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媛媛 唐薇频 周和平 李卓 王洁 当这个都市变得愈来愈繁华现代,有一种身影正与我们渐行渐远。上了年岁的老长沙人,是否常会想起拉着老京胡品味市井、提着小铜秤称量生活的那些岁月?已经成年的你与我,是否还记得布老虎、泥哨子、小面人那粗朴可爱的模样?那一床手工棉被的温暖,那一支柔软毛笔晕开的墨香,是否让你每每想起,总有一番回味在心头? 那么,这个冬天,就让我们一起舒展开这张长沙手工艺地图。从8月到12月,我们行进在大街小巷,探寻着那些指尖上的智慧,记录着老手艺人的生活实景,感受着他们的苦辣酸甜。虽不细腻却最真挚的画笔,蘸满回忆的气息,绘下他们身处的那些角落。 那么,从这个冬天起,让我们保留这张长沙手工艺地图。这里记录的不仅仅是即将走出记忆的背影,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他们守望的那个手艺传承之梦,同样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撑,而力量来自你、来自我、来自他,来自所有人。 “彭一刀”打的刀 好看又耐用 【手艺人地址】捞刀河镇板塘村 【推荐理由】有着“菜刀王”、“彭一刀”之称的板塘村老刀剪彭泽林,是捞刀河镇所剩不多的几个打刀人之一。“彭师傅打的刀很快、很好看,也很耐用。”附近不少村民表示,家里用的都是彭泽林的刀,用了10多年还和新买的差不多。 刊载版面及标题:9月11日A6版《“彭一刀”打的刀,用了十年还像新的》 长沙唯一传人 40年制京胡逾万 【手艺人地址】北正街长春里19号 【推荐理由】62岁的薛飞是长沙唯一一位制作京胡的老手工艺人。40年来,他手工制作的京胡已卖出1万多把。他首创用特制的聚酯透明塑料替代传统蟒蛇皮,用作京胡筒皮,不仅有着同样美妙的音色,而且更加生态环保和耐用。 刊载版面及标题:9月4日A8版《小巷深处的京胡传人,40年制琴逾万把》 “最后的制秤人” 40年制秤13万杆 【手艺人地址】太平街135号 【推荐理由】“太平街老秤店”的店主文志飞,13岁开始学习制秤手艺,至今已经制作13万多杆秤。这位“长沙最后的制秤人”,坚守着从爷爷辈传下来的老手艺。无论是制作一把普通的小秤,还是制作一把能称重上百斤的大秤,文志飞少则需花一天,多则要花三天时间。 刊载版面及标题:9月19日A8版《一辈子“斤斤计较”,做“秤心如意”事业》 捏面达人 8分钟捏出“猪八戒” 【手艺人地址】 望月湖小区 【推荐理由】 面塑达人彭支宁已有30多年的手工艺龄,如今他更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面塑作品不断推陈出新。节假日,城区一些大型活动场合,也经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随手捏起七彩面泥,经一番搓、切、刻、划,然后“披”上头饰和衣服,不出8分钟,憨态可掬的猪八戒面塑便脱手而成。 刊载版面及标题:9月3日A6版《8分钟捏出“猪八戒”》 长沙城最后一名手工渔网编织匠 【手艺人地址】 北正街北正巷8号 【推荐理由】 作为长沙城区最后一名手工渔网编织匠,梁国安织了40年渔网,牢靠细密的渔网让他在湖湘渔家中小有名气,常有岳阳、浏阳的人寻觅到小巷中找他制网。 刊载版面及标题:11月5日A5版《织网40载,网住飞针走线的记忆》 上百道工艺制出一支好笔 【手艺人地址】南阳街20号 【推荐理由】62岁的老笔匠黄希林坚守的这家小店,已是长沙最后一家传统手工毛笔作坊。制了20余年笔的黄希林,一直遵循着湘笔的传统工艺, “毛笔制作工艺很讲究,要经过水盆、捉羊毛、石灰浸羊毛、羊毛梳成片、齐羊毛、切羊毛、整羊毛等100多道程序,每道工艺都要精湛入微,才能制出‘尖、齐、圆、健’的毛笔。” 刊载版面及标题:8月17日AA4版《长沙最后的湘笔作坊,黄永玉曾题名赠画》 老手艺理发 感觉很怀旧 【手艺人地址】湘江风光带(橘子洲大桥桥墩堤坝至天心区段) 【推荐理由】还记得那些走街串巷的剃头匠吗?如今,你仍能在湘江边找到他们的身影。一个陈旧脱漆的木盒子里,整整齐齐装着手推剪、刮脸刀、剪刀、刷子、挖耳勺等……虽然工具老式,但老剃头匠手艺老到,特别是价格实惠。 刊载版面及标题:9月7日A16版《夫妻搭档,走街串巷剃头啰》 织补哥让你衣物破损不再愁 【手艺人地址】东塘立交桥下 【推荐理由】 49岁的谢国奇在东塘一带可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织补哥”,常被人夸赞针线活做得比女人还好。不光对织补技艺进行传承,谢国奇还自创了不少织补针法,正在为爱衣破损而烦恼的你,说不定会在他那里收获惊喜哦! 刊载版面及标题:8月22日A8版《织补哥14年玩转绣花针》 20多年揉出满巷春卷香 【手艺人地址】东庆街 【推荐理由】胖爹爹黄文明一手卷起一团和好的湿面,一手拿起油刷在铁板上轻刷几下,面团一顿一揉,一张圆而薄的春卷皮就躺在了铁板上。略微烤干后小铲轻轻一挑,匀薄的春卷皮就落在旁边的簸箕里。“胖爹爹在东庆街做了20多年春卷皮,都成我们小巷的标志了。”一位居民说。 刊载版面及标题:9月18日A6版《胖爹爹手一转,摊出香薄春卷皮》 打金匠15年 用心敲打美丽 【手艺人地址】人民中路金口岸珠宝玉器城 【推荐理由】 哪怕是最简单的一件金饰,39岁的手工艺人刘光连都格外细心:执模、镶嵌、抛光、电镀……一件金饰完成用到的工具超过50种。刘光连24岁开始学习金饰手工艺,此后一直从事这一工作。他做的饰品,因新颖时尚而受到很多人喜爱。 刊载版面及标题:9月12日A16版《哥打的是黄金更是情谊》 缝纫老手艺 让你秀美丽 【手艺人地址】营盘路286号 【推荐理由】“类似款式和质地的裙子在大商场里要一两千元,在我的缝纫店几百块钱就搞定了。”扶纪华说。20年来,扶纪华一直坚守着那份老手艺老流程,在完成与顾客的沟通、了解其身体数据和对衣服的要求后,一件衣服的款式风格很快在他脑中基本定型,然后用白纸、木尺、粉笔勾勒出衣样,再仔细裁剪行针。虽然每天都是这样度过,但在扶纪华眼中,制衣是件生动的事,衣服也是有生命的事物,而每天身处这样的“快乐生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刊载版面及标题:9月6日A9版《飞针走线乐生活》 弹棉花匠 用手艺温暖他人 【手艺人地址】人民新村社区15栋 【推荐理由】进入冬天, 何雪明的棉被作坊也进入旺季,每天能制六七床棉被。“他制的棉被比买的厚实保暖,能用上好多年。”前来制棉被的居民说。 刊载版面及标题:11月8日AA2版《日制棉被六七床,他用手艺温暖他人》 七旬“钟表大师” 60年修表6万块 【手艺人地址】友谊路27号 【推荐理由】15岁到长沙“馀昌钟表行”学习钟表维修,如今,76岁的周学文老人已经跟钟表打了60多年的交道。与钟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被称为“钟表大师”,至今老人修好了6万块钟表,从街边小店数十元的电子表到价值五六十万元的劳力士,还没有哪块表可以挑战他的技术。 刊载版面及标题:11月11日A5版《嘀嗒:最复杂的旋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5 10:18 , Processed in 0.09126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