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梓园巷西侧九如里,保存一片民国时期红砖清水墙老式公馆,今为居民住宅。 这片公馆群包括九如里2号、4号、6号和与之相连的连升街60号,多建于1916年—1918年间。 九如里相传因旧时有9户体面人家居此而名。“九如”又是一吉祥用语,出自《诗·小雅》中“天保九如”的祝寿之辞。有资料载,民国时期中央银行长沙分行经理辛蘅若(辛廙)、原“国大代表”万衡、原黄维兵团副司令吴少洲等人曾居于此。 辛蘅若本算不上什么名人,但因一桩被当时媒体称为“乱世黄金案”的案子而变成公众关注的人物。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发行金元券,以高于黑市的价格收兑黄金、白银,仅两个月,中央银行长沙分行就兑入黄金数万两,银元数十万元。时任湖南省主席程潜决定以这批金银作为湖南稳定物价的基础。然而,此时的中央银行负责人却置湖南人民利益于不顾,口头上表示未经省政府允许,决不将金银运走,但事实上却在一夜之间,将黄金三万五千余两秘密运往广州。 偷运黄金的行动即由家住九如里的辛蘅若直接指挥。他们的行动极为诡秘,先将黄金伪装成镍币20余箱,然后在1949年1月4日凌晨,由一位副经理押运,用汽车运往衡阳,再转火车,于1月7日运抵广州。 偷运黄金的消息传出后,湖南舆论大哗,金银黑市价格猛涨。辛蘅若自知难逃罪责,连夜从九如里公馆岀逃,企图乘浙赣线火车逃往上海。长沙绥靖主任(辖湘赣两省)程潜电令南昌方面在火车上将辛蘅若截留。辛押回长沙后被软禁于湘雅医院。省政府要求行政院将黄金运回,作为释放辛蘅若的交换条件,而中央银行总行始终未允。1949年白崇禧来长沙后,辛蘅若被释放,去了香港。 2004年,九如里包括辛蘅若公馆在内的4栋公馆,因其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被公布为长沙市重点保护历史旧宅,2010年进而被公布为开福区不可移动文物。 今天,人们在九如里辛蘅若公馆内仍可找到当年地下室的痕迹,这个地下室长20米、宽3米、高2.5米。这里有无藏金,相信在过去肯定有,现在则不得而知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7-18 08:19 , Processed in 0.0878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