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文物普查,发现长沙市湘雅路大王家巷风华巷6号的老公馆为伍毓仑公馆。 伍毓仑公馆建于1935年,为一栋曲尺型红砖清水墙二层楼房,内有小院,外有围墙与槽门,今为居民大杂院。该公馆幸运地躲过了1938年“文夕大火”之劫,留存至今,实为难得。 伍毓仑为民国湖南名医,生于1892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曾任邵阳市立医院院长。北伐战争时毅然从军,从此走上职业军医生涯。上世纪30年代伍毓仑为唐生智器重,自此跟随唐生智,历任军需处长、军医院长等职。 还在北伐之初,唐生智在衡阳任湘南善后督办兼第四师师长时,伍毓仑即为师部军医处长,他跟着唐生智参加过顾伯叙先生创建的佛教会,一起接受一位“忧婆塞”(男居士)所应接受的“五戒”,即戒偷盗、戒妄语、戒乱杀、戒邪淫、戒酗酒。后来,伍毓仑跟着唐生智一起反蒋一起失败一起倒霉。唐生智风趣地骂他为“背时鬼”,但又总离不开他。每次反蒋失败,唐生智总是肝火上升,少不了三病两痛,更少不了伍军医的号脉处方,所以这位保健医生就成了唐的“救命菩萨”。 抗日战争爆发,伍毓仑随唐生智参加南京保卫战,任前线医疗救助总指挥、上校军医院长,并救助过多名中共地下党员。因其救死扶伤功勋卓著,晋升为少将军衔。 南京失守后,伍毓仑回到长沙。唐生智回东安老家时道经长沙,两人在长沙城北风华巷伍毓仑公馆晤面,讨论了顾伯叙居士的“佛学不破一法,不立一法”之说。伍毓仑针对唐的坎坷经历劝说道:此说的意思就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听天由命吧。 唐生智却不同意伍毓仑的说法,反驳道:你不能这样消极地理解佛教教义,而应无法不破、无法不立,对世事应积极进取,不回避退缩。 伍毓仑连连称是。以后,二人都没有消极避世,都在积极从事行善积德之事,唐生智回东安创办耀祥书院,伍毓仑则继续他救死扶伤的神圣职业。 上世纪40年代后期,伍毓仑回邵阳任职,拒绝白崇禧的调职令,尽力保护医院设备,追随唐生智参加湖南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伍毓仑任邵阳市人民医院院长、邵阳市政协委员,1954年调回湖南省卫生厅工作,直至去世。 2010年,伍毓仑公馆被公布为开福区不可移动文物。黄兴北路往北延扩,要经过大王家巷,不知伍毓仑公馆在未来新拓道路必经的拆迁之处否?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6 17:17 , Processed in 0.0901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