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卷二 湘城古迹

2020-10-4 17: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559| 评论: 0|原作者: 辑注校点: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定王台

 

定王台位于长沙市原浏阳门内。今芙蓉区解放西路长沙市图书馆系古定王台旧址。定王台为汉景帝之子刘发所建。因刘发之母唐姬,原是程姬的侍女,出身微贱,汉景帝乃于公元前155年,封刘发为长沙王。传说刘发由于挂念他的两个母亲程姬和唐姬,就派人运米去长安,再从长安运土回长沙选择城东的高地筑台,以便时刻登台遥望。由于刘发死后,追谥为长沙定王,故名定王台。宋代以后日渐荒芜。至光绪五年(1879),道台夏献云领头捐款修复,并建大楼房一所,台左重修蓼园,相传亦是定王故园,一时称为栋宇辉煌、庭园古雅,又成为文人觞咏吊古之地。清末定王台改设湖南图书馆。1938年毁于“文夕”大火。

 

重修定王台碑记

(清 )夏献云

 

湖湘人尚气节,风俗敦厚。虽乡愚僻壤,谈某也忠、某也孝,辄勃然色动。盖其崇根本,渐摩成化久矣。而其千古不磨者,忠莫著于贾太傅,孝莫著于长沙定王,一宅一台,岿然独存。

云以同治九年庚子奉命来湘。光绪二年,修贾太傅祠成,议修定王台,有志未逮。今年春,郡绅李君兴谟等以重修请。官绅俱有同志,立斥白金二千有奇,不日蒇事,焕然一新。

考《汉书》,景帝二年,封子发为长沙王。以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与程姬有共太后之称,唐姬并无封号。而相传定王筑台,有云望程唐二母者,有云望唐母者。《长沙县志》称双女墓,地不可考。亦从《水经注》、《方舆胜览》、《楚宝》、《通志》拾遗言,望唐姬为是。宋朱(按:朱熹)、张(按:张栻)夫子登台有诗,元许有壬始言定王之孝。《楚宝》言定王载米抟长安土筑台,以志思亲,说必不谬。《北海碑》言:“炎汉太宗,长沙清庙。”光武中兴,肇祀舂陵,李(按:李邕)碑足补祀典之阙,亦文人尊崇之意耳。蓼园见任昉《述异记》,尤为孝思之证云。又考,宋时台为长沙学宫,今祀仍旧制。

窗牖洞开,风景殊胜。隙地复蓼园旧迹,台侧得泉曰古涧泉。泉旁为东涧草堂,迤南为望云山馆。有池有亭,杂植花竹,足以备流连,志景慕已。夫整纲饬绝,守土之责;明伦尚孝,风俗之良。不忍薄于其亲,则必有忠爱其君者。云从政湖南,涓埃无补,见斯邦化行俗美,而知彝伦秩叙之有由来。登斯台也,其必有闻风兴起于百世下者矣。是为记。

 

按:本文录自清夏献云纂修《定王台志》卷上。

夏献云,见  页。

 

定王台志叙

(清)欧阳中鹄

 

同治十二年,新建夏公督粮湖南。明年,新贾太傅故宅,附祀屈子如故。既又举其营建规制,与文之有关屈、贾以及名流题咏诸作,都为志。迄光绪四年,重修定王台,复为志如前。既成,命中鹄叙。

中鹄谨拜而言曰:自来忠臣孝子,亘千古而不朽者,必其人能以文章鸣,而史臣叙述其事,又复盍然悲悯其所为,为之反复慨叹,于是乎愈传之无穷。非是,则泯泯没没,与生同尽者,何可胜道。虽古人孤行其志,未尝有所待白于后人,而以其遇论之,则亦可谓之大不幸矣。长沙,楚一隅耳。自屈原摈而《离骚》作,贾谊出而作赋以吊之,其忠君爱国,后先相望,皆能自达于文,煜耀来世。复得太史公为之合传,愤激慷慨而抒写之,益凛凛乎有生气。后之人既读屈、贾遗书,又读《史记》之所记载,莫不悄然悲,奋然起。即令求此一廛土而不可得,亦将于自沉之汨罗,投书之湘水,想像其所游历,激扬其所哀愤。况既有其宅,复有其志,以供凭吊而助观览哉。

若定王者,其蔼然仁孝,虽与屈、贾之忠无以异,而既无痛极呼天之情,贬逐不遇之苦,抑不能作为文字诗歌,托以自诉。故班固作《汉书》,仅载其母微无宠,故王贫国,而孝思无得而称。则其所以通天地,感神明,绵绵而不绝者,仅赖有斯台之存。而顾自汉至今,垂二千年,沉晦几不可复识。一旦得公而大发其幽光,可不谓幸欤。虽然,太史公之于屈、贾,一则发志于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一则奭然于读《鵩鸟赋》,则发夫情者,犹必托夫文。既无文之足悲,而欲使后之游者思其人于烟霞缥缈之中,何以异于文士之流连,诗人之寄托乎?如是,则公之志斯也,即以为代达孝子之情可也。故观其逸事,列于篇章,而长安抟土,未央起舞,恍惚乎逐臣之恋阙,年少之陈词。则斯志之文,固古人之精神所附丽,与后世之人心所系属,吾得而必其亘千古而不朽也。噫,屈、贾得太史公文而益彰,定王得公文而始显,则公之志定王,岂在太史公传屈、贾下哉。

 

按:本文录自清夏献云纂修《定王台志》卷上。

欧阳中鹄(1849—1911),字节吾,号瓣姜。清湖南浏阳人,欧阳予倩祖父。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授内阁中书。光绪九年(1883)参加会试未中,返回故里后,谭嗣同、唐才常又拜其门下就读。谭嗣同称其学问“实能出风入雅,振前贤未坠之绪”。晚年曾任桂林知府、广西提法使等职。有《瓣姜文稿》传世。

 

定王台赋

(清)蒋湘培

 

噫嘻乎,高台嶙峋,于湘之滨。祀邈阔而汩没兮,何寒烟衰草之愁人。岂惟崔嵬突崔之不可觏兮,虽断础残甓,荒基故闉,荡乎若飘风,涣乎若析尘。

吾想夫长沙建国,临湘是治;仰规星躔,横控南裔;铜浦西注,龙洲右卫。贾生承惠之乡,吴芮剖符之地。景皇肇基,帝子爰至。思将母而何年,哀陟屺而永弃;顾枌榆以怆怀,览松楸而堕泪。于是抟长安之土,转荆衡之米;因高为基,积壤为址;仰凌天庭,俯瞰江沚;盘纡隐深,岞崿怪伟;崱屴嵫厘,云蒸霞起。惟卑湿之贫国,难回翔而肆侈,岂崇饰以美观,将远以戾止。匪同淮南之贵,恋真定而上书;譬则东平之树,望咸阳而西靡。

粤以政陈务闲,驷马来过;张盖东城,弭节卷阿。阴房夏寒,阳堂冬和;仰瞻鳷鹊,遥辨馺娑。惟枯鱼之衔索,讵阙地之有歌。秋风起兮白云飞,木叶下兮江水波;慈乌啼兮夜猨啸,日月逝兮霜露多。终远望兮已矣,愁无见兮奈何。于是西都燕喜之宾,南困飘缨之客,才俪邹、枚之雄,文蹑随、陆之迹,莫不奉属车,岸高帻,跻崇台,陪绮席,奏赋言怀,赋诗称昔。美《南陔》以戒养,诵《蓼莪》之遗则,哀履霜之凄其,写梁山之悱恻。若夫风日闲美,山川淑灵;湘水如带,麓山为屏。衡庐夹拱而南峙,江汉蜿蜒而北萦。湘川之奥,山高气清;长沙千里,水与云平。亦足以排佗傺之积思,宜郁伊之幽情。

赤符中微,白水践极。惟贤王之发祥,繄浚哲之明德。则斯台也,固有蹑履重沓,崇构增饰,肃严祇事,赫赫翼翼。带崇冈之逶迤,瞻清庙之丹刻。比夫汉祖过沛,屹乎歌风之嵸龙;武皇求仙,森然通天之耸特。金刀既覆,玉马潜亡;水木交运,山河变更。昔之高若望仙,丽若柏梁,通灵辟风,神明长杨,俱罹劫火,无复灵光。以至台依楚秀,亭号流杯,会春文昭之钜丽,九龙嘉宴之藟隗,俱湘南之绝景,为楚望之杰魁。孰不烟沉灰灭,碎瓦残坏,随狐兔以窟穴,与风尘而崩摧?彼零落以殆尽,而况于斯台也哉。

独有骚人韵客,吊古徘徊。感贤王之笃诚,寻遗迹于蒿莱。歌曰:怅望兮多违,帝子兮不归。更千秋兮万岁,知斯台兮是非。

 

按:本文录自清夏献云纂修《定王台志》卷上。

蒋湘培,字笃因,清湖南湘乡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才气横溢,与其弟湘墉、湘城、湘垣,俱以文鸣,时称“四蒋”。著有《莫如楼集》。

 

定王台赋

以府城东北有定王台为韵

(清)熊少牧

 

仰崇台兮百寻,峙城东兮终古。邈倜傥以岧峣,屹穹窿以轩舞。河山盼睐,平收全楚风烟;陵谷沧桑,不识何王钟鼓。父老告余曰:“此汉定王望母之区,而即今人崇祀之府也。”

溯夫西京鼎盛,奕世承平。迨孝景嗣膺天统,惟唐姬载咏宵征。兰梦征祥,龙种无惭乎贵胄;桐封往即,犬牙特错以名城。然而带砺屏藩,君恩已渥;春秋窀穸,母养先终。黯佳城兮密雾,号宰树兮悲风。心与白云俱没,泪随流水而东。盖隐伤寸草春晖,缝衣犹密;独处长沙贫国,舞袖难工。于是审舆图,资民力,载土咸阳之墟,卜筑熊湘之域。门无寝而犹朝,山非屺而常陟。野迥天低,江宽树直;黄沙翳空,白日无色。朝上兮哀哀,暮上兮恻侧。迷茫兮秦岭秦川,惨淡兮城南城北。那不伤心,何堪回首。柴毁凋容,茶甘螫口。背树萱而忽萎,篱掘粟而空有。举头不见长安,入梦时逢慈母。

一从帝子云徂,巍台特剩;岿鲁殿而常存,镇潭州而底定;兰油油而盈陔,笋班班而茁径。睹此日凌云得月,遗构重营;想当年佩玉鸣銮,危栏独凭。贞碑炙日兮古瓦封霜;慈乌绕舍兮寒虫在堂。孝子登之而惕息,劣嗣登之而悚惶;羁旅登之而茹叹,孤孽登之而断肠。大孝不匮,遗泽孔长。夫是以感追封于钩弋之灵,恩酬尧母;食厚报于舂陵之裔,瑞启萧王。

客有江湖吟啸,风景徘徊;寻秋出郭,访古登台。夕晖沉堞,霜飚落槐。抽琴命操,引觞覆醅。荡余心于寥廓,勃高歌以写怀。歌曰:

崟崟兮崔巍,赫峄峄兮城限。扬旌旗兮饬俎豆,拓墀庑兮翦蒿莱。千龄万代,王之魂兮归来。

 

按:本文录自清夏献云纂修《定王台志》卷上。

熊少牧(1793—1878),字书年,号雨胪,清长沙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授内阁中书,官蓝山教谕。工诗及骈文。以诗名天下,吴梅梁得其诗作,称其为“超超等”,以国士相待。道光十九年(1839),正考官文庆挈及熊少牧入闱阅卷,被言官弹劾。同治三年(1864)归里,筑延年堂以居,主讲长沙求忠书院。有《延年堂集》《延年堂续集》等行世。

 

定王台铭并序

(清)陶方琦

 

《汉书》:“景帝二年,封子发为长沙定王。”长沙番域,夙称卑湿,台名“望母”,千秋岿然。盖元气混沌,孝在其中,悱爱之思,绵亘不沫。虽复《兰陔》诗逸,孝水源枯,后人凭吊,可以兴观。《水经》之注,《楚宝》之说,求古寻论,足为左谂。是台之废,历有年所。芝岑年丈以督储之暇,发思古之念,鸠资庀材,光荣旧宅。孝誉滋芬,完坚耐事。台与贾祠地相次坒,仰揽岳麓之云,俯瞰湘江之波。蓼园依其右,涧泉环其左。平林潇爽,丽窗通明,是台胜赏,鲜可殚述。西汉逮兹二千余年,旧址犹在,古孝足彟。彼夫答春晖于寸草,望白云之亲舍。陟岵裴回,诗以言志,登斯台也,亮符寄怀。余采风楚南,谘讯往迹,征述异之古记,撢邑乘之佚闻,演赞其旨,犹若不足。铭曰:

东峙潭城,山高水深。凯风自南,于台之阴。缔冓天潢,敭梤儒林。靡瞻孝思,千古寸心。汉多贤王,长沙首孝。水源木本,崤嵘高曜。劬劳凄斐,精通苍昦。左林右泉,于焉是宝。乾坤所挺,兴替难数。太宗修祀,长安抟土。墓名双女,传闻足补。清风扇今,灵光接武。衡峰峨峨,湘江悠悠。柏梁藻井,闿明丽楼。大夫九能,登高咏讴。白华幽薄,诏兹逡游。

 

按:本文录自清夏献云纂修《定王台志》卷上。

陶方琦(1845—1884),字子缜,一作子珍,号湘湄,清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督学湖南。淡漠仕途,笃学好古,专治《易经郑注》,又习《大戴礼记》《毛诗》《尔雅汉注》,兼攻骈文。博综群籍,尤精著述,著有《溪庐诗稿》《淮南许注异同诂》《字林考逸补本》《庐骈文选》《汉孳室文钞》《兰当馆词》等。

 

蓼园赋

以定王台左遗址半亩为韵

(清)吴熙

 

白云在天,红叶没径。风飒飒而自鸣,乌哑哑而相应。感孝子之英灵,恻遗萌之视听。想魂魄兮归来,犹晨昏兮省定。汉家之帝曰“景”,程姬之侍有“唐”。庆育仁贤之嗣,分封卑湿之乡。才何惭于龙种,宠乃亚于雁行。况复母倚闾而不见,子陟屺以相望。长安日远,寸草春伤。黄泉遥夜,朱邸清湘。贫困绝非故国,吾王几类孱王。

有园曰“蓼”,寒花自开。感滋莪蔚,耻激瓶罍。恨乌哺兮弗若,盼鱼轩兮不来。心凄愈怵,肠断仍回。白日无色,青山乱堆。空种忘忧之草,怕登望远之台。井渫寒泉,门深烟锁。雨败莪蒿,风扬沙堁。园竟日而慵窥,泪无人而潜堕。室无初断之机,树有可怀之果。空迫切兮思亲,枉劬劳兮生我。履霜有声,对月孤坐。讶鸠杖于帷风,惕鸡鸣于镫火。愿承欢而末由,欲殉葬而不可。梦疑有而疑无,身侍右而侍左。夫使慈颜犹在,亲志能怡;儿知舍肉,孙解含饴。唤莺花而供养,躬蚕事以娱嬉。则斯园也,何让乎鲁共王之殿阙,梁孝王之台池?

亦将命延寿而作赋,征枚乘以属辞;美大王之纯孝,叙贤母之仁慈。庶几乎《凯风》之咏,寒泉之思。纵情事之不类,犹音响之有遗。无如萱花霜摧,木衰风起;养未就而先终,身已孤而何恃。目断毗山,泪零湖水。青枫冷而哀狖啼,白杨枯而孤雌跂;望墓木兮渺若关河,荐畦蔬兮恨非甘旨。启奁盏而哀号,抚杯卷而长跪。幽明隔而无可追攀,左右泣而莫能仰视;尚何暇话晴雨于园丁,而能无废蓼莪于学子乎?吁嗟乎,百年此心,千古不死。台空而抔土依然,王去而雄风已矣。徒见棘薪风吹,蓬蒿烟委。难逢吊古之骚人,谁访荒园之废址?

今则林莽全芟,亭台已焕;井甃题铭,祠堂制赞。方将征墨客,摘藻翰;挹东涧之芳馨,发南陔之咏叹。望云则葱郁殊佳,种竹则孝慈各半。激邦人之古哀,存帝子之遗玩;冀神灵之奠安,长视今而若汉。慨夫桂观榛芜,柏梁尘垢;别馆安存,离宫何有。独斯园也,过客欷献,遗黎奔走。采一束之白华,荐上尊之碧酒。乃知锡类之泽长,盛德之祀久。问诸王之园陵,沦白露而谁守?惟长沙之故宫,抗河间而不朽;纵无宠于生前,终有名于身后。王而有灵,当亦笑舞袖之回旋,恰称此小园之半亩。

 

按:本文录自清夏献云纂修《定王台志》卷上。

吴熙(1840—1922),字劭之,号绮霞江馆主人,清湖南湖潭人。光绪五年(1879)拔优贡生,翌年朝考落第。光绪七年(1881)游左宗棠幕府,后辞。先后游历京、津、鄂、赣、江、浙等地,曾授课船山书院,主讲湘潭昭潭书院、长沙思贤讲舍。以联语名世,有《绮霞江馆联语偶存》《绮霞江馆联语续存》《绮霞江馆联语再续存》行世。

  

天心阁

 

天心阁坐落在长沙老城东南角上的古城墙上,是古城长沙的标志。今存城墙系明洪武年间在宋元古城墙基础上重建,阁楼亦兴建于此时,重修于清乾隆年间。昔日对联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道出了天心阁的气势与情怀。旧说此处地脉隆起,有文运昌隆的祥兆,因而天心阁也曾名文昌阁。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打长沙之后,天心阁段古城墙着力加固,设炮台九座,并加固瓮城,使古城墙成半环拱式内双城格局。辛亥革命以后,长沙修筑环城马路,拆除旧城墙,仅留下天心阁一段,作为历史的见证,时有联云:阁上九霄迎日月,城留一角看江山。1938年天心阁毁于长沙大火。今阁为1984年重建,主阁三层,三重檐歇山顶,檐角飞翘。顶檐之下,东悬“天心阁”匾额,西额“楚天一览”。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天心阁记

(清)李汪度

 

会城东南隅,地脉隆起,崇垣跨其脊,青乌家所云:“巽龙入脊,文治之祥也。”冈形演迤,遥与岳麓对,上建天心、文昌二阁以振其势,后乃额天心于文昌而省其一焉。阁后下瞰平畴,稻畦鳞次。左右凝睇,则澄波环绕,沙岸参差,帆影樯风,与黛色烟鬟,如列户牖,盖极城南之胜概萃于斯阁。而位置适当书院之左,人文之盛所自来欤。其创建不知所始。

乾隆甲午,中丞长白觉罗敦福公建节湖南,既修岳麓讲堂,复葺城南书院。谓阁祀文昌,居文明众望之乡,且冠郡垣龙首之脉,宜蔚为美观。乃饬所司,庀材鼎新,俨乎文宿熊光,上腾霄汉。既蒇事,公嘱余考义以祀之。

余按《周礼·保章氏》星土之义,郑注:“翼、轸,荆也。”《宋书·天文志》:“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而文昌天宿,东近上台,司命,主寿,与长沙一星,异轸同官。荆南首郡锡名,上应象纬,又当轸之左辖,为公侯辅弼之位。郡志谓为天心所属,是以代有贤良,道德文章、忠义勋名闻见叠出,以扶世翼教而跻民于仁寿。今公之抚是邦也,仰体圣主德意,以敷政膊民,兴贤育才,将使济济多士胥邀阴骘,炳蔚其文,出符景运,以彰寿考作人之化,则所以振人文而答天心者于是乎在,岂徒为青乌家占形胜,漫作游观之地也哉。额曰“文教昌明”,公之志也。仍天心额,永存其旧也。或曰:“心,旧作星。”长沙一宿,实为首郡主星,盖祭星之典著于六宗,守土者崇祀星主,犹宋人祀商、晋人祀参义也。是说也,于志无考,姑存弗论云。是为记。乾隆四十二年李汪度撰。

 

按:本文录自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卷十五。

李汪度(1743—1819),字宝幢,清浙江仁和(今属杭州市)人。乾隆进士。原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阅官。三十九年(1774)任湖南学政。晚年“终养归里”。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帝南巡时,迎銮扬州上方寺前,李汪度在特邀之列。

 

修天心阁记

(清)郭崑焘

 

天心阁当省城东南最高处,所以察灾祥时观游也,岁久就圮。咸丰十一年,历城毛公(按:毛鸿宾)来抚湖南,以城恶不足资守御,檄守城兵勇,自东迄南而西,次第修葺。同治二年,毛公擢督广州,阳湖恽公(按:恽世临)继之,既察城瓮、谯楼之者,彻而更新。于是度地阁前,垒石而上,视往制扩七丈有奇,支椽其间,崇五丈,广倍之,舒其外为行廊,缭以扶栏。同治四年四月,今中丞合肥李公(按:李瀚章)履任,越五月迄工。凡先后糜榷钱十五万余缗。鸠工者湘乡赵焕联、李光燎;庀材者长沙丁敏忠、萧锡畴,湘乡成果道;记其事而书之石者湘阴郭也。

    

按:本文录自湖南省博物馆藏篆书原碑拓片。

焘(1823—1882),字意城,清湖南湘阴人,郭焘之弟。道光举人。咸丰中,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赞襄军务,筹划厘金、盐茶二局。同治间,毛鸿宾、恽世临、刘先后任湖南巡抚,亦相率被延入幕府,参赞军机,办理饷需。曾保荐为内阁中书至四品卿。有《云卧山庄诗集》二十卷,尺牍八卷。

 

城南唱和诗序

(清)邓显鹤

 

唱和诗自两汉六朝而后侵寻日多,顾未有次韵者。至唐元、白倡为此体,皮、陆继之,其风始盛。宋苏、黄出一题尝往复数四叠出不穷,说者谓争新斗巧,或反非大家所宜。然其命意征事愈出愈奇,神动天随,浑然无迹,有变化从心之妙,无牵砌强押之弊,要无失其大家也。

己酉之秋,余携琮儿小住长沙,寓旧城南精舍,与老友沈栗翁相距不数出武。旧雨重逢,吟兴窃发,适故人黄虎痴、汤柚村、杨紫卿、左景乔、罗研生、杨性农、张柘泉诸君皆以事逗留省门。闻余至,喜甚。紫卿、研生约襆被就余促膝联榻,馀间日必至流连晨夕,极友朋合并推襟送抱之乐。爰以九日邀同登天心阁,晚集寓舍。紫卿即席成二律,余亦继声有作。诸君子往复叠和,兴往穷来,穷日夜不倦。时李石梧宫保方乞假家居,闻之亦叠惠和章。而陈尧农院长复以十月九日邀集妙高峰,为借展重阳会,仍用元韵更迭酬答。一时湘中名隽、湖外胜流,于喁竞作裒然成帙。好事者至绘为图画流播湖湘,而城南唱和诗遂盛传一时。

夫诗以道性情,验民风,觇国政,古人偶尔矢吟俱有关系,非徒耽吟弄资游览已也。是岁东南大水,湖以外灾民麕至,嗷嗷蔽野,当事煮粥分赈于此。自夏徂本秋始,稍稍散去。余来时,哀鸿历历犹在目也,故卷中诗多蒿目及之,览者将有以见一时情事,盖不仅我辈离合之感矣。

大凡诗三百一十九首,除柚村古诗不破戒外,皆次韵也。会者前后十五人,作诗者十九人,绘图者五人,略以齿叙而殿以琮作为一卷。其不与会而遥和者又十七人,别为附录一卷。以所得先后为次,编成会新宁有警,余仓卒归里,琮感寒服散不复省览,而索观者多,既乃取以锓木,而序其缘起如此。

城南为朱张讲学地,有两先生《城南唱和诗》刻衔今书院壁上。大贤遗咏导源三百无以尚已。然朱子云,敬夫道学之懿为世醇儒,乃欲以求工笔札为戏。而宣公《南岳唱和诗》序则述晦翁语云,余与敬夫皆荒于诗矣。夫诗未易言也,而两先生所言若此,今此卷出将有引斯语以相督责者,其能免于荒与戏之诮乎。是则余与诸君子所不能辞者矣。

道光二十九年小除日序于古梅溪峒南村草堂之读易窗,时年七十有三。

 

按:本文录自湖南图书馆藏《城南唱和诗》。

邓显鹤(1777—1851),字子立,号湘皋。清湖南新化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官宁乡训导。辑有《资江耆旧集》《沅湘耆旧集》。晚年主讲濂溪书院,诗文名噪一时。道光二十二年(1842)首次刊刻《船山遗书》,著有《南村草堂诗钞文钞》等。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5 20:00 , Processed in 0.0942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