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秦裕泰香干坊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靖港位于长沙县(今属长沙市望城区)湘江下游。靖港原名沩港,系沩水入湘江口之一。昔为天然良港,曾为湘米、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长沙县境第一繁荣集镇,有“小汉口”之称,今存百年老街和宁邑八元堂、杨泗庙塔、临水戏台等古迹。 靖港饮食素有名气,尤以香干名声极大。明清时期,靖港香干便远销外埠。而 以 秦裕泰香干最为有名,长沙、湘潭、宁乡和洞庭湖区诸城镇,均 有其门店。各店铺销售极旺,常常供不应求。民国年间,又有谭兴泰、吴旺顺、李旺顺、惠泰等作坊制作的香干也都跻身香干精品之列,但仍以秦裕泰名声最旺。 靖港秦裕泰香干的盛名依靠高质量作基础。香干各地都制,但秦裕泰作坊制作香干在用料和工序中要求极严,故能创造名牌,而且久盛不衰。秦裕泰香干在选豆、磨豆、打浆、打包、压包、下卤锅等工序上层层把关,作坊对质量的要求达到近于苛刻:选豆十分挑剔,从湖北荆州购进黄豆,除此别无选择,而且必用当年新豆,隔年陈豆水份欠足会影响味道,故坚决不用。黄豆购回后,作坊还需自选一次,瘪豆、半边豆、杂色豆都弃而不用。所用黄豆颗粒饱满,色泽鲜亮,大小均匀。磨豆时,先将黄豆发泡至软硬适宜,以手推石磨磨二至三遍,豆粉细而又细.且无颗粒残留。打浆前将黄豆入水熬开,倒入大木桶,掺入石膏粉使之凝固。豆浆的“老嫩”程度直接关系香干质量,是制作中的关键工艺。豆浆打包时,先把凝固的豆浆用砂布一块块分别包裹,悬挂沥干,解包后再包裹挂起.充分沥干,再放入模具中压成硬性的白干子。其他地方制作香干,一般只包不压,既包又压是秦裕泰香干作坊的诀窍。最后一道工序是下卤锅,也是香干制作工艺的关键。其制作过程和卤料配制均是祖传家法,传子不传女,是靖港香干最核心的商业秘密。“卤锅”配料基本相同:桂皮、八角茴、红糖、盐、饴糖加水煮熬成汁,秘诀在于各料的成分的配比,毫厘之差,优劣立见。而且很难有一定标准,即使经验丰富,也难免失手。所以靖港古镇有一句行业谚语说:“杀猪、打豆腐,称不得老师傅”,说明香干制作的难度极高。(图175) 靖港香干细嫩而紧密、色鲜而香浓,微咸带甜,味道醇美,食之余味无穷。靖港香干可生吃,下酒尤妙,又可与多种荤、素菜合炒。靖港特色菜中,便有几道香干名菜,如香干焖回锅肉、香干炒韭花、香干炒芹菜等,都因靖港香干而名气倍增。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2:38 , Processed in 0.1406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