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扬州面移植长沙小记

2008-7-26 06: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6| 评论: 0|原作者: 俞润泉|来自: 星辰在线

    我从做小孩时候起,就知道长沙的面馆有一种面品叫“扬州锅面”。扬州锅面用一只可装一鸡、一鸭、一肘子的瓷蒸盆盛装,盖在面上的有鸡块、海参、火腿等,价格大约等于十碗肉丝面的价钱,上世纪30年代初,我们一家四口吃一盆也就足够了,50年代末期,即所谓“过苦日子”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传统食品都没有了,但扬州锅面仍存,虽已没有鸡块、海参、火腿,但肉不少,外加荷包蛋2枚,油特别多。我记得那时嘴实在太馋,于是将我大姐用24块银元买来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韦氏大字典》卖掉,得人民币50元,率领全家大小,扶老携幼,在雪地冰天中排队三小时,大吃一顿,后来我的小女儿还常常说:她一做梦就梦见吃扬州面。

     一直到现在,扬州锅面还挂在长沙几大面馆的招牌上,吃的人也不少,只是海参改为了墨鱼,鸡块尚仍有几块。扬州面何以于大半个世纪前“流寓”到长沙来的呢?这是我每次吃面时就不懂解的地方。近偶读秦翰才于1949年所编的《左宗棠逸事汇编》,在其所录杨公道(清末人)的一则笔记中,可推知大概原委。原文说:“公(指左宗棠)举孝廉,北上应考,舟过扬州,停桡游览,就市上食鸡汤面而甘之,谓为味妙无匹。后每过此,必饱啖。(后,左)转战各省,去扬(州)愈远,偶与客谈及,津津焉若有余味。(左宗棠)既贵后,常命庖人(即厨师)仿其法为之,杀鸡既多,终觉其味远不及也。迨督两江,简阅瓜州兵,对西来将士,各赏两碗(扬州鸡汤面),无烦郡县供张。谓之曰:‘古来名将恒与士卒同甘苦,诸君与余皆历年相随,备尝艰苦,余有口所甘,安敢不与诸君共之乎。众咸悦服,一时风声所播,凡过邗江者,必尝是面,至今仍脍炙人口,面肆因利市三倍焉。”

    这文中说的“西来将士”,当为随左宗棠出兵甘肃、新疆的老兵。其中80%为我湖湘子弟。我想一定是他们把当年的扬州面带回湖南了。按,左宗棠赏湖南兵吃扬州面是光绪八年即1882年的事,他们中或有某人将面传来长沙也应是1882年至1892年之间,那么扬州锅面流寓长沙不是我在本文前所说的大半个世纪,而是一个世纪有余了,也可为它挂个“百年老字号”呢。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12:38 , Processed in 0.22684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