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9年清理10万余枚吴简

2015-11-28 03: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66|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讯(记者 任波 通讯员 管震)昨日,湖南省文物局组织全国专家会聚长沙简牍博物馆,对"长沙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项目"进行结项验收。据悉,走马楼三国吴简保护整理工作共清洗简牍10万余枚,总计脱色拍照有字简76552枚,部分简牍无字。因陈寿《三国志》记载简略,国内外专家学者从长沙吴简中发现大量珍贵信息,可以填补《三国志》的不足,这些信息勾勒出三国时期长沙生活图景。  
历时19年清理完10万余枚吴简   1996年,五一广场走马楼街的平和堂商厦建筑工地出土10万余枚三国吴简,其数量超过全国此前已出土简牍总和,震惊海内外。此次文物大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继甲骨卜辞、敦煌文书后,古代文献资料出土方面的第三次大发现,并被评为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19年一晃而过,走马楼出土的10万余枚吴简保护得怎样?专家学者从吴简文字释读破译出三国时期哪些历史秘密?
记者昨日从验收会上获悉,全部有字简的脱水、修复、包装等工作已经完成,并存放于恒温恒湿的简博地下文物库房收藏。文字释读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共整理出吴简资料11卷,目前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七卷,尚有四卷未出,分别是《竹简.五》、《竹简.六》、《竹简.九》、《竹简.十》,计划2018年以前全部完成出版发行。   国家文物局将湖南简牍保护列为国家重点文物科技保护工作,2004年3月批准实施由湖南省文物局组织编报的《长沙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项目总体方案》。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先后投入吴简保护整理工作的专项经费达1465万元。另外,还兴建了全球首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  三国长沙人不忌讳以"鼠"为名  吴简研究成果也持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有关长沙吴简的研究文章有600余篇;出版专著、论文集23部,"三国吴简"已成一门类似于"甲骨学"、"敦煌学"的显学。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高凯对吴简中出现的大量姓名很感兴趣。他发现,长沙郡吏民的名字,有不少以"客"为名的,如李客、王客、卢客等,还有130人次以"汝"为名。更让他惊奇的是,吴简中有众多户主以家禽、动物或其他贱字作名字,叫邓狗、邓鼠、李鼠者分别有两人,其他则有唐鼠、赵鼠、谢鼠、谢狗,叫谢牛、李马的大有人在。高凯认为,这说明三国时期儿童死亡率高,人们取名,只好用一个贱名, 让儿童能像鼠、狗一样生命力顽强,而鼠可能在当年,是一个中性词。  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到1994年新编《浏阳县志》均沿称,长沙属县浏阳,因浏水得名,浏指清亮之水。但在对长沙吴简的整理和释读中,学者发现"刘阳"出现30余次。这说明,"刘阳"之名,明显早于"浏阳"。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20:47 , Processed in 0.0924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