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讯(记者 任波)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些时候对长沙铜官窑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除发掘出唐五代长沙铜官窑窑业遗存外,同时发现该处亦存在少量商周和汉晋时期遗物,由此证明,在商周时期,今湘江铜官一带早有人类生产活动。这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铜官窑2015年度发掘工作简报》上披露的信息。 本次长沙铜官窑考古发掘工作于2015年7月24日启动,截至上月底,已完成望城区原丁字镇彩陶源村年丰垸一台地的发掘工作。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兴国称:此次发掘区域地层堆积较单薄,但仍存有唐代文化层,厚约10厘米,呈灰褐色,含有较多炭末、烧土块,其内包含物以生活生产和建筑废弃物为主,有较多陶瓷残片、动物瓷塑、砖瓦残片和少量铁器、铜斧、铜钱等,多为生活垃圾。此次发掘遗迹遗物层据初步统计共发现灰坑40处、灰沟1条、柱洞141个、瓷器堆积9处、作坊1处,采集一般标本1599袋、小件标本493件、测试标本43件。发掘证实,该区域并非功能单纯的生活区,其北部临近窑炉烧制区的部分还承担有制瓷作坊的功能,所获遗迹遗物层位关系明确,类型较丰富,为深入认识长沙铜官窑遗址的内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21:06 , Processed in 0.09756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