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向培良

2020-10-4 14: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90| 评论: 0|原作者: 辑录: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来自: 名城长沙网

向培良(1905—1959),湖南黔阳人。1923年入北京中国大学,后转入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曾组织狂飚社。1925年,在鲁迅发起下组织莽原社;参加创办《豫报》副刊。大革命时期任《革命军日报》副刊编辑,《衡阳日报》编辑。1929年任上海南华书局总缩辑,1932年任国民政府政训总处怒潮剧社副社长。1935年主办上海六剧院。1947年任中国万岁剧团团长。不久辞职回黔阳任教。1958年错定为历史反革命和“右派”,1979年平反。其代表作有《光明能戏剧》、《中国戏剧概评》等。


小别长沙

向培良


全面抗战发生后,国立戏剧学校迁到长沙,我也随着回到故乡。这已经是三个月了。现在因巡回公演剧团出发,我必须小别此间,出去跑一个月。

    我不知道对于长沙的心情,究竟是爱还是恨。每一个人都爱自己的故乡,因为太亲切;同时每一个人也都恨自己的故乡,因为知道得太清楚。我呢,因为我太爱长沙(恕我说得冒昧一点),所以也就恨这个地方。我有一千种爱长沙的理由,同时也有一千种恨这个地方的理由。但我每一次恨,就从恨的中间看出更可爱的处所。人原是矛盾的,一个城会更是矛盾的,而湖南尤其是长沙,也许更是矛盾的。

    我恨这个地方像潭死水。恨这个地方舒闲悠游,粉饰太平。恨这个地方的青年人老得太快,中年人世故太多(唉,我们简直忘了人生还有壮年的一个阶段)。恨这个地方人事摩擦太重。恨这个地方的学术空气,事业观念太轻。

    前几年和我一道儿跑山,一道儿唱歌的青年们,现在已经有许多都老了,看他们心头的风尘比我更多,虽然我额上的风尘还比他们重。

    记得黄芝岗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一号的事件,他说我是“太可怜他们(指学生),”这也许是黄先生记错了。我并不“可怜”青年,因为我决不是可以高高在上,俯视着而可怜什么人的人。我只希望能在一道儿跑,一道儿唱,闹翻了就痛痛快快打一场。我们需要力,需要强!需要前进,力总是好的,就算错了,也比没有力好。

    生活已经训练得皮糙肉厚,那次的一花瓶一痰盂才打破了皮。难道我为这个就要叫喊起来?关于国文教材的事,我尊重几位先生的意见,说现在不是讨论这问题的时候,故不再提,许多人对于我的好意我都诚恳领受,但那些书信不独不曾在报纸上发表,抱歉连答复也不周全。因为我不敢接受安慰。我个人的事是太渺小了,不值得多提。而我却非常满意我的叫喊到底不是在墟墓中,不独有了赞成,更且有了反对;赞成我是鼓励我前进,反对我是鼓励我自省。长高的同学们(无论是赞成我的或反对我的),给了我很多的教训,最要之点就是表示这一潭死水,表面上虽然平静,底里却蓄着力,等时候就要奔腾起来,而教训我在人生的途程上还应该多努力,多反省,再多多锻炼自己的力。

    我们幸而生在这个大时代中,外面是光,是太阳,也有严霜和冰雪。我们不曾有“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的感慨,我们可以向光明前进,更可以向冰雪显露我们抵抗的力。

    也许一月之后,我可以带一点衡山的雪,江上的霜,铁道旁边的炸弹碎片儿回来,让我们的心再冷一点,更刚强一点,我们的皮肤再粗一点。

    据说天才就是青年之永恒的延续,我便以这句话,留赠关心我的朋友们。

                                                                  原载1937年11月16日长沙 《力报》


辑录: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

原载:《民国文人笔下的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上一篇:老向下一篇:闻一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7 10:31 , Processed in 0.1005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