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教育家与长沙名校之明德学堂与“胡九叫化”胡元倓

2012-11-19 02: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3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本文录自《名人与长沙风景》陈先枢撰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未经作者授权,严禁复制转载!)

明德学堂今名明德中学,老校区位于开福区泰安里,始建于1903年,今存老教学楼“乐诚堂”、楚辞亭、华兴会成立会旧址等遗迹。乐诚堂建于1932年,由著名工程专家周凤九(1891—1960,周光召之父)设计。乐诚堂坐南朝北,四层内廊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71米,宽19.7米,高21.9米,建筑面积5595平方米,共有教室、办公室59间,由48根钢筋混凝土柱组成框架横条状布局。每层安装32个四联木制玻璃窗,花岗石窗台线,上饰长方形图案窗额。内走廊东西两端挑出式阳台,砖砌方块式栏杆,水刷石作盖,檐口下饰方块图案,木桁架构成双坡屋顶,上盖筒瓦。正门朝北,由18级花岗石台阶上至门庭,阶廊地面铺玻璃砖,铜条嵌缝。花岗石半圆拱门,框边雕凿各种线条,上装半圆形玻璃窗格,中悬一道横樘,玻璃格六扇大门,楣额塑回纹图案,嵌白石方膛,内刊金色“乐诚堂”三字。1932年蒋介石来校视察,题匾“止于至善”。为纪念胡元倓,学校将这栋中西合璧式的教学大楼以胡元倓别号“乐诚老人”命名为“乐诚堂”。

“戊戌政变,陈宝箴走,谭嗣同死,梁启超逃,熊希龄革掉翰林,康圣人的著书,一大堆在小吴门外校场坪聚烧了。于是而时务学堂倒了。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这是毛泽东早期在新民学会《本会总记》中的一段话。明德即指明德学堂,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著名教育家胡元倓所创,是长沙创办最早的一所近代中学,也是湖南省第一家私立中学。

胡元倓(1872—1940),字子靖,号耐庵,晚年自号乐诚老人,长沙府湘潭县人。1902年,胡元倓被派往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班学习。留学期间,他考察了日本的教育,认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得力于教育的发展。他决心以教育救国,培养人才,复兴民族为己任。并发誓“不做官,不入党派,不怕困难”,以“此身誓已成千古,不为崎岖有变迁”之句自勉。 

1903年,胡元倓自日本回到长沙,他与其表兄龙璋和龙绂瑞商讨兴学事宜,获得他们的支持,并得捐资两元。于是他们暂租左文襄祠为校舍,以胡元倓为监督,推龙璋的叔父、在籍刑部右侍郎龙湛霖为总理,创办了明德学堂。这年3月29日,明德学堂第一期两个班共80名学生正式开学。此后,他担任明德校长达38年之久,直到1940年逝世。

胡元倓曾对黄兴说过:“养成中等社会,实立国之本国,唯其事稳而难为。公倡革命,乃流血之举;我为此事,则磨血之人也。”所谓“中等社会”实际上是指资产阶级,也就是说,明德学堂是以培养资产阶级新式人才为其办学宗旨。胡元倓等正是以“磨血”的精神来办好明德学堂的。为了办好明德学堂,胡元倓几十年风尘仆仆,奔走南北以筹措经费。有一次,为求得他的湘潭同乡时任上海道的袁树勋捐款一万元,他竟向袁树勋下跪。还有一次,明德经费困难,胡元倓到南京向端方借钱,端方同意,但其下属拒绝。当时风雪横江,天寒地冻,胡元倓竟急得几欲投江自杀。幸教师捐款,才得以渡过难关。为筹得办学经费,他还曾“持三日粮,为背水阵”,只身赴南洋群岛募捐。为了办学筹款,胡元倓有时竟不择手段。有一次,因学校紧着用钱,他到湘雅医院找明德校友借钱,声称自己得了阑尾炎,需动手术,以此借了600元过关。还有一次,明德经费困难,几致停办。胡元倓到北京,请求教育总长范源濂救助。范避而不见,胡先生便将被卷搬到教育部的传达室,声言不见到总长,就在此绝食。范闻讯,只得以范夫人名义捐赠金钏一对解围。由于他到处募捐,时人称之为“胡九叫化”(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九)。当时上海《新民晚报》刊载了题为《咏三湘人物》的打油诗,其中有一首就是写他:

四海扬名胡叫化,办学天天打背弓。

屈膝求师兼募款,南方武训乐诚翁。

在担任校长的时间里,胡元倓先后为明德筹得款项达10余万之巨,建造了20余栋校舍,添置了大量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使明德学堂的图书和仪器设备为全国中学之冠。但他本人却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出外募款,他总是手携纸伞一把,脚穿钉鞋一双。其车船票大多由校友购赠,住宿多借居亲友或学生家中。所得募款,自己分文不取,全部用于办学。他一家住在学校大门侧的3间旧屋里。书房中挂着“虽九死吾犹未悔”的横幅和“坚苦勖毅力,勤勉医灰心”的对联。其“磨血”办学的精神可见一斑。

明德提出了“坚苦真诚”的校训。龙璋亲撰《坚苦真诚四箴》,解释“坚苦真诚”的含义:坚即“永坚贞而不更”;苦即“应因苦而回甜”;真即“本真实以传薪”;诚即“道一贯而无二”。明德的校旗以唐代书卷和西洋书本互相交迭为标志;校歌中有:“贯中西兮穷术业,遗粕而咀精。”这些都体现了贯通中西文化的施教方针,与戊戌维新运动中的时务学堂一脉相承。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才有“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之说。

早期明德学堂还聚集了大批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如黄兴、张继、周震鳞、苏曼殊、王正廷等,他们在明德学堂任教期间大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族思想,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义教育学生。他们还印发陈天华所著《猛回头》、《警世钟》,进行反清革命的宣传。1904年2月,黄兴以明德学堂为基地,联络章士钊、刘揆一、宋教仁、陈天华等成立了革命团体华兴会。黄兴还利用明德学堂的理化实验室秘密制造炸弹,准备进行武装起义。他们的这些活动都为胡元倓所理解和支持。当黄兴在筹划长沙起义失败被清政府派兵搜捕时,胡见事情紧急,立即亲自去见臬司兼学务处总办张鹤龄。他从容申述:“诸事我均与闻,君如须升官,吾之血即可染红君之顶子,拿我就是。”接着,他又与龙绂瑞一起设法营救黄兴脱险,逃出了长沙。由于明德学堂重视对学生进行民主思想和民族思想教育,使该校早期涌现出大批民主革命派人士。如宁调元、胡瑛、李燮和、阎鸿飞、黄一欧、陈嘉佑、曾杰、章裕昆、李发群等。黄兴离开明德时,特题赠一联曰:

劝诸君努力加餐,每饭莫忘天下事;

看先贤断齑划粥,立身端正秀才时。

凭着胡元倓尊重教师的至诚之心,30多年中,许多品德高尚,学问优长的著名教师先后在明德学堂任教。如著名诗人苏曼殊、吴芳吉,生物学家辛树帜,历史学家罗元鲲、周谷城,音乐家黎锦晖、张曙,化学教师郭德垂、袁鹤皋,语文教师李肖聃、周世钊,英语教师喻子贤、陈剑秋,数学教师陈鹿平、曹赞华、杨少岩,体育教师夏义可、陈奎生,地理教师文士元、谢国度,画家刘寄踪。另外,还有一些明德学堂的毕业生在成为著名学者后又返校任教,如刘永济、蒋廷黻、曾约农、杨伯峻等。

名师的教诲、优良的校风、严格的管理,使明德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中人才辈出,如欧阳予倩、蒋廷黻、胡庶华、刘永济、金岳霖、陈翰笙、周谷城、胡毅、向达、陶菊隐、刘佛年、田奇隽、李薰、刘禹、张伯毅、肖纪美、丁夏畦、唐稚松、艾国祥等都是明德学堂毕业生中的杰出人才。还有国民党元老陈果夫毕业于明德第四班,后来他还任过明德董事长。从明德创立以来,它已经培养了1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17年,当时的教育部曾称赞:“明德规模宏大,成材众多,在中国私立学校中实为有数之学校。”社会上也有“北有南开,南有明德”的说法,足见明德学堂影响之大。

2006年,明德中学乐诚堂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7 03:42 , Processed in 0.1448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