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洁 实习生 田佳玮 在天心区古潭街德厚里巷,被顾客亲切地称作“拖把哥”的李建军,在自己低矮简陋的“作坊”里,将祖辈相传的制作拖把手工技艺承接下来,他扎的拖把也被称作是长沙城最“经得用”拖把。 昨日,记者从古潭街转至德厚里巷,沿着窄窄的小巷往里走,来到“拖把哥”李建军的家。此时的李师傅正手执长刨站在门口,埋头认真地刨木。做了将近十年手工拖把的李建军,将这门技艺越做越精湛。他告诉记者,如果时机成熟,他还想要将此技艺申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拖把圆女音乐梦 “制作拖把是船员最基本的技能,我们家世代都是在船上工作的,而我也是从小在船上长大,自然也学会了这门手艺。”李建军告诉记者,自己从没有想过会以做拖把营生。直到2004年,当武汉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飞到女儿的手中时,刚刚失业的他决定拾起家传的老手艺,延续女儿的音乐梦想。 “拖把用途不同,棍长也就要有区别。”提到一把把亲手制作的拖把,李建军打开了话匣子。做了近10年拖把的他更是对拖把的选择有着自己的心得:“颜色深一点的地板,建议用深颜色的拖把,颜色浅一点的地板用浅色拖把,这样拖出来的效果才会干净舒服,拖完后地面看上去不会显得花乱。” “经得用”拖把处处藏心思 “我做的拖把杆前端是方的,这样绑上去的布才牢固,不会轻易滑落。拖把杆的尾端则比前端细一点,这样抓起来才会感到舒服。”拿起一把拖把细看,记者发现李建军做的拖把上没有一颗钉子。“一般市场上的拖把头处会有钉子,这样擦起地来很容易损及地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的拖把全部用绳子捆扎。”考虑到捆绑的绳子要经日晒、水浸泡,李建军还选用了精品的维尼龙绳。“维尼龙绳拉力大、不怕水,这样制作出来的拖把才耐用。” 此外,李建军还在每一把拖把上标上自己的联系电话和生产日期。 传承船工扎拖把手艺 “平均算下来,扎一把拖把需要耗费半天的时间。”李建军告诉记者,每一把拖把的制作都需经过选棍、刨木、上漆、扎布等多道程序。而每一道程序过程中又包括很多小的细节处理,拖把的制作过程可谓十分复杂。“就拿拖把杆的制作来说,选中的杉木棒首先要用刨子刨平,用纱布磨光七八遍,再涂上清漆,然后晾干,如此反复4遍才能放手。” “我们老船工制作的拖把手艺就是不同,按我们的说法,拖把杆得像老鼠尾巴,即拖把杆前端粗后端相对较细。而捆扎拖把的过程也很讲究,得像建造房屋一样,从地基开始一层一层往上建。”李师傅边说边向记者展示自己捆扎的一层层拖把布。李师傅告诉记者,如果时机成熟,他想要申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拖把一般流程 1 出棍 准备一块质量上好的木板,砍出一根粗坯,再用木工刨修、玻璃片刮匀、用粗砂纸打磨光滑。一根漂亮的拖把棍才算成功。 2 扎制 扎好主体。考虑到捆绑的绳子要经日晒、水浸泡,最好选用精品维尼龙绳。 3 编花雕刻 为了让手工扎制的拖把更美观,船工们往往还会在拖把杆上雕花、把拖把布编成麻花图案等。像李建军就会在拖把杆上刻上日期和电话。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7 07:52 , Processed in 0.0906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