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发掘出来,绽放在湖南第一部街巷志——《长沙市芙蓉区街巷志》文史工作者的笔头。 20多位文史工作者,花了近一年时间,在长沙市芙蓉区逐街逐巷访问调查,实地勘察,结果他们就像踏进神话开花的地方。 马王堆是张果老泥筐里掉下的一坨土 钟曙明在退休前是芙蓉区水利局局长。去年,他成为《芙蓉区街巷志》东屯渡街道信息搜集员。 岂止是一个东屯渡,对于长沙市东郊的地貌水利各方面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他说,浏阳河进入今天芙蓉区境内后,向北流淌,不幸撞击长沙市苗圃所在的那座山,于是苗圃下的倒步潭冲出一个大洞,浏阳河水只能折而西转,却又不幸撞到原湖南电视台所在的那座高山,大部分水流经疏浚后折而向东北流去,造成一个月湖后,转头向西,最后主流汇入湘江。 他说,浏阳河水其实还有一部分向南回流,在南面肆虐。今天流动在我们城市脸上的年嘉湖的潋滟春水就是浏阳河向南流淌的结果,在年嘉湖的东南方向,还造出了一线大小湖泊,如散马湖、晏家垅、白泥湖,最后又流入浏阳河中。 数千年前,长沙杨家山以东,就因浏阳河的肆虐,成为沼泽湿地,直到今天,长沙杨家山以东、浏阳河以西的地形地貌,基本一坦平阳。 在这一片海拔平均为32米的浏阳河冲积平原上,只有两个大的土堆。 钟曙明说,他因为编撰《芙蓉区街巷志》,组织了东屯渡一批老人聚会,让他们为街巷志提供一些史料传说。 就在会上,钟曙爹听到不少老人说起东屯渡流传的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挑着一担土从浏阳河边走过,结果张果老的担子中掉出两块土,于是杨家山以东的冲积平原上就有了两个仅有的土堆,一个就是已经闻名世界、海拔高度为60余米的马王堆;一个堆子则是高河堆,在高河堆前有一座名为高岭庙的土地庙。 当然,钟曙爹也了解到这两个土堆都是汉墓所在,马王堆下埋的是辛追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在这次聚谈中,就有老人透露,高河堆的汉墓早已被人盗掘一空。 当然,有好事者也推测:在浏阳河边之所以留有两个大土堆,一是这里的风水可能确实很好。第二,今天东屯渡、马王堆的地方,在西汉时期,可能就已经筑起堤防,开始了农业的耕作开发。 昔日跃进路,拓成今天万家丽路 钟曙明称,他能够查到东屯渡进行农业开发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五代十国的马楚王朝时期。他亲自经历的长沙老东郊变化则在上世纪50年代。 其实,清咸丰七年(1857年)长沙东郊浏阳河和圭塘河畔就已经筑起杨家围子,即长善垸。但自1857年长善垸建成至1949年92年间,长善垸遭受自然灾害达52次之多。钟曙爹小时候就听过这样的民谣:“水淹杨家山,米涨三串三,富人发横财,穷人饿肚肠。” 上世纪50年代,钟曙明就见证了长沙东郊兴修水利的火热场面,这是他知道的长沙老东郊的第一变:当年长善垸加紧筑堤排水,垸中的大部分湖滩变成良田。 紧接着长沙老东郊的第二变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进行田园化建设,平整土地,修建纵横交错方方正正的机耕路,路旁建渠,路渠同名,土地成方成块,纵向的路从南到北有反修路、反帝路、跃进路、大寨路、团结路;横向的路,则建有东风路和灯塔路,其中在南面尚有一条角度稍偏的樟木坝路。 就是这几条道路,到了2001年长沙老东郊进入城市化进程的第三变时,昔日的反修路(东周路)及渠拓展成为今天的古曲路、反帝路基之上拓成嘉雨路、跃进路拓宽为万家丽路,团结路就是今天的二环线。 至于昔日横向机耕路的东风路则成为人民东路,灯塔路成为今天的荷花路,荷花路原名荷晏路,老人们当时看到这个名字很高兴,认为是河清海晏太平之象,不知为什么后来又改成了荷花路;春华路成为远大路,自力路到底是凌霄路或纬二路目前待考;建设渠上则建成今天的晚报大道和营盘东路;今天的火炬路则建在利民渠上,在老火炬路南面二三十米处。 建议保护有九百年历史的樟木坝古道 在芙蓉区政府东头,新长福旁、新湘银酒楼正对面有条路,就是昔日的樟木坝路剩下的一段。 这是一条有将近千年历史的古道。据记载,这条路建于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当年,原长沙县析出五乡、湘潭县析出二乡新置善化县。善化县在长沙古城内的分界线是以老五一路为界,在长沙城东郊则以樟木坝路为界。樟木坝路以南为善化县,以北为长沙县。 钟曙明还了解到,就在上世纪50年代,樟木坝路中央依然残存两行竖排的麻石,据说这样的麻石又称跑马石,是过去传递紧急公文方便马儿快跑的古代“高速”公路。 上世纪70年代,长沙东郊大修机耕道,樟木坝路于是修成一条砂石路,该路东起花桥港(后更名圭塘河),西到今天的德政园,全长五华里。 其实樟木坝路东面的花桥,一直就因为有这条近千年的古道存在而保持繁华。明末清初,为使樟木坝路东头过圭塘河更显便利,遂建起一座石桥,该桥竣工时,恰逢一大户人家嫁女,喜轿经过此桥时,献花一簇,插于桥上,花桥由此得名。人们也传说,这是几百岁的老路嫁给了蒙着红盖头的花娇娘。 不过,钟曙明说,随着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樟木坝这条昔日飞扬尘土的古道,如今两边都建起高档楼盘,不能再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了,并且这条号称“七里巷,八里田,花桥十五里到城边”的古道,已经只剩400米了。 让钟老痛心的是,这条千年古道,本来还是一条美丽的林阴路,路边除栽种两行樟树外,在樟树之外还植有一行水杉,如今就在这400米的残留的古道旁也只剩30株樟树,一些樟树和水杉还被围到基建工地的围墙中。 他说,这条惟一见证长沙善化两县分界,有近千年历史的老路,如果恢复原名,立碑作记,并补植树木,那么,这条有故事的古路,会让人们更加充满想象力。 故事,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 芙蓉区红色遗址 正在编撰的《芙蓉区街巷志》,将记录芙蓉区在本次普查中发现红色遗址,现引用该章节资料,以飨读者: ·湖南省学生联合会遗址,地址在今五一大道与原落星田交会处,原湖南省交通厅招待所。 ·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湖南省总工会、长沙市总工会、长沙泥木工会旧址。地址在今宝南街18号。 ·长沙近郊第一个农民协会成立旧址,地址在今朝阳街道二里牌社区。 ·姚托党支部旧址,地址在今东岸乡湖南农大农场邓家河。 ·长沙近郊农民协会成立旧址,韭菜园黄土塘。 ·中共长沙近郊区委所在地旧址,韭菜园62号。 ·湖南省农民协会遗址,遗址在今浏正街肇嘉坪37-43号重型机械厂宿舍。 ·长沙近郊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地址在今湘雅二医院职工宿舍(原古潭坪)处。 ·八路军军部驻地(韭菜园圣经学校),遗址在今湖南省人民政府机关二院三号办公楼。 · 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司令部所在地遗址,浏正街社区。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遗址:蔡锷中路170号徐家祠巷19号。 ·抗战后省会中共第一个联络站旧址:韭菜园段洪发家。 ·“经世学会”区委所在地旧址:府后街长治路20号。 ·楚怡学校,文运街104号。 ·修业学校 ,马王街28号。 ·《湘江评论》印刷处,白果园33号。 ·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彭德怀住所——老照壁大中华旅社,紫荆街。 ·解放战争时期长沙地下党联络外地党员据点旧址:南阳街居民熊子烈家。 ·三大进步书店:大公书店、兄弟书店、文化书店。地址分别在今蔡锷路132号、184号,文化书店地址不详。 ·地下党据点陈公馆:古稻田29号。 ·长沙和平解放解放军过河处,东屯渡。 ·长沙和平解放解放军入城处:小吴门。 ·杨开慧烈士就义处:识字岭开慧广场。 小小一条苏家巷,曾藏着湖南全省的粮票 长沙市芙蓉区史志档案局组织的《芙蓉区街巷志》编纂工作,已进入收集资料和试写初稿的攻坚克难阶段。该书计划于2012年正式出版发行。 苏家巷为什么叫苏家巷? 陈凤杰是解放路街道聘请的“资深”资料收集员。在退休前,陈凤杰长期担任国土和规划专干工作。他清楚解放路街道辖区内曾有437条沟、80口留泥井。但她笑称,在解放路街道工作了31年,自己却并不知晓身边街巷的历史。 她说,有谁知道,苏家巷为什么叫苏家巷,这个姓苏的人家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来头,请你告诉我?还有尚德街为什么叫尚德街,总该有个说法吧? 有人说,程潜故居旁的老泉别径和苏家巷是因为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住在这里的街巷中而得名。可陈凤杰特意去查了苏洵的年谱,苏老头子压根就没来过长沙,更不可能住在长沙。所以这种说法,只是以讹传讹。 陈凤杰除了在解放路街道辖区内走街串巷,向街巷老人请教税务局巷何解叫税务局巷,三宫殿小巷中的那块石碑是否挖出来了等不厌其烦的询问外,更成为湖南省图书馆的常客,在清代《善化县志》中,她发现化龙池的传说,原来清代的志书中就已经有了记载。 发现神秘金库 在街巷的调查中,陈凤杰发现在黄兴路步行街旁的小小一条苏家巷,居然曾有7家钱庄。她总是第一时间,把她捡到的“大蘑菇”告诉《芙蓉区街巷志》编辑部张抗美。 张抗美编辑问了一个问题,钱庄有这么多,当年的钱放在哪里了,附近一定还有金库。 果然有了金库的线索,但是陈凤杰发现附近的湖南省粮食局管档案的办事人员都是年轻人,对于街道的历史沿革一问三不知。 陈凤杰后来通过朋友找到了湖南省粮食局内一位很有资历的老人康钦润。康老告诉她,苏家巷钱庄当年的钱,就藏在湖南省粮食局大院内挖筑的一处金库内,这个金库后来也成为湖南某银行的金库,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成为储存湖南全省粮票的票库。当然后来粮票的历史任务结束,这个金库也就废弃并拆毁了,在这个拆除的金库上如今建起了一幢七层楼的干部宿舍。这幢宿舍的墙体略有裂缝,据说就因这里曾有金库,地基空洞,好在对建筑质量并无大碍。 森庐并非刘建绪公馆 如果尽信书,肯定会是错误满纸。陈凤杰说,她不想她写的街巷资料被人讲空话,所以每一处名人公馆都要核实。 化龙池3381酒吧外,曾经被不少长沙报刊书籍指称为刘建绪公馆所在,但陈凤杰却从化龙池90岁的曹爹爹处获悉,这里叫森庐,昔为长沙建筑师李炳森的公馆,当年李炳森建成此公馆准备发售,但马上就解放了,于是自己就住在这个公馆中,刘建绪的公馆则在原红旗织布厂南头的办公楼,今鑫溪大厦所在的位置。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6 17:55 , Processed in 0.0930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