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百货大楼那十多根欧式风格的圆柱不仅是当年中山路的一道风景,也是长沙商界和长沙市容的一个标志。肖正源摄于上世纪50年代 编者按 今天,本报新开辟的《深读》版首次登场了。信息传播已经步入到了微博时代,但众多读者依然爱读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其实不是一种文体,而是一种理念。我们将致力于新闻事件的充分挖掘、新闻背景的充分展现和新闻意义的价值判断,追求新闻性、思想性和耐读性的完美结合。深度报道从调查走向研究,从知性走向理性。我们将通过调查研究社会问题,从调查型记者走向研究型记者,充分体现本报的人文思想和民本情怀,以责任媒体的思想和情感温度,更多地去关注普通人所忽视的群体或事件。您有好的深度报道线索和建议请拨96333。 农历辛卯春节刚过,长沙商界曝出重磅消息:本土商业大鳄友阿控股斥资4亿并购中山路百货大楼。商界新贵与遗老的这桩并购案,在长沙商界激起涟漪,让人们看到了中山路萧条多年后重现的曙光,“中山路商圈”再度成为长沙人议论的焦点话题。 地铁和过江隧道的修建,使得中山路很有可能解除现在由西向东单行的交通状况;而中山亭附近市青少年宫的原址重建,更激发了人们关于这条老商业街的乐观遐想。诸多商家对未来的中山路,信心满满,然而,专家的看法,却未必一样。 往昔辉煌 1.3公里,曾是长沙70年最繁华之地 “今天休息,出去逛逛。” “去哪?” “黄兴路步行街噻!” 在长沙,特别是周末的长沙,这段对话,已不知被多少人重复过多少次。但90后的长沙伢子并不知道,上世纪自1930年以降的整整后70年,市民周末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到中山路去逛逛。” 那时,中山路一带,才是“时尚”的代名词,是最繁华的商业区和购物休闲天堂。 从小吴门到湘江边,完整地走过仅仅1300米长的中山路,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但要了解这条路的辉煌历史,却可能要花费几天时间。 据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介绍,在清代和民国初年,现在的中山路一带就是长沙的中心。1930年7月,长沙第一条柏油马路诞生,这便是中山路。这条宽仅8米、长1300米的马路,现在看起来“不咋地”,当时却让长沙乃至整个湖南人为之自豪。当年,长沙人最惬意最浪漫的事,就是坐在木炭汽车上,将繁华的中山路一览无余。 以中山百货大楼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至90年代末,黄兴北路、中山路周边区域,一度成为长沙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其商业销售额约占市区全部销售额的40%,人气远超现在的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三角花园女人街,造就了改革开放以来长沙的第一批服装巨贾。与此同时,中山路上的娱乐业也非常发达。红色剧院、银宫影院、青少年宫等生意火爆。到这些地方看一场电影,是很时髦的娱乐休闲方式。 “那时看电影要排很长的队,如果有人提篮子(倒卖电影票),都能赚不少钱。”易黎明,红色剧院业务经理,谈到过去的辉煌,玩笑中透着几分留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红色剧院和银宫影院年票房收入曾突破300万元,在全国都是一流的。很多影片都在这里进行首轮放映,90年代初期,红色剧院还以16万元的天价竞得一部片子的首播权,可以比其他影院提前一周放映,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走向沉寂 商业霸主地位悄然移至“五一南” 事物的兴衰更替总是让人感叹。 在繁荣了近70年后,中山路、黄兴北路的商业开始走向衰落。 4月1日19时,中山路上依然霓虹闪烁。与昔日不同的是,人流量已明显减少了。当记者从街上走过,不时就有拿着一块牌子的妇女问:“刻章啵?”有好几家商店在播着打折的广告:“走过路过别错过,看一看,瞧一瞧,本店所有商品厂价直销,每件商品只卖九块九……” 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五一南商圈的崛起,导致了如今中山路的萧条。1998年,位于五一广场东南面的平和堂开业。这个花费近10亿元打造的零售巨无霸,很快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紧接着,王府井等零售业巨头相继进驻黄兴南路,扎堆经营。2002年2月,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横空出世,以集购物、娱乐、餐饮、文化及旅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魅力,很快成为湖南的“商业第一街”,常年日均客流逾10万人次。借助这些新兴的业态,五一南商圈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的消费人流。 而在五一大道以北,作为中山路旗舰的中山路百货大楼,1995年以后,经营状况江河日下,最终难以为继,于2000年交与友阿集团托管。旗舰店的倒下,引发连锁反应,盛极一时的五一北暨中山路商圈开始沉寂。 “在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方面,五一南商圈明显走在了前面。”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院长刘天祥在谈到五一路南北商圈的兴衰更替时说,“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哪里有商品,人流就往哪里去。现在,商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更多地考虑商品档次、购物环境、服务质量和品牌。” 与五一南商圈的现代气息相比,中山路则显得破旧和土气。由于种种原因,中山路两厢大批老居民区尚未改造。从中山亭到蔡锷路的核心路段,现在也只能见到三角花园、星城、百联东方广场等少数几栋高楼。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山路百货大楼,只有一楼出租销售服饰,上面几层空荡而老旧,像一位失意者默立路旁。2001年建成的金满地地下商业街,其服饰、箱包等商品,走的是中低档路线,由于地下街不见阳光、空气流通差等固有的缺陷,生意也是不温不火。三角花园女人街拆迁后,附近商场的女人服饰生意也大不如前。 “此一时,彼一时。”红色剧院总经理黄镇安说起中山路,颇感无奈。当年中山路上众多的影剧院,如今就剩红色剧院一家了,红色剧院之所以还能在运作艰难的情况下苦苦坚守,是因为省文化厅要求保留这一影剧阵地。“现在我们基本不放电影了,而是在音乐会、话剧、儿童剧等方面做了多种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而设在中山百货大楼东侧二楼的银宫影院,昔日无比显赫,如今却连招牌也看不到了。据知情者透露,这个地方一半变成了溜冰场,另一半则分成若干小包厢,日复一日放录像。 复苏迹象 众多商家把眼光一齐投向中山路 在失意和坚守中,中山路的经营者们最近迎来了一些好消息,令他们感到期盼和兴奋。 2月25日,长沙市商业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湖南友谊阿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沙中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方签订兼并协议,友阿控股并购中山集团。这就是说,中山百货正式归于友阿旗下。友阿董事长胡子敬宣称,友阿将注资提质改造,恢复中山百货大楼的原貌,让其重现当年的风采。 而在它的斜对面,黄兴路与中山路口,原来的百联东方已改名乐和城,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预计4月重新开业,星巴克已经铁定落子该大厦的一楼。据说,著名主持人李湘将投资在该楼兴办一个电影城,估计规模不会小,档次不会低。 在中山路的西端,号称“哪里有万达,哪里就是城市中心”的万达集团投资的万达广场,正在全面建设施工。从橘子洲大桥东头、五一大道北侧,一直到营盘路口,到处是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和忙碌的工人,这个未来的超级城市综合体,已让人感受到它的强大气势。 还有,五一广场的地铁站正在施工,新的青少年宫建设已进入功能定位、规划设计阶段,今年将全方位推进…… 而据市规划局透露的信息,目前车行道仅10米左右的中山路,“十二五”期间规划拓宽至32米。为配合营盘路过江隧道和地铁2号线的施工,北正街棚户区的拆迁已经启动,黄兴北路营盘路以北将拓宽至36米…… 种种迹象表明:黄兴北路、中山路为主干的五一北商圈的春天将再次来临!五一北商圈的繁荣,似乎指日可待。 繁华前景 对于中山路未来众说纷纭 不过,对于中山路的前景,有人乐观,也有人谨慎。 分析人士认为,两条地铁线的建成,黄兴北路的拓展延伸,五一大道南北,从商业氛围上来说,将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五一商圈,再无南北之分。届时,中山路、黄兴路两侧将重现繁华。趁此机会,众多商家把眼光投向这一块,就是看中其巨大的潜力。 “中山路完全可能再度繁荣起来。因为五一南基本饱和,必须往北发展。而长沙城北发展很快,湘春路改造成商业街,兴汉门面积达70亩的泊富广场正在建设,再往北过去一点,湘江世纪城容纳着几十万人……”和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锦文对中山路商业的复苏充满信心。在他看来,友阿在此时出手,拿下中山百货,是有其独到眼光的。抢驻中山路,正当其时。“不过,在中山路改造时,一定要注重文化因素。只有具有有血有肉的文化,中山路才能再度崛起。” 但在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院长刘天祥眼里,“中山路的崛起”并没那么乐观。友阿并购中山,可能将中山百货大楼再次树立为中山路上的旗舰店。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占领了码头,不一定就马上占领了消费者的心理,消费者能否很快认同是个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山路当然会发展,但短时期内要恢复甚至超越以前的繁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大力培育。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要完成黄兴北路、中山路两侧大片旧城区的改造,决非一朝一夕之功,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改变面貌。光靠几个大的旗舰店,难以将人气完全吸引过来。况且,五一南商圈已经逐步成熟,消费者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心理,这对五一北和中山路商圈的发展,是一种压力。 如何让中山路再铸辉煌,罗奇有自己的看法。“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在环境、交通方面进行改进。如现在中山路北侧,还有很多电线杆林立道旁,电线凌乱,影响中山路的形象。中山路中段的单行线,也不合理,减少了这里的人流,对经营也有影响。” 中山路和五一北商圈能否再度繁荣?这是个问题。但在今天人们捕捉到的一系列信息之后,或许有理由对中山路的“第二春”,抱有更强烈的期待。 相关链接 “老长沙”的骄傲——中山路百货大楼 1934年1月,在这条路的中段东侧建成的国货陈列馆,被列为湖南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这栋高8层的国货陈列馆建成后,就成为湖南的骄傲和商业繁荣的象征。“老长沙”乃至外地人,对它门前16根欧式圆柱和里面的金碧辉煌印象深刻,至今,每每说起中山路,就有人想到那16根欧式圆柱。解放后,国货陈列馆改名为中山路百货大楼。很多人以能在这里买一件“奢侈品”为荣。家住文运街的王大爷至今犹记:1956年在这里买了一件呢子大衣,112元,花了他三个月的工资。 1982年至1984年,中山路百货大楼实行封闭改造,用大理石把16根圆柱改建为方柱,三层扩建为六层,1至4层是商场。重新开业后,生意好得不得了,1987年成为全省首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商场。那时候,全省人民看完“湖南新闻联播”后,看到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必定是雷打不动的“中山路百货站”。 当事者说 四维商城:萧条时期的例外 现时的中山路,只有三角花园对面的四维商城,成为萧条时期的一个例外。 1999年,在中山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被称为“奇人”的罗奇却在此兴建服装商城,并迅速崛起,一度成为中山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生意火爆的原因,一是硬件设施好,宽敞的通道、中央空调、IDDD电话(国际长途直拨电话)、闭路电视等,在长沙当时的服装市场中是最好的,比较适合现代人的消费心理。其次,是现代化、人性化的管理,营造了诚信、规范的经营氛围。《四维商城管理条例》曾经成为规范经营的范本,被其他许多市场借鉴模仿。“直到现在,过年过节老总还给经营户发红包,并组织经营户外出旅游。”该商城一名经营户对记者说。这种人性化的管理,使经营户很安心,尽管四维的摊位租金在中山路服装市场是最贵的,但还是“一位难求”。 四维生意一直比较稳定。“不过近年来由于大环境的影响,经营还是有所下滑。”四维总经理罗奇坦承。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6 20:28 , Processed in 0.1092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