。这很宝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我国戏曲成型于宋末元初的南戏。《南词叙录》说:“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戏曲工作者发现《东京梦华录》的记载,说比此文早的《目连救母》杂剧,在南渡前的汴梁,不仅连台七天,而且观众增倍。如果这一说可靠,戏曲史可能要改写了。

  二、目连故事出于佛经。目连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佛庙里有他的塑像。目连戏中的目连成了中梁代的和尚,俗名傅萝卜。戏中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都是中国的。从中可探讨佛教传入后中国化的过程和原因。

  三、印度佛教是出世的,僧尼出家后不认父母、不拜君王。佛教入中国后变成入世的。提倡信徒诸恶不作、诸善奉行、忠君孝父母。目连僧是个孝子,历尽艰辛到地狱救母亲。这种变化为研究中国佛教史提供了佐证。

  四、北宋演目连戏是农历七月初七到十五日。这天,民间祭祖报秋成。杜牧诗曰:“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道教说这天是为人解厄的水官生日,应该唱戏酬神。佛教说是僧自恣日,也是目连救母出地狱的日子。目连戏宣传三教一家,戏中僧、道同行,反映出我国历史上儒、释、道、巫间关系融洽。这和欧洲、中东历史上宗教战争不断形成对比。因而也为研究宗教史、历史者提供帮助。

  五、目连救母故事,南北朝时由和尚在庙里宣讲说唱,继有变文流传,宋有杂剧搬演,明代才有文人整理成剧本,清乾隆时搬到宫廷剧演出。此后不久,张照奉旨将剧本扩大10倍,时间改为在唐代,将颜真卿、段秀实故事也包罗进去。突出“谈忠说孝”主题,可从没演过。这些,为中国戏曲史提供了研究的实物。

  六、目连戏保留了许多民俗民风,戏中的人物和故事都被地方化。比如四川射洪曾有目连故居,湖南常德曾有傅母墓。戏中说目连的曾祖当过长沙太守,目连回家回到茶陵。湖南民间都愿养子如目连,骂最坏的女人作刘四娘(目连的母亲)……这些,是研究民俗和民俗史的学者所感兴趣的。

  七、目连戏保留了从戏曲初期开始积累的表演手段和表现手法。单说曲牌,有北曲、南曲、南北合曲和地方民歌,演唱形式有独唱、众唱、众帮。祁剧、辰河戏的目连戏,都保存各自剧种的200多支曲牌,几乎包罗了所有的曲牌。其中原始曲牌很宝贵,变体曲牌反映出高腔变化规律,是研究戏曲艺术史不可少的资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6 03:57 , Processed in 0.1412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