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薇)“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只是水泥的森林;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绝不会拥有高的品质。”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调研长沙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时指出,要高度重视文化事业,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大力建设文化设施,让文化成果惠及百姓。市领导张湘涛、夏建平参加调研。
2011年,长沙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城市。去年,长沙大力实施“公共文化进村进户、群众文艺千团百佳、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创作了一批一流的文化精品,全年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实现1250亿元,文化对经济的贡献率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 张剑飞指出,这些年,长沙的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市文广新系统功不可没。目前,长沙的文化事业有很好的基础,未来发展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不足。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定要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增强市民对文化的认同感,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 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文化事业?张剑飞指出,首先要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既要保护、修复好现有的历史文化遗存,也要创造性地开展保护利用。要大力建设文化设施,针对社会多元化的需求,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旧物利用”。他举例说,修缮好的程潜公馆,可以考虑建成一个长沙和平解放纪念馆,让其成为还原长沙当年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大力推动文艺活动,多鼓励街头艺术家、小剧团、小剧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活动,让市民随处都可以领略到文化气息。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7:51 , Processed in 3.16661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