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宗教人物与长沙宗教胜迹之开福寺与保宁勇、释敬安等禅师

2012-11-18 18: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74|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本文录自《名人与长沙风景》陈先枢撰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未经作者授权,严禁复制转载!)

开福寺位于长沙城北湘江东岸的凤嘴,即今开福区开福寺路,是中国古代佛教禅宗临济宗杨岐派的著名寺院。

开福寺始建于五代。当时,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史称“马楚”。马氏以长沙为都城,在城北营建行宫,建有会春园,作为避暑之地。后唐天成二年(927),马殷之子马希范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保宁勇,创建了开福寺。

 保宁勇(约788—928),出身粤东名宦。少年披剃,到保宁长髭道场,随石室善道学佛法,与师一起兴建佛刹。唐元和三年(808)正式命名保宁寺。保宁勇精通佛典,主张看经必须“净三业”(身业、口业、意业清净)。一生力创禅宗道场,在攸县建刹甚多。据郡邑志载,有**、楚兴、善业、仁和、五奉、大圆、延寿、重兴、资福及保宁寺等共ll所。唐明宗天成二年(827),马殷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保宁寺和尚,特邀保宁勇禅师在紫微峰下创开福寺。说法时,僧众达千余人。东江乡51都与46都之间,地名扬边,因勇禅师过化说法,有“千僧堂”之称。保宁勇曾戒马殷去奢侈,马殷临终时,“遗命去建国之制”,当亦是实践“去奢侈”的一个表现。在攸县今万新村,有勇禅师l20岁寿诞时修的“万寿桥”;有马殷在漕泊仙人桥兴建的长寿资国寺;寺前里许晨牧坪有勇禅师所建延寿寺;寺后有盐台石,出盐供僧,据说随僧多少而无缺。勇禅师圆寂后,真身浮图葬罗浮山楚兴寺旁。长沙开福寺亦有供奉勇禅师瓶、钵、发的墓塔。

马希范继位后,又在附近大兴土木,使开福寺一带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有会春园、紫微山、碧浪湖、白莲池、龙泉井、鸳鸯井、放生池、凤嘴洲、木鱼岭、祓禊亭、回步桥、舍茶亭、清泰桥、舍利塔、嘉宴堂、千僧锅等内外16景。张栻称“自为此邦登临胜境”。明李冕《开福寺》诗云:

  最爱招提景,天然入画屏。

  水光含镜碧,山色拥螺青。

  抱子猿归洞,冲云鹤下汀。

从容坐来久,花落满闲庭

清末民初诗人赵宗献撰《开福寺》联云:

  佛本无生,信陆象水龙,百转劫灰终不死;

我来访旧,看紫微碧浪,千秋景物此重新。

佛寺兴盛时,住僧达千余人。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开福寺香火不绝,名僧辈出。北宋洪蕴,佛、医俱精,被宋太祖召见,赐紫方袍。宋徽宗时道宁禅师住持,衲子景从,众至五百,法席遂为湖湘之冠。其临济宗杨岐派五传至日本僧人心地觉心。觉心归国后,被日皇赐以“法灯圆明国师”谥号,僧徒众多。明朝时,吉王封于长沙,曾铸造一座重达1.5吨的观音铜像,供奉佛寺。

晚清时,开福寺又有名僧敬安、笠云等。他们雅诗好文,曾于光绪十二年(1886),与王闿运、郭嵩焘等在此组织碧湖诗社。清末每年逢三月上巳、九月重阳,诗人雅集,前后共约5次。最后一次是1901年重阳高会。当时长沙的翰林萧荣爵、汪贻书,进士黄兆枚,上林寺的高僧雪岩,湘中名士王先谦、程颂万等,都参加了觞咏。最后一次盛会民国四年(1915)上巳日,有王闿运、曹典球、李肖聃、王啸苏、刘腴深等名流数十人参加。在聚会上,释敬安即兴赋《碧湖晚眺》诗,描绘了江湖融为一体的绝妙景色。诗云:

碧浪湖边寺,紫微山上亭。

湘浮一线白,天压四周青。

细草侵禅塔,闲鸥浴远汀。

数声渔笛晚,惊起蛰龙听。

释敬安(1851—1912),字寄禅,俗姓黄,名读山,长沙府湘潭县人,因曾于阿育王寺烧残二指供佛,故号“八指头陀”。少孤贫,l8岁投长沙府湘阴县法华寺出家。21岁时,至巴陵省视母舅,登岳阳楼,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之句,敬安遂开始学诗。光绪元年(1875),寄禅东游吴越,遍游巴陵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姑苏寒山寺、镇江金山寺、杭州灵隐寺、西子湖等名胜古刹。其嗜诗至废寝忘餐之境。终其一生,为后世留下了近2000首诗,在中国诗僧中首屈一指。其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无论言情写志,还是状物写景都颇为在行,其近体诗尤为老到,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称他为“当世第一诗僧”。他的作品在世时已多次刊刻,并传播至日本。光绪七年(1881)浙江刊刻其《嚼梅吟》2卷,收诗300余首。至入长沙开福寺参加碧湖诗社后,又历任长沙大罗汉寺、麓山寺、道林寺、沩山密印寺等处住持。光绪二十八年(1902),应邀至宁波天童寺为住持。光绪三十四年(1908),宁波僧教会成立,被推为会长。民国元年被推为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

千余年来,开福寺经过多次改建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重建,民国十一年(1922)又有改建修葺。20世纪50年代曾两次修复,并于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损毁惨重,1983年被国务院重新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对外开放活动场所,进行了全面修缮。近年又新建了大悲殿,重建了会春园。

今开福寺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虽地域不如往古时广阔,但仍是殿宇宏丽,气势非凡。整个寺院以3米高的红墙环绕,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三大殿及两厢的堂舍等。

山门即开福寺大门,为四柱三门花岗石牌坊式建筑,高10米,宽8.5米。上作三层短檐,盖黄色琉璃瓦,中置宝顶,鳌鱼鸱吻。门坊上分栏为浮雕彩绘,或为人物,或为树木花草,色泽斑斓。中门上方刊石匾,刻“古开福寺”四大字,是清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时,由江苏福山镇总兵陈海鹏(长沙人)题写;两侧门联,为清嘉庆十一年(1806)湖南布政使、名书法家韩葑所书。联云:

紫微栖凤;

碧浪潜龙

左、右门上方则分别为浮雕“回头”、“是岸”两字。三门两旁立有石狮、石象各一对以护卫山门。进入山门,即放生池,为碧浪湖残部,上架单拱花岗石桥一座。走过石桥,就到了三大殿。    前殿为弥勒殿,又称三圣殿,面阔3间,进深3间,花岗石柱,木架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中置陶宝顶,两端为鳌鱼鸱吻,檐角高翘。中殿为正殿,又称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占地524平方米,殿高20米,四周回廊,石柱木架。屋面为单檐歇山顶,浅黄琉璃瓦,飞檐高翘。殿内供大佛像,仪态端庄。后殿为毗卢殿,三开间硬山大殿,占地719平方米,除明间金柱外,俱为砖砌空斗墙。后殿左右两壁塑有五百小罗汉,高约尺许,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三殿之间有庭院,植古树名花,并立有清代石碑数座,显得十分古朴幽静。三大殿两厢为客堂、斋堂、摩尼所、方丈室、藏经楼;讲堂、禅堂、念佛堂等,均以长廊连接,其后殿东厢廊壁上还刊有清代碑刻数方,字迹清晰可辨,记载了当时重修古寺的情况。大佛殿的一副楹联很有特色,联中折射出的佛教哲学耐人寻味,对于热衷名利者,可说是一剂清凉药。联云:

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

清钟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总是空空。

马楚名刹开福寺,自创建千余年来一直香火不绝,佛事兴盛。特别是每年农历大年初一和观音生日这天,四方香客络绎而来,山门佛殿人如潮涌,香烟缭绕,钟罄齐鸣,一番兴旺景象。

1993年,开福寺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7-27 10:35 , Processed in 2.0450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