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甘长顺,少女时代的情怀

2012-12-3 09: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87|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长沙晚报

  杨利军

  前些天去朋友家,话间随手拿起茶几上的晚报,咦!《我与老字号》征文?顿时,撩拨了我少女时代的回忆,一段与老字号“甘长顺”酸酸甜甜的朦胧情感。

  小时候我们家经常有个胖子伯伯来做客,妈妈要我们叫天阳伯伯。每次他们都用我听不懂的家乡话聊家常。偶尔套上几句塑料长沙话,妈妈告诉我,你外公弥留的最后那段时间,正遇上过苦日子没吃的,多亏天阳伯伯每天从甘长顺端面给外公吃,外公是吃着甘长顺的面离开我们的。那时候我便知道天阳伯伯是甘长顺的大师傅 。有点不光彩地告诉大家,天阳伯伯利用职务之便给外公的面里加双份油,盖两个码,当然有个码子是盖在面下面,别人不知道的,呵呵。其实,我没见过外公。但从妈妈感激的话语里,我知道天阳伯伯是我们家的贵宾。

  一次,我正写着作业,突然听到妈妈喊我,芳,天阳伯伯来了,快泡茶。“伯伯,请喝茶!”我从屋里端茶送给天阳伯伯,天阳伯伯接过茶端详了我好一会,笑眯眯地说了声谢谢,然后故意用塑料长沙话对我妈说:“细妹,把你们家芳妹子介绍给我家建伢子咯,我看他们蛮般配的。”我羞得赶紧转身跑屋里了。不知道是不是大人有意安排,那次妈妈去乡下走亲戚,把我带到了天阳伯伯的家里。当时天阳伯伯在城里的甘长顺上班,伯妈忙上忙下招待我和妈妈,见我有点怯生,就大声喊:建伢,建伢!只见从外面跑进来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子。这就是他们家的建伢么?一点也不像个乡下孩子啊。我心里这么想。伯妈对他说:“建伢,带妹妹去打毛栗子吃。”“好。”他一边爽快答应,一边把我拉出来。他把我带到一棵大树下面,一溜爬到树丫上,拼命地摇晃树丫,哗哗哗一下子掉好多浑身是刺的球球,我蹑着拇指和食指正准备去捡,“别动!”他一溜梭下来,脱掉上衣,把两个袖子挽个结,扔给我,“拿着,这东西刺人!我来捡……”

  初中毕业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正复习备考。天阳伯伯带着建伢来了,几年不见,他没那么胖了,仍然还是白白净净的。从那次乡下回来后,我俩就成了老乡亲戚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少女的害羞和矜持,这次我没有理会他们的到来。“丽芳妹妹”他进来和我打招呼,我抬头和他正眼相对。刷地,耳根都烫起来了,我们都迅速把眼撇了开。我冲他笑了下,“你不上课吗?”我问,“爸爸身体不好,要我来顶班。”这次不久,天阳伯伯就去世了。

  念完高中,我在一街办工厂门市部工作,门市部在中山路青少年宫旁边,离甘长顺面馆很近。因对甘长顺有种特殊的情感,加上甘长顺的面确实好吃,我经常和同事去吃面,一是去饱口福,二是想看能否见到天阳伯伯的建伢,也许能享受像外公那样的待遇呢。但是,从那次见面后,我就再也没看到建伢了。偶尔听妈妈和那些老乡亲戚说到建伢,如何努力如何有出息,仿佛也只是飘入耳际的传说。后来我离开了门市部,妈妈也去世了。

  甘长顺再次让我心潮澎湃的时候,是1994年甘长顺面馆在走马楼1号原址重建开业前夕,老公的舅舅,一位有着文学功底的前辈,那天,老舅欣喜地告诉我,他受朋友之托,为甘长顺门头撰写的对联,即将被制作成门匾悬挂在重新开业的甘长顺面馆的大门上。开业那天,我和老公特意早起去“捧场”,一为品老店新修的原味面,二为赏舅公原创的新对联。“长挑重盖带迅来原鲜码面,顺饮轻吞从容品味美食家”,横批:“甘旨惟斯”。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和老公带着儿子每个星期天都会去享受一顿“甘旨”,直到老城改造,甘长顺被拆迁。

  前些日子和老公逛街,从平和堂出来,老公说,我们去甘长顺吃面啵?说不定这次能看见你那青梅竹马的建哥哥哦。我们走进位于现在东庆街、市公安局旁边的甘长顺面馆,面馆外面仍然还是古色古香,里面比原来的老面馆宽敞多了,看上去很干净,生意不像原来老面馆那样要排队买票,却还是座无虚席。我和老公要了个三鲜锅面,面上得很快,嗯!鲜美还是照旧,可谓名不虚传!不愧为有着130年历史的长沙老字号——甘长顺!只是还是没看见天阳伯伯的建伢,唉!都几十年了,我儿子又差不多是当年的建伢一般大小了,哪还认得天阳伯伯的建伢子哟。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2 19:07 , Processed in 0.10972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