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花鼓戏传承与保护数字电影只是第一步

2012-7-14 06:1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21|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长沙晚报

记者 李倩

  “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呀,胡大姐,哎,我的妻,啊,你把我比作什么人咯……”在长沙城哼起这段著名的花鼓戏唱段,明丽轻快的调子能引来全城声动。你或许以为花鼓戏仍然传唱不衰,然而,与过去“三里五台”全民欢唱的时代相比,这就好像是一点充满忧郁的余辉闪耀,不知什么时候,那么充满真情真性、张口即来的花鼓戏也面临着尴尬的现实困境……

  放花鼓戏成了“无米之炊”

  李友湘,这位面孔和善、脸庞红润的老人现任湖南省郴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总经理、书记,同时也是郴州湘翼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时间倒退12年,他还曾获得过一个只颁发过一届的奖项——“全国金翼奖十佳放映员”。

  在这个放了一辈子电影的老人看来,这个“十佳放映员”的称号,既是一个荣誉,也是一个颇带有历史遗憾的事情。“我们有3000多个村,一年放6000多场,有时候放到8000多场,一个村至少放两次,现在呢,农村年轻人出去打工去了,空巢老人多,最喜欢看的花鼓戏也没有了。”李友湘说,已经十多年没有放过花鼓戏了,随后他想了想,说其实已经20多年没有进过花鼓戏了。当地老百姓自己有花鼓戏的光碟看,但是效果很差,而能够露天放映的花鼓戏片子,目前都还是胶片电影,就算要放,设备也都毁了。

  “我们拉着设备到处去放花鼓戏,老百姓很喜欢,效果很好,在全国都轰动,江西的湖北的都爱看。”1975年成为放映员,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神采飞扬的表情说明了在这位老人的职业生涯中,放映花鼓戏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巅峰。1995年,因为放映工作做得好,他还获得过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的称号,而近十年来,随着花鼓戏市场的急速萎缩,放映花鼓戏不仅成了放映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成了当地老影迷心心念念的愿望。“我们下去,老百姓说你怎么不带花鼓戏来哒?所以我真的很盼望有一部给老百姓看的花鼓戏。”李友湘老人如是说。

  要为农村拍花鼓戏公益电影

  神剧,是今年暑假大热起来的新名词。86版《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等被重播了“无数遍”却仍然抢占了收视宝座的局面,和面对批评仍然有越来越多的经典翻拍迎难而上的事实同时证明了,不怕题材老,就怕没人看,花鼓戏,也是如此。

  “我们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服务农村的群众,响应群众的要求,拍一部花鼓戏的电影,我自己是比较乐观的。” 在昨日举行的经典花鼓戏数字电影项目启动仪式暨《五女拜寿》推广会上,省广电局电影处处长沈奇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就在今年4月,沈奇作为主要负责人在长沙启动了“影动三湘”大型公益电影下乡、进社区的系列活动,“我们在全省一共布置了2000多个广场电影,主要就是给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看,反应很好,这也是我们决定拍一部花鼓戏题材的数字电影的最重要原因。”

  而作为出品方代表的潇湘电影集团总经理刘惠东也解释了为什么选定《五女拜寿》作为首部实景古装戏曲数字电影的原因,“从内容上,《五女拜寿》强调百善孝为先,从意义上,这是对我们五千年孝文化的传承,农村地区点戏,它是必点的剧目。”人们想看,说明有推广的必要性,而有人看,起码花钱不算打水漂,但是公益电影不赚钱,纯靠国家财政支持和社会效益,传统文化什么时候能真正突破体制,走出一条有投有赚的市场经济的道路呢?这个问题,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传统文化为何走得步履维艰

  2011年,花鼓戏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体现湖南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标志性剧种,相应地,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也更名为“湖南省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名头愈发有意义了,表演的手段和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了,舞台剧里加入了高科技,杂技魔术也能偶尔亮相。

  从创作开刀,这样的改革道路行不行?以昆曲为例,自2004年文化部对昆曲优秀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的规划以来,有专家建言,“台上搭台必伴舞,做梦电光喷烟雾,中西音乐味别古,不伦不类演出服”这样的“救法”实质上只能让昆曲死得更快;同理,在川剧的保护上,更多人也支持以“保”为主,求变但不能失去原有味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此次以拍摄实景数字电影《五女拜寿》作为振兴湖南花鼓戏的“首秀”,留法归来的执行导演郭靖心中亦有忐忑:“目前我们也是小马过河,服装、化妆都是试验性的,但是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能够令人耳目一新。” 一出好戏能救活一个剧种,目前看来,解决花鼓戏保护与传承的课题,这还只是第一步。

  戏曲行当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花鼓戏来说,萎缩了十年的舞台,需要花多长的时间来弥补那些可能早已悄无声息流失的缺憾呢?在脱胎换骨之前怎样去粗取精呢?复兴的难题在于,尽管受众数量庞大,但富有生命力和拥有生产力并不是等同的概念。对花鼓戏的倾城之恋,不单是舞台上的风花雪月,还有湖南人生活里柴米油盐之外的喜怒哀乐,无论是破还是立,对这场爱恋的结果,我们盼望着,湖南人泼辣又大胆的调子,能够越唱越响。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9 03:21 , Processed in 1.2950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