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求忠 小时候跟父亲进长沙城办事,走亲戚,经常是在4路车终点站劳动广场下车,剩下的路全部是步行,黄兴南路为必经之道。 我记得当年黄兴南路那些气派的国营商店,营业员站在高高的柜台后面,开好票据,用夹子夹好,神气地掷飞镖——头顶有条铁丝,夹在木夹子上的票据迅速穿梭,“嗖”的一下,找的零钱又顺着铁丝跑回来。儿时最初的理想,就是要当九如斋或南北特商店的营业员,有的是好东西吃。 走在黄兴南路上,父亲会教我唱歌,跟我讲故事,闻着满街那些糕点的香味,看着花花绿绿的街景,那段路上的无忧时光,印在童年的记忆里。 印象中的父亲一直勤俭持家,厂里发的汽水,年末食堂会餐的菜肴,他都舍不得吃喝,全部带回来给我们姐妹,他自己也很少在外面就餐。 有一次,父亲带我和姐姐去玩。爬完岳麓山后,我和姐姐都说随便在哪里吃点东西就行了,父亲不肯,领着我们下山,过了湘江大桥,最后走到黄兴南路,走进一家老字号的饮食店。父亲坐下之后,得意地说:“这可是百年老店呢!当年我……”这时候,我和姐姐早已饥肠辘辘,举筷便吃,父亲的话便咽下去了。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以前就住在城中心,因公私合营,就随爷爷离开了这条街,到了郊区。也许那些熟悉的老字号,有着父亲许多回忆,也许他只想把他认为的最好的店子介绍给我们,我们那时年少,什么也不懂,还直埋怨走了太远的路。 我幼年表现聪慧,读书时曾连跳两级,父亲对我满怀希望,我大学毕业的那个炎热的夏天,父亲带我来到黄兴路附近的某机关单位,要找他以前的某位同事,想帮我介绍个理想的好工作。其实,对方当时是领导干部,父亲不过是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人家未必会念这份交情。但父亲执意要去。我们从劳动广场步行过来,父亲的背都汗湿了,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我看到父亲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怯怯地走进传达室。但是如我所料,他吃了一个闭门羹。我看着他低声下气地跟门卫说着好话,脸上堆满谦卑的笑容,花白的头发湿漉漉地贴在头上,门卫还是冷冷的官样的回答,父亲那种小心翼翼的样子,让我心酸不已。 父亲终究无功而返,出来之后,垂头丧气:“我想来想去,也只认得一个这样有能力的人,唉!” 我却满不在乎:“没关系,我还不稀罕找他呢!”走在浓阴密布的黄兴南路上,父亲一路沉默不语,长吁短叹,火辣辣的夏日,都变得有几分秋意了。 那时候,我急于展翅高飞,不想要父亲为我安排什么, 所以根本没当回事。只是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一辈子老实巴交、不懂得拉关系的父亲(就连那一次,他都是空手去的)是多想竭尽全力,却又无能为力,那种歉疚和悲凉,又岂是当初那个作为单纯的女孩的我能够明了的?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7 19:50 , Processed in 1.0679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