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大屋位于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浏阳龙伏镇新开村捞刀河畔,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屋场主体建筑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为沈少白兄弟所建。旧时正厅及横厅挂有“桐第安荣”等巨型黑漆金字匾额16块。房屋墙基由红沙石、青砖砌成,墙体由厚实的土砖砌成。正厅高达9米多,其他房屋高达8米以上。屋内正厅、横厅、十字厅、巷道、走廊等所占面积很大,而且左右对称,给人以空阔舒畅之感。今存建筑面积1 3541平方米。大屋北侧建有师竹堂、筠竹堂、三寿堂、德润堂、崇基堂等建筑。整个建筑群由17间厅屋、30多条巷道、回廊,共200多间房屋组成。原有正厅三栋,横厅各两栋,南北有清泉,后有竹山、学校等,今存槽门、大门、正厅前栋中栋及过亭、南侧横厅、过亭及栏杆、部分厢房等。槽门悬“大夫第”匾,对联“府县两案首,兄弟一家人”点明少白兄弟分别列府、县试第一。 沈少白(1836—1911),咸丰七年(1857)县试第一,次年列举人副榜,候选内阁中书,诰授奉政大夫。长期任绥和乡团总,却仗义疏财,热心公益事业,对东屯渡、蕉溪岭等处的渡桥都乐捐田产,但自己分家时,每个儿子仅分一亩多田。年届花甲时,湖北巡抚谭继洵撰有800余言的寿序,称其“禀性敏达,通晓时务,尤伏义趋公”,“为邑绅数十年,乡党咸信服之”,“邑有大兴作,邑侯必召其出为领袖”。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9 21:30 , Processed in 0.0935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