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鲜鱼味美,唐代怀素在《食鱼帖》就曾写过。不过鲜鱼若用盐擦揉均匀,暴(急促)腌数小时或三四日,即成暴腌鱼。
鱼用盐暴腌后,鱼肉紧实,油炸并爆炒后,既保持鲜鱼味美,同时鱼肉成瓣,外酥内紧,鱼香四溢,其味甚佳。 不过,长沙餐馆酒楼菜谱上写“暴腌鱼”之名则五花八门,乱七八糟,刨盐鱼、庖盐鱼、暴盐鱼、曝盐鱼等名均随处可见。 其实,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已有“暴腌肉”之名,谓猪肉“微盐擦揉,三日食用”,并称“暴腌肉”是“冬月菜也,春夏不宜”。 瓿豆角、瓿辣椒,在长沙餐馆酒楼中常写作扑豆角、扑辣椒。扑字,取音近。有写作曝豆角曝辣椒者,说是豆角和辣椒经过了太阳的曝晒。但扑豆壳的“扑”,其正字似应为“瓿”。 在鲍厚星、崔振华等老师编著的《长沙方言词典》一书中,他们用的字是覆豆角、覆辣椒。理由是豆角和辣椒进了覆水坛子。查覆水坛子,即“瓿”,古音pu。所以,长沙餐馆酒楼中似应将扑豆角、扑辣椒,统一改写为瓿豆角、瓿辣椒。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6 22:45 , Processed in 0.0912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