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百货业小史

2020-10-10 16: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92| 评论: 0|来自: 名城长沙网

长沙百货业小史

李兆明  张甫之

 

百货业随手工业、轻工业之发展及洋货倾销而兴起,为现代商业之一大行业。据《长沙市工商业及救济事业的沿革》载:“前清咸丰、同治时轮船、火车均无,只有广货店。广货之来路系由广东韶关转运郴州,由郴州民船直达湘潭,省城商人办广货由湘潭批发而来。”前清时有丝线、颜料店兼营日用品,卖针、线、扣、夹、花边等,以苏、浙、粤货为主,后卖洋货,生意日兴。继后有专营苏广货店铺开业,或摆摊点,多挑货担,摇鼓叫卖。江苏扬州又名广陵,出产座钟、胭脂、水粉,苏州产顾绣、花边、妇女用品,上海出镜箱、首饰、文具、梳篦、漆器、苏席,百货俱全,品种繁多,故昔名苏广业。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长沙开埠,日、英、德、美等国外商来长设行开店,外货由沪进口,轮运长沙倾销。苏广业扩营洋货,占购销十之七八。故有专营苏广洋货之店铺,称洋货号,继分批发、零售商。清宣统年间,省城有苏广洋货批零店共40余家,其中经营批发有永安福、恒昌福、福源祥、瑞和、祥记、黄合兴、恒昌阜、厚德恒广货号等。店铺因洋货倾销日增,大店号多设八角亭、红牌楼一带,如天自福、逢源长广货店等扩大门面,大肆装修,仿上海时新,安装大型玻璃宝笼橱窗,陈列样品,五光十色,造成闹市。小店二三百银元资本,如雨后春笋,遍布街头巷尾,货物日益翻新。

行会始见于清末,同业有魏桂松等人首倡集资购置房产(今青石井街),立同业公所,办财神会及供行业内联谊聚会。民国元年(1912年),裕兴祥洋货号与日商大石洋行因退货纠葛,大石行打伤裕兴祥号店伙。同业公愤,报都督署与日领事交涉,断大石行赔偿医药费用,罚酒席60桌,鸣鞭炮20万响道歉。公所初创即露锋芒,威信颇高。惟公所房小,借江西会馆万寿宫摆席鸣炮,因万寿宫会首不允,沿街鸣炮而去。同人不悦,共议按店捐募款项,另购药王街三进房屋一栋,改名苏广业公会,设会长、总管、执事各一人。同业开会,联谊团结,融洽感情。分批零设议价组织,价格划一,不得烂价。各店按月缴捐、入会费由会掌管使用。

洋货输入,外商悉有调查。据民国2年(1913年)6月《实业丛报》4期载:日农商省委员太田外世雄对长沙市场有详细调查报告,谓“长沙为本省商业中心,复为消费焦点,凡外国输入品,多先输卸于此,然后散销于他市镇”。历述长沙市销、商情、外货等实况,力主输入布伞、肥皂、牙刷、袜子、卫生衣、汗衫褂、被面布、帽子、毛巾、香水、灯具及罩、玻璃器、玩具、装饰品、镜、花边16种日用品,垄断市场。经营洋货者均牟利多,如永安福洋广货号老板梅景福,因卖洋货成巨富。梅与德商韩礼生甚密。民国4年(1915年)欧战爆发,德商撤离,全部货物降价一二成由梅收进。不久,战事吃紧,外货断绝,德货价涨几十倍,梅成富商,永安福号资本增值银元20余万,后改营颜料业。其他店铺因营洋货盈利亦巨。

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后,以营洋货为耻。省城学生联合各界提倡国货,严禁外货买卖。同年77日在教育会坪举行焚毁日货示威,万民称快。行业员工纷起成立国货维持会、锄奸团,登记日货在途库存数,有暗地买卖者罚款封门,致数月后日货绝迹于市。因有国货之振兴,沪搪瓷、水瓶、胶鞋、日用化妆、针棉织品等轻纺工业相继建立,产品质量不次外货,如“五洲”固本肥皂、三星牙膏、碟霜、大中华胶鞋等,均比洋货好。此后苏广店号批零均以国货为主。民国9年(1920年)张敬尧督湘时,兵痞横行,强赊勒买,营业维艰。据民国10223日《生计志》载:“苏广业原267家,现仅存136家。”无奈市面骚扰,店铺关门,另谋生路。至民国15年(1926年)北伐军进长沙,秋毫无犯,商民称庆。商会改组,名商民协会,同业公会改选会长。次年(1927年)初成立苏广业店员联合会,隶市总工会领导。该会成立后,即向资方提出店员八小时工作制,并呼吁救济安插事业同人。得总工会及各行业支援,几经谈判,达成协议:同意店员日工作8小时,轮流上班,分批休息;确定同业工会集资1万银元,交店员联合公会经营管理,租赁两歇业铺面做门市,全部安插失业人员。谈判告胜,同人鼓舞。“马日事变”后,工运遭禁,店员会亦解散,但店员八小时制、例假轮休、学徒出师工资待遇等沿袭至今。

民国19年(1930年)后,时局乱后趋稳,沪、汉、穗、津等市轻手工业复兴,品种质量日新月异,粤汉、湘赣铁路通车,公路河运成网,长沙货运畅达。不久,国货陈列馆开幕,上海国货公司长沙分公司营业,苏广业全部经营国货,遂改名百货业。继后有上海中国化学社及家庭工业社,华丰、益丰、铸丰搪瓷厂来长设发行所;广生行设双妹花露水门市部,致长沙百货店铺日增。民国23年(1934年),百货店260余家,批发集中臬后街、朝阳巷,大店铺多在八角亭、司门口、红牌楼,中小店集于中山路一带。据民国243月《湖南国货月刊》27期载:民国23年(1934年)“长沙百货业极形发达”,批发号24家营业额600万银元,380余人;门市店235家(夫妻小店未计)营业额1141万银元,1730余人。为扩生意,多揽经销。五大洲百货店与上海三友实业社签约,改牌特约经销处,经销西湖牌毛巾、被单、抬布,三角牌药品及混纺条花呢等产品;太平洋百货庄与天津毛纺厂签约经销抵羊牌毛线,名“湘记经理处”。次年(1936年),大德昌、太平洋百货号均设分店,扩大营业。因沪品北运阻滞,厂商延期付款向长推销;穗产胶鞋、电筒、布伞、电池等大量涌到,致长沙百货业买卖活跃。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吃紧,厂商脱货求现,长沙大德昌、大五洲、裕阜长、太平洋、人和昌百货号大批收进,各进货1030万银元,赶运长沙。不久沪、宁沦陷,物价暴涨,沪品奇缺,西南黔、滇、川、陕等客商云集长沙采购,故长沙百货批发业务极盛,各大店均在百万银元以上,盈利亦巨。次年(1938年)初中国内衣公司开业,与上海内衣公司特约经销,三层大楼,耗资7万,独揽内衣生意,尤以纹皮、麂皮大衣、茄克走销俏,日营业额23千银元。大五洲百货店同期开张,集资银元5万,日营业额上千。此为长沙百货业之鼎盛时期。

“文夕”(1938年)一炬,各店均焚。国货陈列馆关闭,上海设长国货分公司迁重庆,新世界商店货运株洲,大德昌、大五洲号庄撤至沅陵,太平洋店分迁衡、邵,裕阜长、人和昌、正义昌、公信昌、谦信等批发号均撤离长沙,损失十之八九。火后,部分店号回城搭棚营业,国货陈列馆经修缮后,附设商场亦先后开张。民国29年(1940年)4月,省政府饬令恢复百货业公会,登记注册,抽捐征税。批发大店如大德昌、大而康、大兴长、裕丰长、同兴昌、大达、谦信、新昌隆、汪建记、振湘、大公永批发号,陆续在衡阳复业,业务占该市十之六七,几年独成一帮。至民国33年(1944年),日军侵长,长、衡百货业均外迁他地,多撤至贵阳、重庆。

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后,各业待兴,百货业各店纷筹恢复。10月同业开会,改组同业公会理监事会机构。一年后各店铺修葺重建一新,先后开业。八年离乱后,人心思定,市需增多,加之沪品价落,厂商仍以赊销延付办法扩大业务,货源丰富,生意兴隆。次年(1946年)同业登记,共百货批零大店61家,中小店未计,年底增至118户。时美货大批涌人,充斥市场,摊担骤增,店铺营业下降。加之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国37年(1948年)6月,有31家店号申请歇业,实则有的店铺裁人减支,营业未停。

昔百货业进货多自产地厂商,以沪、穗为主。批发号按其业务大小各派13人驻沪,聚居一新客栈,结成一帮,互通消息。店庄电传行情,讯息灵通。国货直接向厂商购进,外货通过经纪向洋行采办。厂商、洋行均设“跑街”至客栈主动与庄客做买卖、谈生意。粤货购自广州、韶关,铁路、公路通车前,多肩挑土车由郴州入湘,民船转运;大批则由穗轮运到上海转长,海上往来。北京绒球、京花、装饰品,多由丝绒铺北上推销湘绣后捎回;天津毛绒多订店经销;苏州卧席、福州漆器、温州折席等货,每年由沪庄派人专程采购。大件笨重商品如搪瓷、胶鞋、玻璃制品、蛤蜊油等,均木箱包装,每箱三四十打,多用帆船运输,历20天,后改联运。胶鞋10打一箱,搪瓷盆5打改木架麻包,绒袜改用牛皮纸,每包由50050打,轮运武汉,火车运长。批发销货外县约占十之六七,运及南、华、澧、安、益、沅、津等城镇,设专人分管各县客商,日必联系,沟通情报,洽谈交易。零售大店均各自向产地进货,中型门市亦多派人直接采购,仅小店从本埠批发号购进。抗战中物资匮乏,货源困难,沪品多经浙宁波、金华中转,或经杭州、萧山、嵊县、诸暨,甚至绕香港走海陆丰、沙鱼冲、东莞转运。间常派人至广东芦包、梅县,福建漳州、建瓯、南平,浙江金华、兰骆等地进货,“有货是宝,到手即财”。

批发店号多合伙集股,推能者经理管事,统管购销业务和用人。时批发进货赊销为多,一月两比,一年三比,十二月初放45天开期,比期付款。因信誉紧要,自清末长沙百货业驻沪设庄后,几十年无一家倒账。偶有一两户银根紧,到期付不了现的,行业以莫怀德、苏寿嵩为首组织大户支援,代兑到期庄票,以维持行业信誉,因而上海厂商对长放手赊结,多给延期优待,每年派人来长探行情,签订购销合同。该店日必通报,随时掌握商品俏滞、价格涨落、银根紧松、折息高低等变化,看准大胆批进,有时一次进货达资本一二十倍。对市场消费、年成丰歉、时局变化等亦时加体察,以图看准拿中,如欧战爆发外商撤走时,有大量收进颜料、人造丝、毛线、开士米、穿扣等货;抗日战争中多方抢运上海货物,结果大赚一笔,均预测远见之功。销货求快,脱货求财,惜售蚀本,微利保本甚至有时亏钱也卖。

零售经营重推介接待。店堂装饰,商品陈列,经常翻新。橱窗陈列有专人设计,按商品花色、外型、图案折叠摆布,美观大方,清新醒目。行人路过,无不一拭。同时影院报纸广告,贴海报,发传单,举行纪念活动招徕生意。顾客进店,主动笑迎,耐心推介,和气议价,大小买卖,一视同仁。自国货陈列馆商场开业统一划价后,行业推广明码实价“一言堂”,改昔行业陋习。

1949年人民政府成立后,重建百货业公会筹委会,对行业普查登记,共329家(包括夫妻小店)。次年元月审查发证,批发店57家,零兼批18家,纯零售256家,合资本旧人民币121亿元,1446人。同年振湘源批发号转入利华橡胶厂,另12家批发店转入电珠、织染业和棉织业。零售店按区分14小组,成立店员工会。1951年大德昌、大新昌批发号转入湖南企业公司,8月转入长沙企业公司的有民生厚、大新、新世界、和济、启记、五丰、衡湘、群康福。批零统一划价,日用品降价一二成,如:黑人、三星牙膏各降2526%,毛线、绿宝香皂各降20%,皇后毛巾降10%,金杯男袜、箭皮套鞋各降9%。继后,美丰、三友实业社转入五一、百达肥皂厂(后转湖南日化厂),慎丰转入机械厂,至此批发大店全部公私合营。1955年实行联购代销,计13个联组191户。下半年并点,设19个大店,19个合作组,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属市百货公司领导管理。(本文作于1982年)


原载:《长沙老字号》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年9月

主笔、特邀编辑:陈先枢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3 15:04 , Processed in 0.1160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