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雨花区志摘要

2009-8-7 10: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3| 评论: 0|原作者: admin|来自: 雨花区史志档案局

1

    伴随首部《雨花区志》的杀青付梓,连同原先出版的《长沙市郊区志》,就此定格了雨花区前身——郊区的变迁发展,一并摊开了雨花新城区建设与繁荣的画卷。以发展的眼光审视,郊区到雨花区并非简单行政区划变换的概念,而是秉承郊区发展的思路和经验,主动融入省会城市建设在有形空间上的升华和前进。雨花区位居长沙市东南一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列长株潭都市经济圈中心位置。雨花建区后,坚持改革开放,发扬雨花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成就瞩目: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三年翻两番,一年一个样,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兴市富区商贸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党建和精神文明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以史为鉴,鉴往知今。郊区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雨花区的史卷仅是个开头。回顾昨天,是为了明天的腾飞;透视历史,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雨花区志》立足长沙市雨花区实际,借鉴各地志书的成功经验,用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新体例,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客观全面再现了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图文并茂,文字简洁,信息量大,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为一体,充分反映了雨花区的鲜明时代风貌和发展特色,有着鉴往昭来的巨大作用。《雨花区志》21篇近七十万字,是一部难得的区域性百科全书;该书付印出版,应是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一笔“存史、资政、育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可欣可慰、可喜可贺。一册在手,可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可为人民群众提供乡土教材,可为扩大对外交流提供翔实、科学的区情资料。

欣读案头的《雨花区志》,透过方志的天空,郊区的发展与变迁仍历历在目,可嗟可叹、可资可鉴。而剖析雨花前期的发展轨迹,更让我们信心百倍。一书在阅,思绪难平,唯愿全区广大干群能以志为鉴、以史左证,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拓宽思路,创新观念,继往开来,谱写好“实力雨花、活力雨花、魅力雨花”的壮丽篇章。

是为序!

中共长沙市雨花区区委书记  张建国

二〇〇六年六月

 

2

    雨花区是1996年长沙市区划调整而设立的新城区。短短几年,“三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规划建区宏图大起,城区从11.5平方公里扩展到4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构成了六纵七横城市骨干路网,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商贸富区魅力涌动,高桥、红星市场闻名全国,芙蓉路、曙光路、人民中路、二环线特色街市争相兴起,东塘、红星商圈人流旺、物流畅,成交活跃,市场繁荣,以市场为主体的商贸经济已领跑全省县区。工业强区劲吹号角,环科园、树木岭民营园、凤凰工业区相继建设。开放立区深度推进,招商引资、吸贤引智,科技兴企迈出坚实步伐,体制改革、交流合作、会展经济,各项事业均在改革中前进,以开放的视野主动汇入了世界发展潮流。文化产业布局起航,以群众文化活动为主体的社区文化方兴未艾,文明城区创建长抓不懈,成果喜人,精神文明建设品牌精品迭出。15年中,社会大局基本稳定,政通人和、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纵观雨花,比较雨花,剖析雨花,雨花已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盛世修志,通过地方志这一史书载体,笔录雨花轨迹,归纳雨花经验,回顾雨花过去,教育雨花后代,十分必要而又重要。着墨志书,行“存史、资政、育人”之功效,对确保各项工作继续开来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翻阅案几上的《雨花区志》文稿,深感过去发展的成绩和局面来之不易,更感构建未来新雨花责任重大,思绪在不平静的跳跃中,始终有一种开拓创新、勇于直进的精神在激励着信心,坚信全面小康雨花、和谐雨花建设征程上必将拥满实干、开放、奋进的风帆。相信,全区人民的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必将开拓雨花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谨以为序。

中共雨花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张迎春

                        00六年七月十九日

 

   

    雨花区是1996年长沙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称区划调整)设立的新城区,位居城市东南一隅,建制沿革于原长沙市郊区。历经建设郊区新农村、发展城郊型农业,发挥服务城市功能,丰富“菜篮子”,接手城区管理,建设新城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雨借风雷惊寰宇,花凭馥郁漫三湘”,雨花区名源自长沙城东南古佛道圣地之名胜雨花亭。境域地处东经112°5730″~113°0630″,北纬28°0230″~28°1130″,辖区115.17平方公里,建城区48平方公里,城郊农村67.17平方公里。傍浏阳河下游之西,圭塘河穿境而过。19967月区划调整,撤销郊区,设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区,郊区9101镇分别划入五区,郊区政府保留部分乡、镇,接手部分城区,组建城乡一体的雨花新区。区内西北部为繁华的市区,主要由原南区侯家塘、左家塘、井湾子、圭塘4个街道划入组成,东南部为原郊区黎托乡、洞井乡全部和雨花亭乡、马王堆乡部分构成,以城郊农村为主体。1996年底,雨花区划微调,按路网块状分置街道,设东塘、侯家塘、左家塘、砂子塘、圭塘、雨花亭、高桥七街和黎托乡、洞井镇一乡一镇,辖97个居委会,39个行政村。

    境内交通十分便利,紧靠长沙火车站,京广铁路穿境而过,有长钢、长重两条铁路支线相接;芙蓉路、韶山路、车站路、曙光路、万家丽路、洞井路纵贯南北,人民路、城南路、劳动路、湘府路、李洞路、长沙大道、香樟路连接东西,市内最大、全国文明公路客站——长沙汽车南站座落于韶山南路之洞井铺,市区二环线、外环线、京珠高速在境内环形穿越,机场高速接长沙大道穿境而行,距黄花国际机场仅10分钟车程。

    雨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生长期长,有利于植物生长。区内植被覆盖率高,郁郁葱葱,生态优美。革命纪念地、园林风景、人文景观等旅游休闲资源相对丰富。拥有市区最大“绿肺”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总面积340公顷,群山起伏,绿树成荫,稀有物种,修竹异卉,池塘亭阁,加上湖南名胜浓缩景区的点缀,构成许多优美的画屏;三月樱花,漫山遍野,小湖、樱花、游人辉映成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此外,长沙花卉大世界、桂花公园、清泉古寺、梓园雕塑街、同升湖国际山庄、湖南国际农博中心、省体运中心等景点各具特色,颇显魅力。

    长沙近郊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运动之热土,不仅孕育有萧劲光、杨立三等开国元勋,更留下红军第二次攻战长沙时,朱、毛、彭的前敌临时指挥所白田肖公祠,红军东门战场识字岭、阿弥岭以及滕代远、周里等从事革命活动的白田文昌阁等。境内出土之“商周青铜铙”与“何绍基墓志铭”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另外,始建于五代的圭(龟)塘,为历史有名的水利工程;建于元代的雨花亭佛道圣地,曾为江南人文鼎沸的古道场。它们尽管原貌不复留存,但当年的繁华、壮观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些都给雨花区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长沙市郊区是革命老区和中国民主主义革命重要策源地之一。解放后,郊区人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巨大成绩;改革开放时期,郊区致力于城郊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

    1988年后,郊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三大、十四大精神,以改革开放总揽全局,开展农村社教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城郊经济战略,做强商品农业、做活乡镇企业,推进社会文明,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23.5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9874元,是1987年的9.48倍和8.35倍;财政收入2.01亿元,是1987年的5.75倍,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位居省内市辖区首位。相继创建文明村镇200个,其中:省级1个,市区级199个。

    城郊农业全面发展。郊区坚持服务城市的功能,提高副食品生产能力,发展商品农业,先后两次完善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引导农民“走出吨粮田,争创万元亩”,实施科教兴农,健全乡镇场农业“六站一中心”,推广农业科技,引进新品种,启用新设施,扩大新技术栽培,发展花卉、水果、蔬菜、畜禽养殖等主导产业。九年中投入菜地建设资金2544万元,建成商品菜基地4.2万亩,年均上市鲜菜26.5万吨。远郊粮食生产推广杂交水稻和优质稻,1995年实现总产43775吨。畜牧业发展生猪、奶牛、黑山羊、家禽规模养殖,1995年出栏肥猪11万头,产鲜奶97605吨,黑山羊养殖3000头。其它副食品中,鲜鱼上市8818吨,水果1699吨。农业商品率从1987年的79.01%上升到90.1%,菜、猪、鱼、花、果、奶等副食品生产占到农业总产值*67334万元的73.6%。农田水利建设重点突出防洪防涝,共投入水利资金9600余万元,确保了所有堤垸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农业机械推广力度加大,农机总动力1995年达32805千瓦。林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1989年按市目标提前三年消灭宜林荒山,绿化率达40.1%1995年林木蓄积量165211立方米,望岳乡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

    乡镇企业蓬勃兴起。郊区实行优惠政策,发展非农产业,将做大、做强、做活乡镇企业作为富民兴郊的支柱产业。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实行区、乡、村、组、个体、联营一齐上方针,不断调整产业方向,优化结构,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落实“科技兴企”,工作引进技术、人才、资金,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支持个体工商、联营、私营企业发展;深化经营体制改革,推行承包、租赁经营,调动生产管理者积极性;建设集贸市场和骨干综合市场,促进工、商、物流、建筑、服务业全面发展,构建了多方位、多层次、多模式、多元化的乡镇企业发展体系,形成了建筑、建材、制鞋、针织、铸造等乡镇企业主体产业。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677625万元,占全区社会总产值88%,利税42323万元,是1987年的11.25倍。全区以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年创汇1790万美元,乡镇工业总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89%。建筑业飞速发展,共有建筑企业(队)368个,施工人员3.22万人,年产值13.5亿元,是1987年的14倍。其中洞井、大托、黎托建筑公司成为国家一级建安企业,另有上等级国家级建安企业39家。商品物流业逐步壮大,培育了三湘、南湖、马王堆等大型市场,筹建有东方、富绅、富丽华等大酒店。1995年商贸流通服务企业产值达*64486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8540万元。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明显加快,区内78.6%的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

    科、教、文、卫事业全面进步。郊区实施“科教兴区”方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1987年开始“普九”义务教育,强力改善办学条件,共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新改建中小学校舍10余万平方米。1991年中、小学规范化建设达标合格率100%1993年进入省“双基”工作先进县区前列,1994年被确认为全国首批“双基”教育合格县区。在全面“普九”基础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巩固教学质量,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推进现代教育工程,各类教育事业长足发展。1995年小学入学率、普及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合格率85.8%,高中学生高考录取率达36%,全区学生体育达标率92.5%。认真实施《科技兴郊方案》,加强与科研院所交流合作,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9881995年,实施科技项目341项,投入资金1153.8万元,其中船舶镶钢镀铬活塞环系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不锈钢浓硫酸阳极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Tm738转密轴瓦镗床列入1994年国家级星火项目。医卫水平逐年提高。郊区卫生事业以普及农村初级保健工作为重点,农村医疗设施和医疗保健网络进一步健全。改善环境卫生,提高饮用水质量。19921995年郊区实施农村改水工程,投入资金共379万元,解决296029人饮用清洁水问题,农村居民饮用清洁水率达99.36%。积极开展计划免疫,1995年儿童计划免疫覆盖率95.9%,妇女住院分娩率66.51%。文体事业取得新发展。文体活动日益丰富,每逢节日庆典都有大型群众文艺汇演。1992年,郊区在全省率先办起群众文化职校,培养农村文体骨干107人。1995年有乡(场)文化站18个、文化俱乐部120个、农村电影队18个,有线广播入户率72%,郊区广播电台、电视台与省市联网,节目丰富,有线覆盖率30%。另有图书馆室37个,红星村万册图书室成为全省第一个村级万册图书室。1995年开展体育赛事活动191场次,38人获省市竞赛前三名。区业余体校1996年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民政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完善。1991年郊区农村养老保险列入全国试点区,1995年参保人员7000人,保险储金183.09万元。区内敬老院15所,集中赡养157人。农村火化率由11.7%上升至22.5%。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着力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出生率从1988年的21.4‰下降到1995年的10.1‰,独生证发放率70.97%1993年获“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1995年,农村人平居住面积达29.22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2410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66.0元,摩托车、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话、普遍进入农民家庭。

    雨花建区后,发挥区位优势,确立“规划建区、科技兴区、改革强区、开放活区、兴市富区、依法治区”发展思路,积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兴办市场、打造商圈、做强工业、发展房地产业、拓展城市、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引智、发展民营经济、搞活物流贸易、科技兴区富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总体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日趋合理。1997年,国内总产值1285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58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420万元,产业结构为10.839.25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085元。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2545万元,为1997年的1.89倍,年均递增13.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471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019万元,产业结构比例变为8.933.657.5。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显增,经济总量加大,明显呈现大都市城区经济特征,经济运行质量更显良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6148元,为1997年的1.46倍。

    城市扩容提质。长沙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建设中注重人文保护和生态环境,力求构筑山水洲城一体格局。雨花区贯彻全市城建思路,实行城乡一体,城市建设东进南拓,日新月异,道路宽敞,高楼毗接,环境优雅,体现了独特的现代气息。严格环境保护工作,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与园林城区;集中整治圭塘河,兼顾生态旅游开发;建成同升湖、融城苑、名都花园等环境精品楼盘;建设洞井镇、开发体育运动中心,“一点一线两片”新城建设初具规模。2002年,城区面积达48平方公里,扩城面积为1997年的3倍,市区城镇人口355218人。住宅管理物业化,市民用上清洁天然气,电力供应充足,通讯邮电方便畅快,道路盲道、地下通道、公用电话、公厕与绿化、景观路灯等公共配套设施齐全。城市防洪堤达“二百年一遇”标准。城建基础设施近年投入170余亿,城市功能日臻完备。城乡道路布局结网,公路村村通,交通网络密集,汽车南站每天发送班车960班次,参运客车1216台,线路56条,省内邻省均一日可达。乡村建设统一规划,开发搬迁,公寓安置,房舍美观整齐,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村城市化效果明显。

    农业稳步增效。1999年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第二轮全面土地承包,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在农业发展上,坚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机械和名优特新品种,发展规模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建立蔬菜、水果、花卉、生猪养殖基地,发展城郊型农业和实施农业产业化,农业稳步向前发展。2002年,全区基本退出水稻生产,蔬菜总产158498吨,水果产量971吨,肉类总产25662吨,鱼类总产1790吨,花卉苗木种植9137亩,实现农业总产值30021万元;亩产值9047元,亩产效益为1997年的1.66倍;农村经济总收入362190万元,为1997年的1.42倍。

    工业快速增强。深化工业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和运行方式,采用转让、兼并、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极力推进民营化管理。加大企业科技投入,引进新项目,改革用工和分配制度,支持保护重点骨干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兴办工业园区,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结构相互协调互补的工业体系。建筑建材、食品、医药、机械机电、铸造、化工塑料、服装等成为工业主导产业。至2002年,全区有工业企业1471家,从业人员13004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51916万元,利税8161万元,分别为1997年的4.87倍、1.36倍、1.46倍和2.57倍。工业发展较快,工业园区日益繁荣,构建的环科园、树木岭民营工业园、凤凰工业园、黎托食品加工基地形成“三园一基地”互动格局。但工业总体结构仍不优,企业拳头产品少,管理粗放,融资难度大,缺乏大企业集团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商贸迅猛崛起。长沙历来为全省商贸中心,商业、服务业较为发达。雨花区坚持实施“兴市富区”战略,树立“大商贸大流通”意识,构建市场群体,打建特色街市,提升物流产业。1996年后,大型商业设施先后建成,中小商铺纷纷开张,各类超市迅猛涌进,物流货运配套跟上,商品琳琅满目,品类尽有齐全。相继建成高桥市场、红星市场、井湾子家俱市场等全国有影响的骨干市场12个,造就二环线生态美食街、曙光中路、芙蓉路美食街,营建朝阳商业中心、东塘中央商务区,农贸市场、农村集市较快发展,城乡贸易便捷繁荣。全区以市场和特色街市为主的商贸服务业发展迅猛,2002年,全区各类市场70个,其中工业品市场23个、农贸市场41个,实现商业销售收入140.8亿元,利润2.25亿,商业税收685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6亿元,分别为1997年的6倍、2.97倍、2.51倍和3.24倍。三产业占全区GDP比重57.9%,市内五区排名第一,成为支柱产业。红星市场年销售额达32亿,高桥市场年经营额突破80亿,市场成交活跃,形成“全省市场看长沙,长沙市场看雨花”的局面。

    财税实力大增。改革财政体制,重点培植财源,强化资金监管,科学定收结支,财政状况逐年好转,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同期内金融保险业也获得了较快发展。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 14:37 , Processed in 0.0917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