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王艳 谢丹 指导专家 王晓之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 膳食营养失衡,警惕吃出来的慢性病 【典型故事】某公司组织40名员工到医院体检,结果发现,40人中16人有轻、中度脂肪肝,12人血脂偏高,5人患糖尿病,1人疑似患结肠癌,各项指标正常者仅2人。调查发现,该公司自2006年起免费为员工提供自助午餐,每餐供应的荤菜不少于8种,且不限量,由此员工放松了保健警惕。 【专家解析】国外学者将膳食和营养的变迁划分为“饥饿减少”、“慢性疾病”、“行为改变”3个阶段。据此划分,我国正由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即进入“慢性疾病”阶段。 长期高盐、高脂、高蛋白的饮食,导致相应的慢性疾病高发。此外,过多地摄入脂类,与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和肾癌等有密切关系,而果蔬类摄入不足与直肠癌、胃癌及食道癌等发生有关。 其实,很多慢性疾病是可预防的。科学研究发现:膳食中钠盐易升血压、钾盐则降血压;而增加鱼油等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或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都有利于降血压;高动物蛋白膳食模式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豆类蛋白和植物蛋白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而经常进食水果,可降低患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度。 出门乘车进门上网,警惕坐出来的慢性病 【典型故事】32岁的李先生是某大型企业部门老总,过的是出门乘车、进门开会、回家上网的生活,腰围与业绩共增长,尽管严格控制饮食,李总的脂肪肝还是由轻度转为中度,在去年体检中,李总被确诊患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一次出差途中,李总突然出现胸前区绞榨性疼痛,尽管有惊无险,那种濒临死亡的恐惧让他至今心有余悸。 【专家解析】预防慢性病,还应着重加强运动。然而锻炼身体的意识在百姓中重视不够。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83.8%从不参加锻炼。缺乏锻炼对健康的危害,不亚于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以及吸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有氧耐力运动可以增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调节内分泌系统。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以使人们发生冠心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的危险降低。肌肉训练可以使骨骼、肌肉更加强壮,这有助于延缓身体运动功能衰退。 《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保持“6000步”的运动量。而青少年学生的运动量,可参照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指南,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 吃多动少压力大,警惕慢病患者年轻化 【典型故事】去年9月,长沙市某中学秋季入学组织学生体检,结果显示,300余名初中学生,两成体重超重,10名“肥胖”,30余人有龋齿,13人血压偏高,1人确诊为2型糖尿病。 相关故事:今年秋季开学,北京某大学新生两周军训期,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军训晕倒者众多,让人对年轻一代身体素质产生担忧。 【专家解析】好吃油炸食品、甜品、可乐等零食,肉类摄入多,主食(米、面)摄入少、体育锻炼有限、课间玩手机、作业完成后看电视、上网……这种吃多动少而学习压力大的生活状态,在大、中学生中极为普遍,也是导致慢性病在青少年人群中出现的祸根。 青少年慢病预防意识十分薄弱,家长、老师应多加督促,从孩子饮食、运动、作息的细节抓起。为孩子提供合理的膳食,让其多吃主食、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及路边摊小吃,少喝可乐。课间休息,老师应多组织学生上操场运动;放学后,家长要帮助孩子减少看电视、上网时间;节假日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疏导孩子健康减压。 相关了解 慢性病概念及相关数据 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组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相关的、病因复杂、病程长、危害严重、医疗费用高、多脏器损伤的疾病。在国内,主要指常见的四类慢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慢性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我国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有5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3%,预计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5%。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也快速上升,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我国慢性病已呈现“井喷”状态,不仅老年人慢病高发,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也进入了慢病行列。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7-15 17:06 , Processed in 0.0901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