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 吴启 记者 刘捷萍)宽敞明亮、冬暖夏凉、广播音乐无疑是一个现代商场必备的基础设施条件,但你恐怕很难想象早在80年前国货陈列馆就做到了这些。昨日,记者见到了今年63岁的蓝国建老人,听他讲述着其父蓝肇祺当年在国货陈列馆工作,以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夏季满堂电扇,凉爽得很 1930年,从湖南乐群会计专业学校毕业不久的蓝肇祺被安排到国货陈列馆负责会计工作。1932年10月,国货陈列馆落成正式开业,二、三楼陈列全国各大城市的名产国货和本省各地区特产;一楼为商场,招商出租承办,商场宽敞明亮,装饰华美,是全省最大的国货商场。“因为做会计工作,所以父亲对馆内购置的设施都了如指掌,银宫电影院、三和酒家、健身浴室、华中理发店等都是使用的进口设备,先进豪华,成为当时长沙唯一的热闹场所。”蓝国建根据父亲当年所述回忆道。 蓝国建告诉记者,国货陈列馆设计之初,定位很高,冬暖夏凉是基本要求。落成开业之时,夏季满堂电扇,凉爽得很;冬季装有暖气,温暖如春。馆内还装有广播音乐,对当时的国人来说,实为创举,不仅轰动全城,而且省内外不少人还前来参观学习。 “当时国内工业落后,暖气、广播、理发、卫生等设施都是进口外货,连建筑上的钢筋水泥等基本材料都是从香港进口,价格高昂,再加上外汇变化不定,所以资金预算变化很大,父亲当年为这个费尽了心思。”蓝国建笑道。 当年馆内决不允许混售日货 国货陈列馆开业初期,日货依旧充斥市场,虽然爱国团体严密查禁,馆内仍有奸商与日商往来。为了控制日货混迹,国货陈列馆通告馆内商户“限售国货,严禁混售日货”。“当时父亲任陈列馆会计员兼商场主任,他意识到这个说法可能会引起中日纠纷,就向馆长刘廷芳建议把‘日货’改为‘洋货’。”蓝国建说道。 上世纪80年代,刘廷芳多次回国引进外资,都是由蓝肇祺负责接待,为湖南省招商引资、加强中美经济联系都做出了一定贡献。 《国货陈列馆明年再现中山路》后续4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7 07:52 , Processed in 0.0941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