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枢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洋湖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已建成对公众开放,景区未见介绍洋湖垸历史的任何标识。笔者应长沙市地名委员会之约,为洋湖垸地区新建道路命名查找“依据”,找到了不少关于洋湖的历史资料。 洋湖垸为靳江入湘江口地带湿地,古名“瓦官口”。 靳江为湘江一级支流,传因流经楚大夫靳尚墓得名。靳尚是楚国上官大夫,相传他与楚怀王宠妃郑袖狼狈为奸,陷害屈原,留下骂名。清乾隆举人、宁乡玉山书院山长周在炽有《过靳尚墓》诗: 人去几千年,荒坟靳江边。 江边一杨柳,系吊屈原船。 靳江源出湘乡市金石乡,有东西两源。东源出靳源村罗仙寨西麓;西源出万群村万岁塘,两源会于赵公桥入宁乡境,流经8个乡镇,至烧汤河出境,再经湘潭县北和望城县南(今属岳麓区),至长沙市岳麓区柏家洲注入湘江,全长85公里。 1971年冬,长沙市将靳江出口一段裁直,从故道北移1公里,自许家洲至谢家屋场全长550米,缩短河床1600米。留下故道哑河24公顷水面划给郊区岳麓山公社靳江大队,补偿其开河损地。又含浦镇官埠口村一段,于1976年冬改道拓宽,从清家滩至颜家桥裁弯切直1800米,撇开北面一段故道。望城境内(今属岳麓区)河长24公里,河床宽100~150米,1964年修建九江庙河坝后,上游已无舟楫之利。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记有此水。《水经注》曰:“湘水又北,左会瓦官口水,湘浦也。”瓦官口水即靳江,瓦官口即靳江入湘江口。据考,古代这里曾是烧制砖瓦的集中地,政府置瓦官,故名。明《一统志》亦云:“靳江在善化县西二十里,一名瓦官水口,一名剑江,源出湘乡大凫塘,东北流经宁乡麻山,南七十里又东北入善化县界至黑石头注入湘,过楚大夫靳尚墓前,因名。” 到清代瓦窑似已不存,瓦官口建起楼台亭阁,栽种梅花,成为长沙郊外旅游胜地。清嘉庆举人黄本骥有《雨渡瓦官口》诗云: 阴翳漫江昼不开,蹇裳唤渡客裴回。 寒流一线盘沙出,细雨孤帆背岳来。 云树微茫分甸郭,烟涛汹涌动楼台。 问情多被梅花约,又见东风两岸催。 清诗人孙良贵《靳江口》诗也证实了清代靳江口广植梅花,诗云: 回望昭霞石,行看靳口迟。 寒波明藻荇,白石曝鸬鹚。 远客归何安,逢人问岁时。 江梅含欲放,于役亦知期。 洋湖垸今已无梅花,洋湖湿地公园改种了其他植物。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5 08:31 , Processed in 0.0906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