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讯(记者 贺文兵 通讯员 沈建强)跟着演员学唱“对子花鼓”,看非遗传承人捏面塑、抖空竹……近日,宁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宁乡洞庭桥中学请来8名民间非遗传承人,为学生讲非遗文化课,聘请他们担任该校少年宫兼职辅导员。 “非遗文化进校园非常有意义,既可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学到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还可让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传承。”洞庭桥中学校长刘密夫说,该校每周将抽出1个小时来给学生聊一聊戏曲,让他们捏捏面人。“对子花鼓”表演艺人任军辉告诉记者:“宁乡‘对子花鼓’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观众,更离不开孩子。” 据悉,明末清初,宁乡境内每逢新春或婚寿喜庆,民间广泛流传一种简单活泼的歌舞,由男女演唱插秧采茶等曲,伴以专门的曲调和生动的舞蹈动作,称为“打花鼓”。后经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湖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种——宁乡“对子花鼓”,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5:55 , Processed in 0.1247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