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979 “包干到户”揭开农村巨变序幕

2018-6-1 10: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51|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39年前,开慧公社竹山大队张家塝生产队23户农民开始“单干”,第一年农民家里就有了余粮,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

长沙晚报记者 李广军

1979年1月2日《长沙日报》

1981年5月22日《长沙日报》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

  当时,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在分配上推行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比较缓慢。

  穷则思变。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民大胆改革。当年发生在小岗的悲壮一幕,很快在各地得到响应。

  1980年,中央明确提出在农业领域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1983年底,全国农村基本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此后工业经济领域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以7%的土地养活了约占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

  晚报见证

  1979年,长沙县开慧公社竹山大队张家塝生产队在湖南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两年后,本报刊发题为《实行联产到劳 改变穷队面貌》的新闻报道,文中提到:“长沙县开慧公社竹山大队张家塝生产队今年实行联产到劳责任制,穷队面貌开始改观,集体生产和社员家庭副业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亲历者说

  1979年

  我搭上了那趟开往春天的绿皮火车

  “踏上那趟开往深圳的绿皮火车时,我不知道这会成为我人生的分水岭。”1979年,刚从学校毕业的17岁湘潭小伙楚根平,被分配到韶关当电焊工,同年秋天被派往深圳工作。“那个时候听说国家要大力发展深圳,要设立特区,有很多项目需要我们去建设。”

  “比韶关差远了,当时深圳就是一个小渔村。”破、烂,是楚根平对深圳的第一印象。

  在深圳,楚根平跟一起被派来的200多名同事,白天在工地汗流浃背搞建设,晚上住在又闷又热的“竹笆房”,一下雨,屋里还到处漏水。一些同事受不了如此艰苦的条件,申请调回了韶关。

  “当时我们谁也没有想到,深圳会发展成如今这样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楚根平告诉记者,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后,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立了国贸大厦等多座大楼,深南大道等多条宽敞的马路被迅速拉通。

  时代的洪流也推动了个人前进的步伐。1989年,楚根平与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电话机公司。“那个时候华为刚起步,我还为他们配过电话机。”楚根平没想到,昔日身边不起眼的公司如今成了代表“深圳奇迹”的大集团。1998年,楚根平再次创业,做园林绿化器械。转眼20年过去,楚根平现在拥有两家相关公司。

  “可以说我是看着深圳长大的,深圳也见证了我的成长!”40年来,楚根平在深圳创业打拼,是深圳千千万万建设大军中的普通一员,也是一个新深圳人,当年的小伙子如今已年近花甲。“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为我们提供了奋斗的舞台,也感谢跟我一样的普通劳动者,一起一砖一瓦把深圳建设起来,这其中湖南老乡就有两三百万。”(长沙晚报记者 李金)

  记者重访

  在地图上搜索长沙附近含“塝”的地名能搜到数十个,但这些都远不如长沙县开慧镇葛家山村的张家塝组有名——39年前,长沙县开慧公社竹山大队张家塝生产队成为湖南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的地方,竹山大队也成了湖南的“小岗村”。

  5月底,记者来到葛家山村,重新探访这段几被沉淀的历史,寻找往昔岁月的见证人,记录一个小山村这些年来的沧桑巨变。

  100多元就是一家人全年的开支

  罗池德的家在马路边,步行不到百米就是他的水稻田。每天早晚,他都会背着锄头,在田埂上快步逛个几圈。村里像罗池德这样种田的人已经很少了,在张家塝组当组长的儿子罗钢多次劝他不要再种田,老头总是摇摇头:“总不能让田荒了吧?”

  罗池德,1949年生人。1973年退伍经历多个岗位后,于1975年开始任张家塝生产队指导员,成为队委会的一分子。 

  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自然村叫大队,按人口多少再分为若干生产小队。生产队的负责人是队长,队长、会计、保管员等人员组成队委会,生产队的种植计划、评比每位社员的工分档次以及生产队的一些重要事项,均由队委会研究决定,然后由队长安排实施。

  那个年代,大家一起搞村集体经济、吃大锅饭、干活挣工分。“一个男壮年劳动力多定为10分,为最高,女壮年劳动力则评为7分。当然,只要是身体好、肯干的,一般都是10分起评。”罗池德强调,“与其他农民一样,我们在做好自己范围内工作的同时,也得下地干活挣工分,而且要带头干、干得更好,才对得起这个位置。”

  “生产队所生产的粮食在交足了国家的任务后,从剩下的粮食中拿出60%来按人口分,另外的40%按劳力即所获工分分配。”罗池德回忆,其时母亲已经去世,姐姐出嫁后,家里就剩父亲和他两个全劳动力,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我家一年能拿个四五千分,到手的除了粮食,还能分个100多元。”

  这100多元,包括了一家人全年的开支——吃穿用和读书等大小事。“每年都吃不饱啊!”罗池德歪着头说。

  “包干到户”第一年粮食有了结余

  转眼到了1979年。

  “大概是夏秋之交吧,队里的陈云庆到广东去看当兵的儿子,回来后告诉我们:广东那边分田到户了,我们要不要也这么干?”罗池德掰着手指头竭力回忆,“当时缪立亮是队长,队委会里面还有我、向正德、向正武、张春生,刘爱前是妇女主任……我们几个人开会讨论,都赞成。”

  紧接着开社员大会。“如果大家继续捆在一起吃‘大锅饭’,非饿死人不可!”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集体忙完早稻的收割后,借着夜色,队委会向23户村民宣布:从晚稻开始,把田分到农户,“包干到户”!

  为了稳妥起见,“包干到户”并没有一步到位。“当时队里有90多亩地,第一步先按人口分成了3个组,每个组六七户人家,然后好田、差田平均分配到组上,再由组上分田到户。分多少田就交多少公粮,然后按每家每户地的多少来分农具,耕牛则按牛的能力来分配耕地任务,抽水机公用。”罗池德说,那一年还算风调雨顺,大家第一次吃上了饱饭,家里粮食第一次有了结余。

  “包干到户”让张家塝生产队尝到了甜头,随后悄然在竹山大队推广。很快,得知消息的其他村落纷纷效仿,开慧成了湖南首个“包干到户”的公社。

  “从此再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1980年,当罗池德所在的张家塝生产队因为“包干到户”已经别有一番景象的时候,王建山刚刚从部队退伍回到隔壁的清泰桥生产队。

  当时,王建山家中有7口人,4个弟弟妹妹年纪尚小。因为小孩多工分少,一年下来王家还要向生产队缴纳超出劳动价值所得的粮食款。这一年的春节,王家用8角钱买了1斤肉,还有豆豉、粉丝、油豆腐……总共花了3元钱过了一个年,“当时到旁边的张家塝生产队去借粮,心里很不是滋味。”

  幸亏这种说不清的滋味并没有延续很久。几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让包括王建山在内的更多农民收获了喜悦。

  “记得1982年时,我家分了8亩多田地,种田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一年下来,双季稻差不多收了1500斤,之前全年加起来都不过千斤。”王建山说,以前一年有300天要在田里转,有时候出了早工还要出晚工;后来每年留60天在地里就可以了,其他时间可以去找副业、外出打工,“从此再也没有吃不饱的日子,穿也没有问题了。”

  就这样,开慧公社张家塝生产队23户农民的那一份签名单,掀开了长沙农村巨变的崭新一页。

  奋进风采

  今年长沙将消除2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

  近40年过去,罗池德的种田生涯依然持续着。他不仅种自己的田,还流转了别人的地。于他而言,种田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分家后,王建山家的地一直种到了2007年,随后流转给了种粮大户。种田时,他曾在田里划出一小块给儿女耕种,“如果不想一辈子种田,那你们就要好好读书。”如今,王建山的两个孩子均已大学毕业,在市区上班。每次回开慧,他们都感叹家乡的变化一年一个样。

  从京港澳高速长沙段板仓收费站下高速,再沿着村级公路前行1公里,便到了葛家山村。整洁的柏油路边,是鳞次栉比、古色古香的小楼;绿油油的草丛中,有亭台楼榭供人休憩……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一道让村里人幸福、让城里人向往的风景线。

  春夏之交,葛家山村户户有花赏、处处有美景、组组有特色,优美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近年来,葛家山村按照新农村建设整体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2017年成功入选省级农村综改试点村,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工作,引导村民走合作化道路,推动农业产业化,逐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该村村民金志升做过商人、包过工程,最后又回归乡村,发展农业产业。2004年开始,金志升制订了开发优质茶园的方案,农户以参股的方式参与签订租赁荒山协议书,建立了种植优质茶和优质稻合作组织,昔日荒凉之地如今满眼新绿。近年来,金志升又开始试水打造以体验式休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庄,开发高档次有机茶、高档次优质稻,创建农耕文化走廊,不少村民在他的带领下脱贫致富。

  不仅仅是葛家山。39年弹指一挥间,开慧已经从一个落后的穷沟沟变成了本地和外来投资者看好的码头。当地围绕“生态美镇、产业强镇、文化兴镇、旅游立镇”四大发展篇章,全力开启打造长沙县“富北典范”的新征程。美轮美奂的农村庭院、洁净光鲜的乡村道路、连绵起伏的茶垅青山……把游客们的眼球吸引过来,把大家留下来。

  开慧镇“旅游+产业+农户”的实践之路,仅仅是长沙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加快形成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今年,市委、市政府又下发《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勾画蓝图。《意见》明确,将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2018年,长沙将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200个,到2020年全面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问题。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到2021年率先全省完成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

  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只待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去实现新时期新农民的新梦想!

  年度大事

  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同日,中国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月1日、8日、14日、20日、21日

  《人民日报》先后报道四川省广汉县、贵州省开阳县、云南省元谋县、安徽省和广东省普遍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

  3月30日

  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

  4月5日至28日

  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决定从1979年起采用3年时间,认真搞好调整,同时进行改革、整顿、提高的工作。

  7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和厦门设置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6 23:40 , Processed in 0.12345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