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录自《名人与长沙风景》陈先枢撰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未经作者授权,严禁复制转载!)
石霜寺又名崇胜禅林,位于浏阳市的金刚村霜华山上,前对浏翠峰,晴岚可掬,后枕凤翔峰,状若展翅苍鹰,狮子峰居其左,象王峰峙其右,寺宇依山坡分台阶而建。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呈参差错落之格局,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自唐至清,屡经修葺。今存大雄宝殿、关圣殿、云水堂、洪音阁、祖堂、方丈室、客膳厅、花蓼阁等。另有部分石碑木匾幸存。大雄宝殿居建筑群中心位置,总面积764.4平方米,高18米,建于花岗石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副阶周匝。方丈室居全寺最高处,结构比大雄殿较矮小,面积250平方米,高11米,硬山屋顶。寺内幸存清代至民国年间匾额十块,最早的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置。 寺因霜华山山峻水秀,触石喷霜而名。宋诗人毕田有诗云: 石上泉华喷猛霜,境奇因此辟禅房。 使君怀笏留何用,枯木千余满一堂。 诗中点出了“裴休怀笏”和“庆诸参枯木禅”两个典故。石霜寺创建于唐僖宗时期(874—888)沙门庆诸之手。庆诸(?-877),《五灯会元》有传,俗姓陈,庐陵新淦(今江西清江)人,拜绍銮为师,出家学佛。初参访沩山灵祐,在宁乡密印寺当米头,后又到道吾山参访宗智获悟。一天,守智说:“我心中有一物,久而为患,谁能为我除之?”庆诸答:“此物俱非,除之益患。”宗智赞之,后建石霜寺,为住持,开堂说法。 唐代高僧慈明、楚圆,其弟子慧南方会,在黄龙山、杨歧山布道讲经,创立黄龙、杨歧两佛教流派。后又有日本国高僧明庵西荣和俊艿来此学法。回国创立了日本佛教中的临济宗、中严宗两派系。1983年,日本驹泽大学佛教部第五次佛教史迹访华参观团曾到石霜寺拜祖,并敬谒庆诸塔墓。 石霜寺附近景色优美,峰峦参差,中出小溪一泓,蜿蜒绕山而下,注入山麓金刚河。清人徐旭旦《石霜寺》诗云: 春深玉殿紫苔封,簇绕屏山翠几重。 鸟识磬声仍下食,云移潭影恰闻钟。 龙华地变黄金界,鹫岭南归白社宗。 我爱远公栖遁好,再来挥麈抚长松。 石霜寺内外有十八景。山上有连理枝,亦称隔河相会,河两岸各有一树,紧紧相抱,枝枝相连。有引路松,一排松树,伸枝于一方,状若引路。又有虎爬泉,更是远近闻名。据清顺治年间浏阳知县韩燝《石霜寺记》载:“传开山时,僧苦远汲,忽夜闻虎吼。诘旦,视崖间石壁,上有虎爪痕,泉五道喷出如沸,名虎爬泉。盖道力宏远,猛兽亦为效灵也。”清光绪任两广盐运司的浏阳优贡黄征有《虎爬泉》诗云: 几幅袈裟地,禅林托钵初。 传闻泉竭绝,曾费虎爬梳。 鸿雪犹留印,龙云宛辟畲。 名山总神异,不必道凭虚。 2005年, 石霜寺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3-12-8 18:32 , Processed in 0.0917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