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晚号瞿髯,浙江温州人。76岁的夏承焘先生携夫人于1976年11月下旬,离京城来到长沙。 负责接待的陈云章先生曾是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对年长他11岁的夏承焘先生的到来,极为兴奋,在三贵街私宅为夏先生接风洗尘。席间,云章先生说,你曾约余欲沅湘游,屡约屡废,未能果行,此次该能成行吧!夏先生回答说,这次定要实现“南浮沅湘,访汨罗,泛洞庭,登衡山,寻屈贾杜韩遗踪”之宿愿。为此,夏先生填了一首《水调歌头·云老招邀,初到长沙》,词云: 昨梦驾黄鹤,飞落九嶷巅,云间招手屈贾,历历几髯仙。问讯江潭渔父,谁吊座隅鹏鸟,幽怨满陈编。苏涣来蜀道,杜甫落湘船。 飞虎营,听鼓角,晓灯前。问我别来记否,秋水酌飘泉。揖起吟边诸老,共唱东风新曲,点点指齐烟,翘首韶山日,壮釆耀霞天。 夏先生和夫人下榻营盘街高陞门,其地密迩稼轩湘居故址。此寓所是李淑一老人旧居,李淑一是陈云章世交老友。经云章先生做工作,李淑一老人特将旧居让出来。 住在云章先生精心安排的寓所,夏先生感到特别愉快,一直住到1977年3月初才离开,在这里待了三个多月。他登了天心阁,游了岳麓山、橘子洲,屈子祠、贾太傅祠他都看了,饱览三湘风光,还结交了不少三湘名士,吟诗作词,他还特别关注词学研究。 这段时间,夏先生心情非常好,他先后写作了《西江月·题天倪翁(云章先生父亲)尊闻室遗集》、《临江仙·杨开慧烈士纪念日作》等20首诗词公开发表。而且还独创了一个调,叫做“昆仑曲”,纪念毛泽东的。夏先生一辈子没有创作过新调,长沙这块热土激励他开创一个新调“昆仑曲”。由于云章先生鼎力相助,夏先生第一个诗词油印本——《瞿髯词》和第一个诗词公开发行本——《夏承焘词集》先后在长沙出版。夏先生在长沙的三个多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词学南传。为了奖掖词学新人,夏先生还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四万元,在湖南成立“夏承焘词学基金”。 夏先生热爱长沙,热爱湖南。他说:湖南人纯朴,热情好客,正派、正义。他离开长沙时,依依不舍,作了《望江南·留别长沙》,词云:长沙好,好景趁秋来,灵麓初霜尝美橘。湘江新绿似浮醅,欲去几低回。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6 22:48 , Processed in 0.09481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