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名胜古迹之民初岳麓山景点

2016-12-27 20: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82|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梁小进|来自: 名城长沙网

(以下图文源自《老照片中的长沙》陈先枢 梁小进 撰稿,岳麓书社2014年12月出版,荣登“2015年4月湘版好书榜”)

民国初期,民间通信开始流行明信片。而这些明信片,大多都是一些图片或照片,内容或是当地的名胜古迹、著名建筑,或是伟人英雄、明星名流,印制非常精美,可作为纪念品保存。这里所刊载的照片,大多是民国初年长沙发行的明信片上所印制的照片,还有部分老杂志上的照片。


1、吹香亭,其左为文庙道冠古今牌坊


2、民初明信片上爱晚亭


3、1914年爱晚亭,图为一师学生到岳麓山采集标本时在爱晚亭休息


4、民初明信片上的白鹤泉


5、1935年建禹王碑碑亭


6、民初明信片上的陈作新墓及黄兴墓庐


7、五轮塔原貌


8、龚宪墓原貌


9、信义会拍摄的爱晚亭 夜景


10、岳麓山昆涛亭


11、1931年《图画时报》载岳麓山印心石屋


12、1935年《现象》杂志载岳麓山翊武亭


吹香亭,为岳麓书院的一个附属建筑,坐落在书院文庙的牌坊之外,始建于清代初期,也曾为日本发行的明信片上的画面。照片中的吹香亭,建造在一处池塘之中,有长长的曲廊通达池岸,清彻的池水映照出古亭和岸边的倒影。亭为八角六面,翘角飞檐,下有围栏。周围冈峦起伏,古树婆娑,环境颇是清雅幽静。


爱晚亭为一方亭,坐落在岳麓山清枫峡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历代游山者必到之处。照片中可见,清枫峡内,树木茂盛,浓荫蔽日,与今日的景象并不完全一样。另一张爱晚亭照片为1914年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所摄,图为一师学生到岳麓山采集标本时在爱晚亭休息。另一幅爱晚亭照片是由瑞典汉学家罗多弼提供的1931年瑞典信义会所摄的爱晚亭夜景。爱晚亭至今依然存在,不过爱晚亭因在抗日战争中被炸毁,是1951年依原样重建的。


瑞典友人罗多弼还提供了一幅昆涛亭的照片,也是1931年信义会所摄。昆涛亭是护法元勋刘昆涛墓的附属建筑,今不存。从照片中可见亭中立有一石碑,碑上刻着的文字应是刘昆涛的生平。1931年著名女作家谢冰莹曾在昆涛亭里写下了有名的散文《麓山掇拾》。照片上亭右侧站立的女子,是不是就是谢冰莹呢?


白鹤泉,在岳麓山腰麓山寺右侧。此处原有一泉,甘甜清洌,传说常有2只白鹤来此饮泉嬉戏。后来白鹤飞去,但人们常能在泉水中看到白鹤飞舞的影子。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湖南粮道夏献云热心于保护长沙历史遗迹,在为首重修了长沙城内的贾谊祠和定王台之后,又发起修护白鹤泉。夏献云以汉白玉石为白鹤泉修砌了井栏,并在其上建一重檐亭,又立一碑以记载其事。照片保存了这一状况,白鹤泉亭依山而立,周围古木参天,前有门墙,以供出入。


禹王碑是岳麓山一处著名古迹。禹王碑,又称神禹碑,是一块神奇莫测的古碑。传说唐代以前,南岳衡山祝融峰有禹王碑。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写信给衡州太守吕温,问及其事。著名文学家、诗人韩愈曾前往寻找,不得而归,并写下《岣嵝山》一诗,吟道:“事岩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南宋时,何致游南岳,得樵夫引路摹其文,后刻于长沙岳麓书院后的巨石上,然仍隐秘。明朝嘉靖年间,长沙知府潘镒将之拓传。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和崇祯三年(1630年),又先后有人为之建亭筑墙,但均未存。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湖南省会警察局长周翰又重建碑亭,上覆水泥盖板,从而使这方神奇古碑得有保护。这帧照片所摄,即是民国周翰所建的碑亭,历经风雨,仍然古朴浑厚。


陈作新墓及黄兴墓庐相距不远,亦是当年岳麓山的一处名胜。陈作新,清长沙府浏阳县人,清朝末年参加新军,1911年10月,与焦达峰领导发动长沙起义,推翻清王朝在湖南的统治,成立湖南军政府,任副都督。10月30日,反动军官梅馨发动长沙兵变,陈作新与焦达峰不幸被害,后即安葬在岳麓山麓山寺左。黄兴为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齐名的伟大领袖,毕生致力于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与袁世凯反动统治的斗争,1916年10月病逝,次年安葬于岳麓山顶月亮坪,并建有墓庐。这张照片摄下了当年陈作新墓及黄兴墓庐一带的面貌,密林围绕之中,一处重檐方亭屹立,旁边建有屋舍,前有一条土石路。这座方亭和屋舍都未能保存下来,幸亏这帧明信片上的照片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信息。


岳麓山上许多今存名胜古迹都是近年重修或重建的,所以外貌和形制与原物有了很大的差别。这从新发现的一些老照片中可得到证实。如紧俟着五轮塔的前方原耸立着两座辛亥革命烈士墓,东为阎松年墓,西为杨卓林墓。塔与墓毁于“文革”时期。2001年五轮塔由香港鸿仪股份有限公司捐资120万元于原址原基修复,而两烈士墓移到了塔的下方,而且形制比原墓矮小了许多。又如北伐勇将龚宪的后人提供的龚宪烈士墓老照片也与今日修复的龚宪墓大相径庭。今墓只修复了石棺和墓围,原墓的石阶级、石门、栏杆和墓塔均荡然无存。


岳麓山云麓宫下道光皇帝为淘澍御题的“印心石屋”碑至今犹存,但1931年第752期《图画时报》刊载的一幅照片证明御碑原是有碑亭护着的。1935年《现象》杂志刊载的一幅照片则证实今日的半山亭,当时叫翊武亭,它建在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的墓下侧,是纪念蒋公的。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7 20:59 , Processed in 0.10716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