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斩却龙头竞渡忙

2008-7-26 07: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80| 评论: 0|原作者: 何学威|来自: 星辰在线

  榴红艾绿,又临端午龙舟竞渡时。波光潋滟的石燕湖已是拨桡如雾,观者盈岸。

  划龙船的起因,从古至今就有“屈原说”、“图腾说”、“恶日说”、“夏至说”等。长沙地区流传划龙船为了祭祀金角老龙的传说,透露的是稻作文明中人类渴求征服自然的原始含义。

  长沙的“另类”划龙船传说

  长沙市东15公里处有座迷人古镇朗梨镇,浏阳河在此蜿蜒环绕而过,过去每年此处江中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古老的风俗孕育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流传至今。故事的梗概如下:

  从前,京城遭旱,百姓求雨,不见雨下。掌雨的金角老龙化变人形,私访京城,遇鬼谷仙师摆课棚。鬼谷仙师算定次日午时三刻有雨,城内三点,城外七点。金角老龙不信,与鬼谷仙师打赌比输赢。金角老龙回府查风雨簿,果真有雨,不服气,私改风雨簿。结果城内落七点,淹死不少百姓;城外落三点,照样赤地千里。金角老龙因此触犯天条,定了农历五月初五午时要被斩头。金角老龙求助鬼谷仙师,鬼谷子告诉他可以找唐王讨保。金角老龙报梦给唐朝皇帝,唐王应允。第二天设计请执行监斩的魏征丞相进宫下棋。魏征伏案睡着,于午时,梦斩金角老龙。龙头滚入皇宫,冤魂吵得唐王不得安宁。唐王只好封他“每年正月连头十五日;五月脱头五日”。后世人乃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仿制连头金龙在平地玩耍,五月初一至初五则将斩断的金角龙头置于船头在水上划船竞渡五日。

  这个传说,在长沙地区流传甚广。另外,湘潭的“耍龙灯”来历,也是说为了祭祀金角老龙,湘西凤凰县亦有类似说法。

  农耕生产礼仪:请龙———斩龙

  划龙船与舞龙灯,一个是五月端午习俗,一个是正月元宵习俗,为何竟以同一传说作为它们兴起的原因呢?

  其实划龙船与舞龙灯作为几千年农耕古国源远流长的风俗,有一根内在纽带那就是农业———水利,按传说中的艺术形象是“谷神”与“水神”的关系。这些无不反映着稻作文化早期的原始风貌。

  人们要在春季开始之时插秧,在夏季到来时“双抢”,保证这两个季节农事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水”,既不能干,也不能涝。当时为了避免出现旱涝,就有相应的“祭龙”仪式产生。

  据东汉以前多种典籍记载,在古时一般以正月、五月为大型祭龙活动时间,称“龙祠”。正月、五月的“龙祠”正好做了长沙划龙船传说中“正月连头十五日,五月脱头五日”的时间注脚。

  其实,正月、五月祭龙的实际意义是正月及正月以后要在雨中插秧,五月及五月以后要在龙口夺粮。《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西周时,陕西彬县以北一带正月修农具,二月下田。下田最怕春旱。而五月及五月以后呢?“五月初五过端阳,吃完粽子忙插秧。”农谚说:“端午晴干,农人喜欢。”“端午晴,笑盈盈。”南方在这时,偏偏有一次大水,民间俗称“端阳水”或“龙舟水”。夏历五月及随后,部分早稻开镰在即,然而正逢雨水时间,龙口夺粮,争分抢秒,这时举行龙舟竞渡,无疑是为了禳灾祈年。

  英国民俗学家迈克尔·洛威博士在《龙的舞蹈与雨的礼物》中说:“早在公元前八百年,中国人民就把龙和雨联系在一起,并进行各种各样的仪式。在仪式中展示出龙的各种形象,以求在干旱的季节里喜雨降临。中国盛行的‘龙舟节’习俗就是这些仪式遗留下的痕迹。”

  为求雨,固然要仿制龙形,“展示龙的形象”,《山海经》中就有“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的记载。淫雨不止,发大水,怎么办?那便要“杀龙以止淫水”了。长沙地区端午正是发大水的季节。斩却龙头,系于船头玩乐,或者骑在象征驯服的龙舟上竞渡,“在想象中和通过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稻作文明早期人们的原始思维。然而,龙是神灵,后来更衍化为天子象征,“公开斩龙”,系于船头嬉乐,于神权、君权均为大不敬,敬畏中原有的含义只有沉淀于传说中曲折表现了。但斩龙和降龙的仪式仍在民俗中留有蛛丝马迹。清光绪《善化县志》载,五月的善化(即今长沙),“凡水神庙中,是月供奉龙头,鼓乐游街”。所奉只是龙头。长沙一带赛龙舟前,民俗常直接抓糯米打龙头。据说,这是因为龙怕蛆,担心蛆钻入鳞甲中,而水泡过的糯米像蛆,龙见了就变得驯服。另外,靖港地区正月玩完龙灯后,要把龙分开,于荒野烧龙。而湘潭旱灾祈雨舞龙收标(即不再玩了)的地点,极有意思,总在湘潭市停尸的金庭别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13:03 , Processed in 0.37262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