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名人故居

2020-9-25 09: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40|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沈绍尧



杨昌济、杨开慧故居

 

杨昌济、杨开慧故居位于长沙县雾阳乡(今开慧乡)板仓,距长沙城约70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建筑面积约680平方米,土木结构,盖小青瓦,面垅背山,坐北朝南,前筑防护矮墙,门额“板仓”二字,外槽门悬杨昌济亲撰门联: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故居内有上、中、下三栋,栋与栋之间形成小院、天井。前栋双面木门,中嵌转门。中栋有三级踏步入过厅。后栋正中为堂屋,计24间房。两侧厢房多作配房,有粮仓2处及农具房、杂屋等。院内植桂花、女贞等,西有一畦菜地。院外松柏、香樟、翠竹环绕,有水塘一口,为典型的清代南方田园式民居。当时开慧一家住左厢,其叔父一家住右厢。

杨昌济(1871—1920),又名怀中,字华生,伦理学家、教育家,学贯中西。早年求学于岳麓书院,拥护康梁变法主张,参加南学会、不缠足会等组织。后留学日本、英国,主攻教育学、哲学、伦理学。回国后任教于湖南省第一师范等校,支持新文化运动,宣传《新青年》主张,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发表论文,介绍西方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宣传新道德,促成新民学会成立,参加筹备湖南大学,撰《论湖南创立省立大学之必要》,被誉为“湖南大学蓝图设计第一人”。1918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0年1月17日病逝于北京,归葬桑梓。他一生以“欲栽大木拄长天”诗句明志,栽培出毛泽东、蔡和森等旷世之才;著有《达化斋日记》、《杨昌济文集》、《劝学篇》等,译《西洋伦理学史》等,被人称之为“板仓先生”、“板仓杨”。

杨昌济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他的高祖父、曾祖父均是“太学生”,祖父杨万英是秀才,父亲杨书樵系乡里宿儒,以授徒为业。杨昌济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和宋明理学著作,深受理学影响,尤其钦服曾国藩的治学与修养方法。他深信理学的“诚”、“静”、“敬”等概念,认为只要有了诚意就能感动一切,推动一切。他还主张人应该抛弃物欲,入繁如简,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不图名,不图利,做实事,戒空谈。

1894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激发了杨昌济的爱国热情。戊戌变法开始以后,杨昌济加入了南学会。他对谭嗣同心悦诚服,曾在日记中写道:“余研究学理十余年,殊难极其广大,及读谭浏阳《仁学》,乃有豁然贯通之象。”又赞颂说:“谭浏阳英灵充塞于宇宙之间,不复可以死灭。”戊戌维新失败后,他闭门研读《皇朝经世文编》和王船山史论,魏源的经世思想和王船山的哲学思想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开慧(1901-1930),又名霞,字云锦,杨昌济女,毛泽东第一任夫人。早年追求进步,反对封建礼教。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入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坚持革命斗争。1930年10月被捕,经受酷刑,坚贞不屈,于11月14日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

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出生于后进东头北间。12岁随家迁居长沙,在毛泽东、蔡和森等先进知识分子影响下,追求革命真理,反对封建礼教,与丁玲同考入岳云中学(当时是所男校),是“开放女禁”的急先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毛泽东结为伴侣,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先后生育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等3子。1923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从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妇女运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带着3个儿子回板仓,同地下党的同志一道坚持了三年多的艰苦工作。1930年10月的一天下午,被密探发现,80余名敌兵将板仓下屋团团围住,杨开慧从容处理文件后被捕,年仅8岁的小岸英也被敌人同时押送长沙。敌人严酷审讯,妄图强迫她交出地下党组织名单和毛泽东的具体地址,并逼她登报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杨开慧大义凛然,严词拒绝,表现出革命者的崇高气节。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杀害于长沙浏阳外识字岭,年仅29岁。

新中国成立后,家乡人民为了纪念开慧烈士,将她的故居所在地清泰乡改为开慧乡,将她读过书的杨公庙中学改为开慧学校。1966年11月故居复原开放,大门上有毛泽东手书“板仓”二字。杨开慧、杨昌济夫妇卧室及毛泽东、杨展住房等均作原状陈列。毛泽东住房中的4只瓷茶碗和杨开慧住房中的藤椅是当年用过的珍贵文物。故居内设杨开慧生平事迹陈列室,展出了大量照片、画照和文抄,4个低平柜里还展出了其他文物,较全面地反映出杨开慧烈士光辉的一生。

杨展住房,挂有她17岁入党时的照片。杨展,杨开慧胞兄杨开智独生女,1920年10月生,1937年12月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任周南女中党支部书记。1941年9月14日,时任华北联大校部党委干事的杨展,为掩护同志,在平山县寨北乡滚龙沟壮烈牺牲,年仅21岁。

1982年修缮故居时,在墙缝中发现杨开慧在家居住时所写手稿、信札多件。周世钊作《踏莎行·瞻仰杨开慧烈士旧居感怀》,词云:

 

石泻清泉,花开高树,少年英杰曾游处。皈依革命斗艰危,追随领袖趋步。   心系恫瘝,身劳驰骛,松摧玉碎无回顾。青山有幸住忠魂,风云万古长呵护。

 

杨开慧故居对研究杨开慧生平、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均有重要价值,为研究清代民居建筑形态和装饰手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983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缪伯英故居

 

缪伯英故居位于开慧镇飘峰村枫树湾,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坐北朝南,面阔七间,三进,两天井,一过亭,小青瓦屋面,石灰粉墙,木门窗,三合土地面,十几间房,占地530平方米,典型的晚清南方民居建筑。缪伯英从出生直至10岁外出求学,一直生活于兹。

缪伯英(1899—1929),女,乳名玉桃。其父缪芸可,清末秀才,毕业于岳麓书院。论渊博学识,本可通过科考,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但他特别赝服谭嗣同“以民为本”思想,毅然投身教育救国洪流。辛亥革命后任职省政府教育司,受器重资助,东渡日本考察现代教育之真谛。回国后,决意加强平民教育、妇女职业教育,先后任道县、湘潭等县的教育局长,对推动全省新学、女子职业教育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曾应聘到曹孟奇创办的孤儿院进行义务教育,充分体现 出“老老”、“幼幼” 的仁者情怀。他奔走、呼吁,与志同道合的黄国厚、曹治阳等在长沙北门创办 “衡萃”、“自治”等女子职校,在长沙县麻林桥、黄家老屋等处创办3所女子职校,动员族人在缪氏总祠创办宗华小学。为筹措办学资金、延聘德才兼备的良师,他席不暇暖,筚路蓝缕,艰苦倍尝,还亲临课堂讲授国文、历史、时事政治,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极受学生欢迎,是湖南女子职业教育的开创者。

缪芸可不仅是个教育家,还是个诗人。他晚年整理出版的诗集,名曰《双枫补阙楼诗草》,由厅长朱经农题笺,内有不少忧国忧民之作。他恨帝国主义侵略,恨军阀混战,深感教育救国之路行不通的无奈,在诗中苦苦吟道:“只因世乱文章贱,辜负双枫补阙楼”。他壮志未酬, “孤怀未展行吾素,一字无传即是贫”两句诗就是他用以自勉和教育子女的。他在教育救国洪流中奋斗数十年, 1938年12月4日因病与世长辞,长眠于飘峰山下,享年69岁。

缪伯英自幼随父读书习字,聪明好学。父亲常给她讲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故事,讲陈天华、姚宏业投海唤醒国人的壮举;1909年,送她到平江启明学校,以“孤怀未展行我索,一字无传便是贫”诗句告诫女儿。缪伯英感触到父辈的殷殷报国情怀,成绩最优。1916年7月,考入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民主与科学浪潮使她眼界大开。1919年7月,以“长沙高考状元”身份,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系。

1920年11月,李大钊等组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缪伯英是最早的团员之一。李大钊任书记的北京支部,从团员中吸收缪伯英、邓中夏、何孟雄、高君宇、李骏等5人加入。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共53名党员,女党员仅缪伯英、刘清杨。缪伯英比刘清杨早两个月入党,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名女党员。

1921年底,北京成立第一个基层党组织——中共西城支部,缪伯英任书记,引导许多人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缪伯英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秘书,兼女工部工作,常到产业工人集中的丰台、长辛店、南口、唐山、石家庄等地从事工人运动,办夜校,建俱乐部,向工人及家属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3年,缪伯英与何孟雄、高君宇等领导京汉铁路北段的罢工运动。二七惨案发生后,她奔赴汉口、长沙、上海等地,组织宣传。6月,任中共北京区委第一任妇女部长。

1925年,缪伯英任中共湘区委员、妇委书记。何孟雄奉命指导绥远铁路工人运动。缪伯英第一个孩子重九出生,只好接来母亲照顾,自己不顾产后十分虚弱的身体,日夜兼程工作。

1926年1月,缪伯英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任省党部执行委员、妇女部长,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她与参会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一起,谴责分裂行径,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遗愿和国共统一战线。回长沙后,参与组织纪念孙中山逝世大会,作《广州政府近况》演说,将广州誓师北伐消息传到三湘四水,振奋了湖南工农群众的斗争勇气。3月8日,在缪伯英等领导下,省女界联合会发起游行。缪伯英主持大会,提出“女子参政”、“教育平等”等口号,特邀共产党员陈章甫、周以粟发表演讲。会后举行长沙女界首次规模盛大的游行。接着成立湖南人民临时委员会时,缪伯英当选为常委。10月,何孟雄、缪伯英调上海工作。何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省农委书记、军委书记,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中共上海沪东、沪中、沪西区委书记,参与领导江苏各地党组织恢复发展、工农运动、武装斗争。缪伯英任中共沪东区委妇女主任。他们几乎住遍上海租界,昼夜不懈,劳累奔波,本来单薄的身体更加消瘦。

1928年初,缪伯英生下女儿小英。繁忙的工作,清贫而不稳定的生活,拖垮了她的身体。1929年10月,突患伤寒,抢救无效,溘然长逝,年仅30岁,灵柩存放上海扬州会馆。会馆改建时,遗体下落不明。此时何孟雄被捕,英勇就义。他们两个小孩被监禁在龙华监狱,后由上海孤儿院收养,失散于战乱之中。

2005年缪伯英故居按原貌修复,并对外开放。2011年公布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默庵故居

 

李默庵故居位于北山镇北山村,建于1928年,是一座中西合璧园林式的公馆院落,坐北朝南,占地4500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巧,环境优美。李默庵自题故居门额云“北山书屋”。

前门为牌楼式建筑,高10米,花岗石门框,须弥大门,中额“北山书屋”四字,由4根方柱承重,左右门房为硬歇山屋顶,重檐翘角,橙瓦素脊。宅院由粉墙包围,环庄渠道的自然流水绕墙而过。前廊为花岗岩石平面,两边为客房,有前后两厅。前厅两层,后厅四层。正厅西附六角亭式两层客房。六角亭后有两间卧室,辟有走廊及丹墀组成的小型院落,与正厅相通。丹墀内堆砌假山,两旁墙上绘有壁画,西向墙上开镂花方框,装塑喜鹊衔梅、松鹤延年图案。主楼三层,建筑面积1796.5平方米,整体为西洋风格,部件透出中式韵味:青砖清水墙,雕花窗棂,琉璃盖瓦,灰砖素脊,回纹收尾,陶瓷葫芦宝瓶压顶,靴头爪角。

书屋的设计式样和图纸来自当时的“十里洋场”上海,这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沙偏僻乡镇来说,可谓一枝独秀。

李默庵19042001,字霖生其父为北山镇上卖瓦罐的小贩,人称“李四罐子”。当地流传“李四罐子”故事:北山早年有个姓李的村民,挑着陶盆瓦罐走村串户叫卖,因排行第四,人称李四罐子。后发家、置田、起大屋,人改称“罐老太爷”。大厦落成,各方祝贺,有人送一金匾,上书“耆孝讀實”4字。罐老太爷很高兴,将金匾悬于大门之上。久之,匾上金漆褪色,只有“耆”的上部“老”字,“孝”的下部“子”字,“读”字的右边“卖”字和“实”字下部“贯”字,依稀可辨,连起来便是“老子卖贯”(罐)。人们恍然大悟,原来送匾者在油漆上做了手脚。这位罐老太爷即李默庵将军的生父。

李默庵少年求学因家穷时续时辍。后来,通过在楚怡学校任教的堂兄资助,得以在该校读书两年。1920年考入长沙师范,1923年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1925年春,在李之龙、蒋先云的影响下,秘密参加了中共党组织,做了许多秘密工作。

1926年1月,李默庵参加东征,任第一军第六十团党代表,与该团团长叶剑英相处甚好1930年,中原大战,李默庵率部激战,腹部中弹,伤愈后晋升为第十师师长。

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默庵接受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任命,担任晋北方面左翼指挥官19379李指挥所属两个师,3个炮兵团及晋军第七十一、九十四师与日军顽强奋战。我军伤亡惨重,但他仍督部战斗直到娘子关失守,太原告急,才于11月8日撤离阵地12月中旬,李默庵率部到晋南中条山,他命令所部学习八路军的作法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3月,李默庵任第三十三军团军团长,率部在中条山坚持敌后斗争。

1939年4月,李默庵以敌后游击干才之誉,出任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教育长。与叶剑英合作,共同培训了三期抗日游击骨干,共约两千余人。

1948年秋,李默庵从南通移军常德,在长沙居住,利用掌握的军权,积极参与湖南和平解放事业,随程潜做了一些长沙起义的筹备工作。1949年夏,他退出军政生涯,移居香港,拒绝国民党要他去台湾的安排。8月4日,程潜、陈明仁领衔通电宣布起义,在程潜、陈明仁名下,列有李默庵的名字1951年,李默庵移居阿根廷,1964年又移居美国。

198110月,李默庵应全国政协电邀回国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1984年7月,李默庵和宋希濂、蔡文治等联袂回归,一同参加了黄埔同学会的成立大会,他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长副会长。会后,李默庵回到阔别多年的北山书屋,老泪纵横。1990年6月,李默庵只身回到祖国,定居北京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任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

2005年,李默庵故居以北山书屋的名义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琮英故居

 

陈琮英故居位于北山镇牌楼村玉林塘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老宅三多堂建于1891年(陈琮英出生前10年),上下两栋,大小房屋28间,占地6亩,含杂屋、菜园、禾场等,是当地的富贵家宅。20世纪50年代该宅分6家居住,先后被改造,仅留陈琮英父母老屋6间。后因年久失修,木损瓦塌,1975年由陈琮英侄孙陈平安修缮了部分墙体、屋面。2015年又进行了维修加固。现存修缮后的堂屋、正房、厨房、杂屋等6间,建筑面积187平方米,内有陈琮英和父、母亲睡过的床,用过的大柜、书桌、箱子、洗脸架等,睹物思人,令人思绪万千。

陈琮英(1902—2003),原中国共产党七大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夫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任弼时同志处机要秘书、中央机要局机要处处长。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2年离职休养。2003年5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陈琮英和丈夫任弼时风雨同舟30多载,感情甚笃,劳苦功高,口碑极佳。任弼时很敬重陈琮英,看重他们之间的这份缘分。1921年春,17岁的任弼时赴苏俄,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临行前,他曾给父亲和陈琮英的哥哥写信,恳请他们帮助陈琮英读书。任弼时言:“此事乃儿为终身之谋。”陈琮英不负厚望,考入半工半读的自治职业学校,打下最初的文化基础。任弼时得悉极为欣慰。 五卅运动后,一口湖南腔、一身乡姑打扮的小巧、俊美的陈琮英来到大上海。党组织为了掩护中国共青团总书记任弼时的工作,为这两个相互思念的年轻人搭了“鹊桥”。婚后,陈琮英担任党组织交通员,从此献身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事业。

1926年深秋,陈琮英随赴苏参加青年共产国际第六次执委会的任弼时到莫斯科。随后又随夫君从上海至武汉,经历了四一二血的洗礼。1928和1929年,年轻的陈琮英又经历了常人少有的两次救夫遭遇。在1928年肃杀的上海秋夜中,陈琮英抱着长女苏明,扒上载煤火车,赶赴长沙,找任氏家族的姻亲、长沙四大律师之一的何维道出面打官司,营救在安徽南陵巡视不幸被捕的任弼时。身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任弼时被捕后,一口咬定自己是长沙伟伦纸庄的学徒胡少甫,并寻机请人捎信给在长沙当工程师的堂叔任理卿,告知这一切。在上海接到任理卿电报的陈琮英,立即在党的委托下出面营救。陈琮英到长沙后还通知纸庄真正的老板、她的堂兄陈岳云赶紧回避,自己以老板身份与敌人对质,终于救出任弼时。而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苏明却因在路上饱受风寒,不幸患肺炎夭折。

1929年11月,时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委员会书记的任弼时,在上海租界第二次被捕,受到电刑摧残。根据党的指示,按任弼时被捕后的假口供,陈琮英择地布置了一个小商人宅院,以商人太太的身份再次与凶残的敌人周旋,又一次机智地救出自己的丈夫。

1931年6月,陈琮英自己也尝到了身陷囹圄的滋味。这一年的3月5日,预产期临近、行动不便的陈琮英和丈夫依依惜别。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任弼时,被派到江西中央苏区工作。7天后,陈琮英生下了女儿远志。100天后,因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向忠发叛变,陈琮英怀抱女儿落入敌人魔爪。在被押送龙华监禁半年后,陈琮英和孩子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被党营救出狱。

陈琮英作为任弼时夫人和党中央的机要秘书,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她生前多次从北京回家看望父老乡亲,合影留念。

陈琮英的兄长陈达邦,早年和任弼时一同求学长沙,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天资聪颖,精通俄语、英语,在印刷《救国时报》等爱国刊物中,学习并熟悉了印刷业务回国后,被董必武、吴玉章联名推荐,任中国人民银行国外业务印刷处处长,是人民币汉字的题写者之一。陈达邦的夫人赵一曼,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全国家喻户晓,永垂史册。鲜为人知的是,民族英雄赵一曼,竟是这个屋场未曾谋面的好儿媳妇。

陈琮英故居今为长沙县文物保护单位。


编著:陈先枢  沈绍尧

来源:长沙县历史文化丛书《山水卷(下)名胜古迹》2018年8月


123
上一篇:名人墓下一篇:古塔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2 00:00 , Processed in 0.1021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