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抗日战争遗址

2020-9-25 09: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54|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沈绍尧

金顶山中央阵亡将士墓

 

 “中央阵亡将士墓”位于春华镇金顶山村吴寺冲组猪婆嘴山。该墓修建于1941年。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国民党军组织部队,在金顶山一带,同来犯日寇殊死对抗。会战结束后,收殓烈士遗骨,埋葬于金华山顶。今存两座封土堆和数块墓碑,封土堆直径为4米,墓围直径约6米,占地面积30平方米。封土堆后面为一花岗岩石墓碑,碑高77厘米,宽34厘米,厚8厘米,正面书“中央阵亡将士”,背面书“民国三十年公刊”。另有一块墓碑放置于地面,为陆军七十四军五十八师邱士宦墓。

19419月,日军5个师团和2个独立旅团共12万人再度进攻长沙,阿南惟畿扬言:“打进长沙过中秋”。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调集40个师组织长沙会战,长沙人民的爱国热情再度高涨。26日,中国军队7457师奉命急速向春华山开进。74军军长王耀武率领的军队到达春华山南侧。就在57师先遣团188团刚刚占据春华山高地,还没来得展开阵势的时候,奉命抢占金潭渡河点的日军第3师团花谷先遣队池边大队也恰好于此时经过春华山。188团刘安泰团长以为是来犯之敌,急令部队截击,轻重火力一股脑倾泄在池边鬼子兵头顶。池边大尉没来由挨了一顿猛打,不敢恋战,只得趁188团阵势尚未完全展开时,率部向西迂回往金潭渡河点进发。就在这时,大队接到花谷先遣队的电报:“旅团目下正在渡河准备中。”池边大尉大惊,当即回电:“未能完成任务,实在抱歉。”池边大队迂回走了,接踵而至的花谷旅团就没那么幸运了。此时,57师、58师主力已陆续到达春华山等地,精良的苏式装备打得花谷旅团抱头狼窜。中午,日军第3师团国井大队、中川大队陆续赶到,也被稀里糊涂卷入这场连对手都不知道是谁的战斗中。74军越战越勇,南下的日军第3师团遭到了强有力的阻击,双方在春华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春华山阵地受到日军猛攻,飞机在头顶疯狂轰炸,枪声和杀喊声响成一片。战火过后,大部分房屋被烧毁,中央军遗体成堆,流淌的捞刀河变成“血河”。

“中央阵亡将士墓”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得以修复,并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映山嘴抗日烈士墓遗址

 

抗日烈士墓位于金井古镇北面映山嘴,前有金井河,后有起伏的兴隆山脉,为长8米、宽6米、深3米的长方形墓穴,葬有300多具烈士尸骨。墓前立13块青石碑,刻有12位烈士姓名及其官衔,如预十师辎重营少校营长阮梦成、预十师28团中校团长胡友善等。墓后有烈士纪念塔,高6米,从底至顶有3层。第一层为基座,高1.5米,宽3米,四方形;二层碑身,高3米,正面是军长方先觉所题的“泰山军铁血师抗日阵亡将士墓”,后面嵌四块青石,上面刻师长孙明瑾所书碑文;第三层塔顶,高1.5米。塔前有拜台,后有两株古樟,钉“公墓重地,严禁牛马践踏其间”木禁牌。墓周植松柏、剑麻、月季花,环境庄严、肃穆、幽雅。

十四年抗战,长沙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抗日募捐,共赴国难,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的长沙四次会战期间,沿途百姓引水灌田,破坏道路桥梁,使日军机械化部队行动艰难。民众还为部队运送粮食、弹药,组织担架队,不让一个伤兵遗弃战场。1943年春,第十军预十师为了纪念阵亡烈士,决定在金井乡映山嘴修建烈士公墓,派200多工兵建墓,收集烈士遗体,移葬公墓,以慰英灵。

1941年9月,日本侵略军图经金井、路口、黄花等地,直取长沙城。师长方先觉奉令率十师从衡山县驻地出发,经4昼夜急行军,抵达金井阵地,阻击来犯之敌。

金井是兵家必争之地。万余敌军群聚双江山冲,先头部队遇到我军阻击后,仓惶在团山坪岭上修工事,以密集炮火向我阵地猛击。我军凭仗映山咀等山岭掩护,坚决还击。从上午9点战至晚9点,异常激烈,直到接“立即撤往南郊树木岭接防”的指令。部队冒着大雨、踏着泥泞小路撤退。辎重营的一个连,约120人,挑着军用物资,走在最后。当撤至肖家大屋时,已过午夜,士兵一天多没进食,又饥又乏,只好架锅造饭。部队进餐时,已是两时左右,被尾追的日军包围,敌炮火封锁了大门。全连官兵,除20多名伤兵躺在死尸中得以幸存外,余皆壮烈牺牲。营长阮梦成冲出大门后,身中数弹,闯入门前水塘,落水而亡。次日,日军撤退后,当地挖了个大坑掩埋烈士。人们取下营长阮梦成手上的一枚金戒指,换了副木棺,将他另葬一处。

映山嘴烈士墓地约2000平方米,尸骨或从肖家大屋运来,多为本地作战牺牲的。当时因战祸连续,只能就地埋葬,迁葬时已腐烂,只得用陶、瓷缸盛着白骨运来安葬。

1943年清明节,公墓落成,第十军和预十师在这里举行隆重公祭。军长方先觉、师长孙明瑾、团长陈希尧、葛先才等300多名官兵参加祭奠,沉痛默哀。

日军投降后,每逢清明节,常有烈士的亲友前来扫墓。阮梦成的夫人韩丽珍从衡阳来过3次。在公墓对面的山上,埋有日军阵亡尸体。曾参加过此役的一日本人,1985年来坟前祭奠过。1974年,金井粮站扩建油厂,墓地被平毁。

在稍北的涧山村新坝组八斗塘山大塘坡上,保存有碉堡和战壕组成的战场工事。涧山村一带战斗曾异常惨烈,焦土遍山。工事修建在涧山村与拔毛田村交界处的山坡高地,今存面积812平方米,由山尖的土碉堡、向西南延伸70米的弧形战壕组成。碉堡就势修筑,呈半圆形,突出地表。战壕现宽2.85米、深0.45米,被厚厚的树叶覆盖,上有杂草灌木。碉堡、战壕处山坡高地,视野开阔,可控制视野范围广阔,其下方坡势陡峭。工事依山而建,构筑稳固,今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附:孙明瑾师长撰写的碑文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八月,倭寇再次进犯长沙时我军驻守衡岳,奉命歼敌。纵横驰骋,沐雨栉风,日夜兼程,转战福临、金井等地,得而复失五次之多。我英勇将士无不以一当百。陈团固守金井,奋力参战一昼夜,牺牲三百余人,碧血丹心,永垂竹帛。以战略所关,奉命转移。诱敌聚歼于长沙外围,战果赫赫,与有功焉。战后为忠魂有归,故建公墓于此。未几,敌欲湔雪二次惨败之辱,集结更倍之力,作三次进犯,适我师固守长沙,益能淬厉忠贞,挞彼顽虏,前赴后继,竟创民国空前胜利。余因念为党国空前胜利之官司兵,激发有自,复怀先烈之壮举,尤不可灭而不传,鸠工修葺,期诸不朽。从此汨水湘江,浩然正气,必可荡漾千秋,勋功伟业,更将永垂不朽。

师长  孙明瑾谨志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四月清明立

 

 

影珠山抗战遗址公园

 

影珠山抗战遗址公园位于长沙县福临镇影珠山,于2015年9月2日建成开园,向社会开放。开放的为影珠山抗战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包括影珠山抗战将士墓、五十八军指挥部旧址及新10师指挥部旧址、腰子坡战壕等遗址。后期还将完善配套设施,如陈列馆、游道、观景平台、绿化、亮化等工程。

在中日长沙会战中,影珠山作为一道天然屏障、交通要塞,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发生的大小激战多达几十次。尤以第三次长沙会战最为壮烈。

影珠山相传有庙宇48座,早在梁武帝时期就已声名远播。然而,真正使影珠山名扬中外的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时发生在这里的惨烈战斗。1942年1月4日,进攻长沙城的日军在中国守军的顽强抵御下全线溃退。为全歼入侵之敌,中国军队以影珠山为隘,给日军以猛烈的最后一击。影珠山虽是一个关隘,却控制着长沙通往长乐街、新市的要道,是日军溃逃的唯一退路。

1月9日凌晨,南下接应日军第六师团的第九混成旅,在影珠山下遇到中国军队第20军的顽强阻击。第九混成旅遂挑选数百精兵,临时编成“山崎大队”,携带轻机枪、战刀,另加几十名便衣偷袭占领了东影珠山的制高点。此时,已突围的日军第三师团亦派出3000余人的接应部队回援陷入重围的第六师团。中国军队第20军三面受敌,形势岌岌可危。军长杨汉域为解除威胁,令军直属骑兵连、特务连、工兵连和135师一部分部队,向山崎大队发起全面攻击。战至下午4时,不仅全歼山崎大队,还将前来增援的日军第三师团击退。同时,包围了日军第九混成旅团的一个步兵大队。

被围日军在铁桶般的包围圈中左突右奔,始终逃不出中国军队的包围圈。死伤惨重仍突围无望的形势下,日军便开始相互射杀,受伤日军或剖腹自杀,没有自杀能力的由其他日军用刺刀捅死,除一名军曹侥幸逃脱外,包括大队长山崎茂大尉在内的其他日军全部被歼。

离战壕不过30米,有一处抗日阵亡将士墓。战斗结束后,牺牲的480余名抗日将士被抬至影珠山顶安葬,并修建了纪念碑,上书“倭寇不曾留片甲,英雄驻此障长沙”。纪念碑在“文革”时被毁。今已在原址重建。

从山顶顺着东边的路往下走200多米,可看到一道3米多高的石墙,上面有片100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地上排列着大块的石墩和青砖。这本是一座修建于清代的古庙,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曾作为58军军部指挥所驻地。58军为滇军,军长鲁道原。20军为川军,军长杨汉域。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长沙县人民没有忘记川军和滇军为保卫长沙作出的巨大牺牲。

为了保护抗战遗址,发掘抗战文化,近年来,长沙县福临镇对抗战遗址群进行保护性修缮,并建设游人步道、观景平台等配套设施,供来园游客凭吊,参观。

长沙园林设计院对影珠山风景名胜区进行了概念性规划设计,计划形成“一心两翼三圈六园”的基本格局。其中“一心”即为抗战遗址核心区,在遗址保护区内进一步完善长沙会战抗战遗址公园。“两翼”则以影珠山为轴心,沿影珠山脉形成东西改造板块。“三圈”形成影珠山、中心集镇、东八线沿线三个商业圈。“六园”指农耕文化园、宗教文化园、知青文化园、崇文尚武文化园(留学生文化园)、户外休闲文化园、商贸服务园。

 

 

七女墓

 

七女墓位于青山铺镇黄鹄村栗山组甘棠坡山北麓,是一座多人合葬墓,修建于民1940年,原为黎母朱太君及其媳妇杨孺人合葬墓,后附葬另外五位悲壮而去的女性于墓中。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蹂躏长沙,民众以各种方式奋起反抗。1939年9月27日,一队日军闯进麻林桥乡马家冲,将村民黎桂生按在地上毒打。其年过七旬的老母朱氏、怀抱幼女的妻杨氏投水自尽。躲在草堆中的14岁长女凤仪、12岁次女玉兰、三女慕兰、四女杰方见此皆投塘而殁。日寇败退后,邑人将其骸合葬于此,名七女墓。时任长沙县县长田蔚蒸为之撰写碑文,返籍度假的芷江县县长彭可键手书,今墓碑犹存。

七女墓坐北朝南,由墓碑、墓围、封土堆等组成,直径3.5米,占地10平方米。墓呈圆形,中央为墓拱,后有三块汉白玉碑嵌于墓围中。中间一块书为“黎母朱太君、杨孺人墓”,左侧一块书有附葬五位女性的姓名,右侧一块为长沙县长为表彰该七位女性的英烈事迹而做的祭文,因而该墓又称“七女墓”。该墓反映了长沙县百姓自发组织反击日寇的光荣历史,具有较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其内容丰富的祭文也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今为长沙县文物保护单位。

 

附:黎母朱太夫人暨媳杨孺人墓碑

 

中日世仇,殆成命运。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阀犹复本其一贯之国策,向我大举进兵。蒋介石先生于时驻节匡庐,慨然以为今日之事,咎在日阀,和平既已绝望,不能不作白玉之一碎也。于是,领导全国党政军民实行抗战。将士浴血,前仆后起。黄河、长江、珠江三流域,京沪、平汉、粤桂之精华,概成焦土。为生存而奋斗,以血肉作长城,岂仅吾国历史之空前悲剧,实亦东亚和平之最大不幸。岳阳既陷,长沙阽危。廿八年九月,寇窜长平麻林桥一带,烧杀奸抢,惨绝人境。湘东民性良善,莫之能御故受祸尤惨,荼毒尤深,此诚我中华民族之耻辱,子孙百代之仇恨也。黎母朱太夫人世居马家冲,一门雍陸,忠厚有余,九月廿七日,寇猝至,知不免,赴水死。媳杨孺人仓皇无计,抱二月幼女亦赴水死。孺人之长女凤仪,年十四;次女玉兰,年十二;三女慕兰、四女杰,均幼,睹状悲号,亦相率赴水死。越二日,寇退,始出尸水中,为之营葬。计自朱太夫人婆媳以至孙女五人,一门贞烈,同时殉难。所存者,惟黎桂生先生及子麓岑两人而已。今战争犹未已也,余愿华夏男儿,从今以后,咸能尚公知耻,执干戈以卫社稷,为死者复仇,毋徒止于咨嗟叹息,而使老弱妇孺之永远为民族所蹂躏也。否则,墓中人将不瞑目。

 

 

杨汉域勒石

 

杨汉域勒石位于青山铺镇天华村黄田里组,是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杨汉域为纪念1942年影珠山大捷所勒。战役后,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及战役功绩,杨汉域将军请当地石匠帮忙,在原长岳古道绿水桥边(今青山铺镇天华村黄田里)长2米、宽2.2米的花岗岩上刻“大中华民国卅一年一月聚歼倭寇于此蜀人杨汉域勒石”等23字。刻石为楷体,竖排4行,笔力规整刚劲,刻痕较深,面向西南,表面平整光滑,有高1.54、宽长1.2米边框,至今保存完好。

1941年12月,侵华日军为牵制中国第九战区军队增援港九、缅甸,出兵12万,于24日分八路强渡新墙河,第三次进攻长沙,妄言“要到长沙过新年”。中国第九战区制定针锋相对的“天炉战”计划:将敌诱至烧得发烫的“天炉”,将其化为灰烬。

1942年1月8日,日军第40师团笫3师一部从南往北向影珠山方向溃逃。1月9日凌晨,南下接应的日军第六师团第九混成旅,在影珠山下遭杨汉域第20军顽强阻击。日寇挑选数百精兵,编成“山崎大队”,携带轻机枪、战刀,另加几十名便衣偷袭东影珠山制高点。此时,已突围的日军第三师团亦派出3000余人回援第六师团。杨汉域20军三面受敌,岌岌可危。为解除威胁,杨令军直属骑兵连、特务连、工兵连和135师一部分,向山崎大队白刃格斗。日军左突右奔,在死伤惨重仍突围无望时,竟相互射杀,受伤的剖腹自杀,除一名军曹侥幸逃脱外,“山崎大队” 被全歼。

杨汉域(1905—1973),字继超,四川广安人,杨森之侄,云南讲武堂第19期、陆军将官班甲级第3期毕业,1925年任四川军务督办公署第1混成旅旅长,1932年任第20军第3混成旅旅长,参加追剿红军。1936年任第20军133师师长,2月升陆军少将。抗战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1月任第20军军长,7月23日晋阶陆军中将,参加南昌会战、长沙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任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1946年5月任整编第24军副军长,1949年5月任第7编练司令部副司令,11月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2月在成都参加起义。

刻杨汉域勒石把侵华日军的罪行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铭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2014年,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建有白色小亭在护卫着这石刻。

 

 

早谷湾战壕遗址

 

早谷湾战壕遗址位于北山镇新桥村早谷湾组几座山包上,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军修筑的战斗工事。

1941年底1942年初,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我军组织部队在长沙县中、北部与岳阳、汨罗等地拼死抵抗日军,给骄横一世的日军迎头痛击,双方投入兵力数万,反复争夺,战斗异常惨烈。据当地村民彭益和《汉山心雨》回忆录记载,194211日,日本侵略军由岳阳过新墙河,经湘阴、汨罗直犯长沙,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部分日本军人窜至北山镇汉家山,妄图占领高地,阻击长沙抗日部队,岂料当时长沙守军已兵临山下。于是,一场血战就此展开。日军从东北面攀岩上山,中国守军由西南面疾步登山,两军仅一峰之隔。突然,一架日本侦察机飞来,在汉家山上空盘旋几圈后飞去,不久便气势汹汹领来9架轰炸机,3架一组轮番对中国军队进行轰炸和扫射。

在日寇飞机的疯狂袭击下,中国军队不畏牺牲,冒着枪林弹雨一直往上冲。在抗日将士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下,敌人被杀得人仰马翻、死伤惨重,始终未能登上山头。

战争结束后,村民一起到山上收殓守军遗体,山上横尸遍野。在遗体最多的羊鼓坨山旁另一个山包上,他们挖坑将守军的遗体分别进行了收殓安葬。村民还对战场进行了清理,如今长满荷花的水塘里,当时“足足被倒进去好几担弹壳”。

战壕沿山坡蜿蜒,从地面垒砌而成,大多只有一面,多为麻石垒砌,总长约10000米,宽2米,深1.5米,占地20000平方米。大跃进时期,战壕里不少石头用来修塘基、做护坡。

当年枪林弹雨下战场的惨烈早已烟消云散,如今这里一片郁郁葱葱。

早谷湾战壕反映了中国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光荣历史,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物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今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编著:陈先枢  沈绍尧

来源:长沙县历史文化丛书《山水卷(下)名胜古迹》2018年8月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 20:35 , Processed in 0.09130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