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捷萍 实习生 吴启 1932年,湖南省国货陈列馆正式落成开业,开始了属于长沙的几十载传奇。回望80年前这座雄伟建筑的历史烟尘,发现成就它的除了馆长刘廷芳,还与两个人的努力与付出分不开——承建商张连生和设计师欧阳淑。近日,记者辗转采访到他们的后人或知情者,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张连生 亏本的承建商 作为80年前湖南最雄伟建筑的国货陈列馆,你很难想象它的承建商张连生,只是一位主业木匠的小承包商。8月6日,记者在观沙岭见到了张连生82岁的女儿张建华。 1930年,国货陈列馆设计计算完成后,经过报批手续便开始在社会上公开招标。当时张连生的主业是木匠,平时承包一些小工程。听闻国货陈列馆公开招标后,张连生顿时来了兴趣。“为了满足招标要求,父亲临时成立了张连记营造厂,以正规商家的身份参与招标。”张建华回忆道。 招标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张连生低价中标,正式成为国货陈列馆的承建商。张建华对于父亲能够中标,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他一个小木匠竟然能够中标,可能和父亲在业内的信誉有一定关系吧。” 揽下这辈子所做的最大工程,张连生鼓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殊不知这个大工程并未给他带来任何收益,反而亏损不少。原来开工后才发现,建筑地段土质疏松,开挖20余米还看不到底土,后经过深挖打桩补救,才突破难关。如此折腾下来,建筑成本大大提高。张建华告诉记者,后来国货陈列馆馆长刘廷芳了解情况后,便追加了银宫电影院这项工程给父亲承建,这才挽回一些损失。 欧阳淑 默默无闻的设计师 国货陈列馆作为长沙市的地标式建筑,却少有人知道他的设计师是谁,记者经过多方查证,才在苍茫史海里找到这位默默无闻的设计师——欧阳淑。 欧阳淑是汨罗人,曾赴法勤工俭学。这个只出现在最初的营造合同上的名字,却设计出了赫赫有名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国货陈列馆。本报副刊部记者任波对老长沙颇有研究,他数年前偶然获得了1932年10月出版的《湖南省国货陈列馆特刊》,这种特刊首现陈列馆设计师欧阳淑的真容。他告诉记者:“陈列馆整体为四合院型,前后两进,中设天井,两侧为偏房,16根罗马圆柱雄伟高大,既富有欧美古典色彩,又透着中国古典韵味,可见欧阳淑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中西方特色融合的风格。” 根据任波提供的资料与照片,记者了解到,陈列馆正面为主体陈列室楼房三层,三楼顶部正中再增加五层,以方形为基础,上配八角柱体、圆柱体、圆锥体。顶上立钢管旗杆构成尖塔形,与前面16根罗马柱配合,颇显雄伟。在前栋三层主体楼房后,紧接一层平房作为商场。商场后为办公室、图书室、弹子房、锅炉及附属电影院、酒家、浴室、理烫店。 相关链接 晒回忆中大奖 即日起至8月15日,友阿集团联合本报,共同征集有关中山路国货陈列馆的记忆,如果你有珍贵的老照片、老物件,或者你是建设者的后人,只要拨打晚报热线96333或者发微博@长沙晚报@友谊阿波罗,就可能获得大奖。友谊阿波罗集团将从中评选出3个最有价值奖和10个最热心市民奖,各奖励2000元和500元购物卡。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7 07:34 , Processed in 0.10635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