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洋药丸子或由郭嵩焘最早带入长沙城

2015-10-9 09:4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83|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湖南医药走向世界,是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一方面湖南医药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世界医药也正走进湖南。

  一、“湘雅”创办者胡美携西洋医药闯进长沙城

  西洋医药闯进长沙城,最初或许是一个湖南人带进来的。

  这个湖南人就是湘阴郭嵩焘,他出使英国,事业遭到挫折,被清廷召回,并带了一批西洋医药品在长沙退养。家住盘乐园湘绮楼的王闿运在当年就间常跨过营盘街,来到六堆子的郭家,向郭嵩焘要过一些洋药丸子,并觉得洋药功效不错。

  不久,长沙城外逡巡着大批西方传教士。他们听说长沙不允许外国人闯进这一“铁门之城”,因此更加迫切想进入长沙城中看看。直到1901年,一位名叫葛荫华的教士凭借高超医术,治好了长沙南城墙上受伤的巡防营官兵后,葛荫华才被正式批准允许在长沙城内学院街开办教堂,洋人这才正式在长沙城内立下脚来。

  由此直到1906年,有一位年轻的美国医师开始进入湖南省城“狭窄而拥挤”的城市中心西牌楼,并扎下根来。

  这位金发蓝瞳的洋人雄心勃勃,想在长沙这座顽强顽固的湖南省城,让西方医学从此扎下根来,并开枝散叶。他就是参与创办雅礼医院及后来湘雅医院、医学院的胡美先生。

  很显然,胡美把西方先进的医术和药品带进了长沙城,胡美也欣喜感受到,其实中医也有不少可借鉴之处。当然他们共同之间还有一个竞争对手,那就是蒙昧的巫术。这座城市的人们仍然需要医学上的启蒙。

  二、国民政府卫生部竟提“废除中医”引发国医运动潮

  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植根本土,深得本土民众信赖。但进入民国后,中医主导地位遭遇挑战:一是政府提倡建立西医学校,将中医摒弃于正统教育体系之外;二是社会上出现一些要求迎接世界潮流,废弃落后中医的言论。1914年湖南和全国均出现中医救亡请愿团体,他们要求政府保存中医,并将中医纳入政府承认的学校系统中。湖南中医团体更打出“毁国医,即所以毁文化”的旗号。

  1928年,国民党终结国内军阀割据混乱局面,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卫生部,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国家级卫生事务管理机构,但掌管这一机构的成员,几乎全为西医。在次年的一次会议中,卫生部竟提出全面废除中医的提案。与此同时在1929年3月17日,面临存亡绝续的中医医师在上海开始示威游行,掀起了国医运动的大潮,他们打出“提倡中医以抵抗文化侵略”、“提倡中药以抵抗经济侵略”的旗号。这一策略获得全国民众广泛支持,而湖南省城刘笃髯等人也开始创办长沙国药公会及医药月刊社,与西医对抗。1930年谭延闿倡导成立中央国医院。此后1933年,湖南中医界人士在沙河街成立湖南国医院,推湖南省主席何键为委员长。何键更推出所谓“三国运动”,即国学、国术、国医。湖南中医业在民国时期如日中天。湖南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三、揭开“拿破仑盲军之谜”的汤飞凡离诺贝尔奖有多远?

  欲在湖南省城大展拳脚、创办一流西医大学的美国人胡美,后以美国雅礼会名义,与湖南育群学会创办了湘雅医院及湘雅医学专门学校。醴陵人汤飞凡被该校录取,成为首届学生。

  后汤飞凡被送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专攻微生物学,并与湖南军阀何键女儿何链结合。抗日战争中,汤飞凡以医学抗战,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留在国内,创建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同时开展对沙眼病衣原体研究,分离沙眼病毒获得成功,解开了“拿破仑盲军之谜”,这一成果震撼世界。汤飞凡在1958年“反右”之后第二年的运动中自杀身亡。汤飞凡逝世22周年后,即1980年6月,国际眼科学大会给汤飞凡颁发金质沙眼奖章。据说,如果汤飞凡活着,其实,他离获取诺贝尔奖或许比较近。(任大猛)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0 00:54 , Processed in 0.0895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