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和平)湘妹多情。这一享誉海内外的“湖南印象”,其实早在民国时期便有“谱”。记者昨日从长沙市委宣传部正在印刷出版中的《民国文人笔下的长沙》一书中发现,民国浙江作家田倬之写的《湖南女子最多情》,以文人的笔触,从自然、社会和历史等环境多方面入手分析,将“湘女多情”这一说法的原委笼之于笔端。
田倬之是民国时期名作家,曾任浙江南溪一中代理校长。《湖南女子最多情》一文,是田倬之曾公开发表于民国时期有名的刊物《良友》第94期。“一提到湖南女子便联想到她们健康、活泼、能干、美丽,不能不称誉她们是中国最好的女子。不过以上那些优点并不是湖南女子所特有的,而真正湖南女子之所以受人推崇,却是因为具有另外一种性格:多情。”在《湖南女子最多情》中,田倬之开门点题。他同时坦言,论健康,湖南女子不及华北和东北;论活泼,湖南女子不及广东;论能干,湖南女子不及四川……论美丽,湖南女子不及江浙。惟有多情一项,却非任何地方的女子所赶得上。可以说多情是湖南女子的特征。 “水性弱而流动,故水多的地方,女子温柔而活泼,水因受外界刺激,为波、为浪、为漩、为瀑,故生长在那些地方的女子多情致。江有沱,水有泊,故生在那些地方的女子对其情人多留恋。”田倬之在文中娓娓道来。 《民国文人笔下的长沙》收集了民国时期50多名作家写出有关长沙的100多篇文章,其中不乏丁玲、田汉等名作家。据介绍,辑录的这些文章,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也为长沙留下一份珍贵的史料。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5 09:17 , Processed in 0.0861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