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长沙正实施城市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按照部署,在日常管理上,长沙市将加强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长效清扫保洁制度,主要街道实行24小时保洁,次要街道实行18小时保洁。同时全面启动“美丽集镇”建设。 回望上世纪20年代末,近代化的长沙城市建设重新起步,一场城市清洁运动正在展开。此时,以“主张激烈、言辞锐利”闻名的三湘才子易君左,却有一个城市环境卫生的梦想—— 文/任大猛 一、开展清洁运动,鞋底越走越新,尊脸越晒越白 1928年8月22日,“二郎神”在《湖南国民日报》副刊“国民公园”刊文称,“我们要求一个干净的长沙”。 “二郎神”,即民国时期,享誉全国的“三湘才子”易君左的重要笔名。 易君左在这篇短文中称: 我们目前的要求很小,觉得贡院坪改造成了一座小公园,我们已心满意足。不过奉劝市民先生们不要再在喷水池里屙屎罢了……同样,我们对于这次清洁运动,只 要杨家巷比从前干净些,只要马桶不致于排队伍了,我们就心满意足!粪门不致闭而复开了,就心满意足!此处不许小便 ,严格实行了,就心满意足…… 我梦想新长沙是一座芬芳灿烂的花园,但喷水池里却屙你一堆屎!我梦想环城马路夹道成阴、车如流水马如龙,但“老爷太太讨个发财钱”,实在有点难听。 所以现在的希望切忌高,要求不妨低。 我们不讲什么美的呀、艺术化的呀,都不讲,只要求一个干净的长沙。 于是乎就心满意足了。 易君左写作此文时,正担任《湖南国民日报》编辑部长之职。他在这份报纸上开设“如此长沙”专栏,因“主张激烈、言辞犀利”,颇受政府官员和广大市民关注。 1928年正处于长沙重新启动近代化城市建设时期,成立了长沙市政筹备处,长沙的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即从1928年开始:已停工多年的环城马路重新 启动;市区最重要的“东西干道”改名“中山路”,并动工建设;由“县”升级为“市”,城区内,必须设有至少一处公园,天心阁公园与贡院坪公园同时开工建设 (贡院坪公园原址即三角花园),当年贡院坪公园,已设有喷水池等现代化设施。 与此同时,长沙也开始城市环境卫生大整治。易君左以其犀利之笔,既指责长沙市民素质有待提高,亦指摘长沙卫生设施的落后与不完备。1928年7月19日 易君左在《简易厕所与轻便盆堂》一文中说:“最经济的莫过于长沙市民了。于何测之?测之于大小便与洗澡的两件区区小事。有位迭名君投稿来,他说衣铺街的尿 围、藩城堤口楼下的厕所、文星桥木屋毛厕(即茅厕)……凡久住长沙的,在这些地方经过,都要学‘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之的办法。所以他主张将那些秽 臭的厕所一律铲除。我起初不相信,长沙市政虽糟,何至如此之坏……文星桥是敝寓所在,我自然更要实地去考察我那‘芳邻’。考察的结果是好的,只害我少吃了 一顿晚饭,又花了几角不相干的钱,买了一大瓶花露水。当我买花露水的途中,又发现左街右巷,围着一个个篾幛,触眼皆是。我稀奇,以为猪栏会搬到街心来了? 移步伸颈一望,啊呀,对不起,原来是那位仁兄洗澡。就听得车夫的吵闹,原来这位仁兄阻碍了车的交通,我只好幽幽让开,我劝车夫莫拉车了,也这样围一个篾幛 去。” 1928年8月的一天,长沙宣布开展全市清洁运动。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席鲁涤平提出“各人自扫门前雪,兼管他人瓦上霜”的口号,湖南省清乡司令何键响应清洁运动号召、拿起扫帚清扫大街。 易君左此时手中惯用的“匕首”已换作热情洋溢的美酒,他写下《美哉,长沙市清洁运动》一文,称:“轰轰烈烈的长沙市清洁运动,最近已甚嚣尘上……我们平 日所怕的虎烈拉(即霍乱)先生、臭虫小姐、苍蝇姑娘之流,至少我们预备有对付方法了。这种欢喜,无异于新婚的蜜月旅行。清洁运动的意义,有诗为证,就是 ‘各人自扫门前雪,兼管他人瓦上霜’……天下的事,离不了分工和互助。各人自扫门前雪,分工也;兼管他人瓦上霜,互助也。我相信长沙市民个个都爱清洁,个 个都抱有打倒虎烈拉、肃清蚊子的伟大精神,都感觉举行清洁运动,要比睡在街心还切要。拿着一把大扫帚,正如热热烈烈地拥抱爱人,制造艺术化的新毛司(即茅 厕),取缔梁任公敬惜字纸和死老鼠,一切的自动自干起来,我可以断定,将来的鞋底是越走越新,行人的尊脸是越晒越白,和蚊子臭虫结的仇恨是越来越厉害。” 鉴于易君左的文才,1928年8月31日,湖南省清乡司令何键特别委任易君左为湖南清乡部宣传处长。湖南国民日报社只得让傅熊湘继任易的编辑部长之职。但易君左却想力辞省清乡部宣传处长之职。数月后,易君左远走杭州。 易君左“如此长沙”专栏,1928年7月10日起笔,至9月8日结束,共刊发文章60篇。 二、挑粪小问题,为什么还像王婆婆裹脚又臭又长 1929年1月13日,长沙人再次在《湖南国民日报》上见到“二郎神”。“二郎神”称自己“住在杭州好不过了,硬要叫我回来受活罪。想起来真是伤心”。 二郎神就是易君左。他谈到他离开时,希望长沙在实施清洁运动和城市大建设的同时,能够“艺术化、美化、花化、光化、爱化等等,但总不希望张竞生化”。 在火车抵达长沙小吴门时,他说他“打算坐环城马路的公共汽车,游天心阁新修成的公园,一览全市新的公共厕所,然后到怪珍阁(长沙有名酒楼奇珍阁)吃碗把 黄性二(调侃长沙著名报人兼美食家黄性一)所赏识的菜,洗一个公共浴池的温泉澡”。当然,长沙环城马路并没有建好,长沙暂时还没有公共汽车,显然城市建设 的步伐,不如他想象的快。好在“天心阁巍峨庄严,矗立云表”。从前易君左的专栏名叫“如此长沙”,现在则改名“长沙如此”了。 回到长沙后,易君左开始检视,长沙在城市清洁卫生运动后的变化。在易君左从杭州去南京时,曾经在秦淮河边拜访了当年他在“如此长沙”专栏讽刺过的前长沙 市政筹备处长郭之奇。郭之奇说:“二郎神,好朋友,你回到贵长沙,第一要拜访我那艰苦经营的贡院坪公园。”下车伊始,易君左就去了贡院坪公园,“经过拆烂 屋的新局面”,他看到贡院坪前“坪是有一块,麻石也有几行,骆驼一般的枯扫把树,倒有几株。仿佛有人对我说:这就是郭老夫子拜托你拜望的有名的贡院坪公 园,你何解这样麻木不仁啊”。当然易君左也看到了,“还好。在未修这公园之前,就有在坪中大便其便,今天我却没有发现黄金世界,也许这就是一种进步,其余 就可以类推。” 不过,他也发现了当年的长 沙存在一个又臭又长的问题,他称:“贵长沙又不是王婆婆的裹脚,为何许多问题,总是又臭又长呢?前几月的清洁运动,第一件成绩就是封闭粪门。前几月的街不 过没洒香水,这几月的街点点滴滴不少的味精。这晌伤风很有点作了,上了街也不闻见什么。今天不幸伤风好了,上街就有点不便了,尤其是一早上,挑黄金担子的 先生,纵横不可一世,实行粪门开放主义。这样一个小问题,又臭又长,还不能解决。” 接任郭之奇的长沙市政筹备处长是宁乡人鲁鲁山(鲁岱),在鲁鲁山手中,被唐生智拆毁的天心阁城楼,得到重新修复。鲁鲁山更完整规划了长沙城此后的发展建 设计划。但不久随着桂系军阀将鲁涤平赶下湖南省主席宝座,鲁鲁山随之去职。此后,何键成为湖南省主席,何键任用易希亮、余籍传、何元文等人为长沙市政筹备 处长,长沙城市建设一日千里。不过,此后易君左离开长沙,他已看不到长沙的城市环境卫生的变化。 从1929年起到1938年“文夕大火”前,长沙不但修成环城马路、中山路等道路,更整修、新建了城市菜场、公厕,疏通了城市下水道,搬走城市垃圾山, 开通了公共汽车,并在原有的沙石马路上摊铺沥青,引进洒水车……长沙城由县级城市升级为长沙市,并被公认为“卫生整洁,堪称模范城市”。 此后,1938年11月12日深夜的一把“文夕大火”,将长沙全城烧毁,火后的长沙城就是一座废墟瓦砾的垃圾山。抗战胜利后,长沙城市卫生工作,主要就是清理大火后遗留的城市垃圾,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长沙城区内垃圾才彻底被清理出长沙市区。 长沙环卫小史 明清时期,长沙城内环境卫生,大多由各商店居民,分段洒扫,官府并不参与。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设立保卫局,已具近代意义警察局雏形,省会长沙开始出现有政府主导和参与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但因维新运动失败而告终。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新成立的警务总局制定《清道规则》,由各分局卫生监督管理,每一分防处雇请清道夫长1人,清道夫2人,每一清道夫发给独轮 木车一辆、箢箕一件、扫帚一把、粪耙一柄,每天清晨7时,午后2时各扫一次,并收集铺户家污物。其时,长沙城区内清道夫共计140名,专司城区通衢清洁之 责。当时长沙城内街巷共计350余处,街道狭窄,140名清道夫,足以满足城市环境卫生的需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湖南矿业及工商业,逐渐繁盛,城市人口骤增。原有城内房屋,不敷居住。于是就城外菜园建筑居庐,或购买城内裁缺废署,构筑新屋。 为便利交通,人民任意在城区内这里新辟一街,那里另开一径。仅民国元年2月,长沙街巷,即比原来增加90余条,共计440余处。清道夫于是不足以应付城市 清扫。 此时,城市开始出现专业的垃圾角、垃圾箱。至民国8年(1919年)省城市区及南北郊区共置盛屑木桶640个,并有垃圾夫手推独轮车沿街收运垃圾。 民国9年(1920年)夏秋之季,长沙市街巷之间设有痰盂。惟不久即被人破坏或取走。 民国11年(1922年)改砌垃圾围。然清道夫太少,街道仍甚污秽。 民国15年(1926年)为扫除街市积屑,市政公所新置三轮垃圾车10辆。民国21年(1932年)租用公路局汽车两辆,运输全市垃圾。 长沙“文夕大火”后,垃圾收集设施均毁。民国27年起,长沙城市破瓦残砖,垃圾成山。长沙曾积存垃圾151处。 1947年11月18日,长沙《大公报》以“垃圾如山的长沙市”为题的短评说:“长沙湘清里,煤灰土屑,堆积如山,新安巷亦如此,其余街头除八角亭及各 马路的热闹场所外,其余坪地如若不是围墙拦着,垃圾也要满街盈巷”,此后,各市当局责令保甲组织商店居民义务清运垃圾,因政权濒临崩溃,诸计划多成烟云。易君左其人 近年来,一些民国研究者认为,民国时期“才子”型文人,首推郁达夫和易君左。 易君左留给今天读者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两件事,一是1934年易君左写作的一部书《闲话扬州》,招致扬州人控告,最后以易君左及中华书局登报道歉了事;二 是易君左在抗战胜利后,“竟站在反动文人立场”,在重庆和谈之际,“不识时务且无自知之明”,步毛泽东《沁园春·雪》原韵,创作“攻击”毛泽东的诗词。作 为文化人,易君左在文学上主要致力于两大方向,即早年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晚年热衷于中华诗教。 易君左是湖南常德汉寿人,汉寿旧称龙阳,故易也被戏称作“龙阳才子”。易君左一门三代均名诗人,祖父易佩绅、父亲易顺鼎均为晚清著名文人。易君左少时曾 参加北京《国华报》“梅兰芳歌”征稿,列名第一,其时仅16岁。后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主攻政治学,组织通讯社。所写通讯寄回国内,即招致日本驻华使馆 人员关注并要求查封刊发其作品的报纸。因反对段祺瑞政府与日签订和约,易君左愤而归国,转读北大政治系,并于次年,即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与朱谦之等创办《奋斗》旬刊,提倡无政府主义,两遭军警逮捕,两被校长蔡元培保释。 易君左出北大校门后,先任吴淞中国公学国文教授,后入上海泰东书局任编辑,与郭沫若、郁达夫同事。时所著小说集《西子湖畔》等书,与郭沫若诗集《女神》、郁达夫小说《沉沦》并提。 易君左此后人生,即依照“时而教授,时而编辑、偶尔从政”的轨迹运行。 1924年秋,易君左即在湖南法政专校任教授,兼岳云中学文科主任,大革命时期,任贺耀组军队秘书,1928年就职《湖南国民日报》任编辑部部长,所撰 专栏“如此长沙”成为长沙报纸最具影响力专栏之一,此后易又应约任过宣传处长、大学教授等。1934年,在镇江官职上,易君左创作《闲话扬州》惹来官司。 1938年张治中主湘期间,易君左曾任《湖南国民日报》总编辑,随应周佛海之邀任中宣部专员等职。周佛海投敌后,易君左在成都办过《国民日报》等报纸。 1941年,在重庆大轰炸时,任过政治部设计委员等职。其时他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创作中国“新诗体”运动中,且至死不渝。 抗战胜利后,易君左以编报办刊写作,兼任大学教授为职事。1949年冬,易君左南奔香港,滞留18年,办报编刊、担任大学教授之外,他曾与落难香港文化 人共同创办超市,但最后以失败告终,一度生活窘迫。1968年易君左由香港赴台湾,1972年以74岁之龄去世。 任草草 整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7 12:54 , Processed in 0.0865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