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消防“飞虎队”

2010-11-24 20:4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79| 评论: 0|原作者: 任波|来自: 长沙晚报

    上海高楼的一把大火,吞噬了数十鲜活的生命,烧痛了全国人民的心;同时,人们把敬重的目光投向与烈火搏斗、同死神赛跑的消防官兵。在长沙,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支队伍,一群枕戈待旦、时刻准备出击的“生命守护神”

    消防“飞虎队”超强阵容

    不只因为全国首支明星志愿消防队进驻这里,比汪涵们更青春的是长沙消防“飞虎队”青春奔跑、十万火急的步伐。

    长沙消防“飞虎队”正规的名称是长沙市消队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的孔博煜说,作为长沙消防队的“飞虎队”,这里的成员应当是长沙消防队中的尖子和业务骨干,他们的训练强度更大。他们为高楼和地下救援,进行种种训练,训练的高空项目有垂直下降、倒立下降、大绳横渡等,还有山岳救援。

    “飞虎队”,不止领导和队员是尖子,长沙特勤消防大队的装备也是湖南最好的。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云梯车为100米,我国拥有的最高云梯车为90米,长沙最高云梯车(50米)虽在五一路中队,但特勤大队却拥有2辆700万元的德国马基路斯消防车,一台为多功能抢险救援高喷车,一台为37米多功能云梯车。

    此外价值400多万元的消防车有3台、200万元有两台,还有价值10余万元的雷达生命探测仪,可起重24吨的充气气垫……

    特勤大队二中队队长杨兴说,他们队不但对个人身体素质要求高,对整体技战术水平也有要求,对于最先进消防器材的使用同样有相当严格的要求:“一遍可以看会,二遍可以学会,但要懂得性能,熟练使用,则要成百上千遍地演练。”

    消防“飞虎队”,十万火急地奔跑,不但是面对火场,更要与先进器材奔跑,达到合一的程度,这样才能运用科技最大程度地发挥消防救灾的强大效能。而“飞虎队”一旦出动,则要求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在“三湘第一楼”飞跃青春

    四方坪消防支队特勤大队训练场有一幢4层训练楼,使用两截梯,两名“飞虎队员”只用数十秒时间就能飞速蹿到楼顶。

    特勤大队二中队队长杨兴说,时间还不够,还要加快速度,十万火急向前奔跑。

    他说,他们在“三湘第一楼”——43层楼高的荷花园电信大楼进行灭火作战训练,1号队员打两包水带上来,2号队员拿着水枪守着楼梯口,3号队员进攻楼上,实施救援……他说,总有队员不能按时完成所要完成的任务,这要一遍遍修正,直到作战方案完善为止,在荷花园电信大厦,他们一练就是一个月时间。

    杨兴说: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是世界性难题,需要加强内攻,而在烟雾弥漫的大楼中,每前进一步,都非常艰难。

    此前已有其他朋友告诉我,在消防战场上,杨兴身经百战,当年晓园电器城起火,他就迎着火焰,守着晓园电器城的南面,冒出来的烟雾都是滚烫的,当晓园电器城大火被扑灭,杨兴和他的伙伴们,只有牙齿和眼睛可以看到白色。

    问杨兴印象最深的一次灭火是哪次?参加消防工作15年的杨兴说,是他在丝茅冲中队时,去扑灭163医院外的一家化工厂的那一次。当时大小爆炸不断发生,战士们在火魔肆虐中只能往后退,最后,冒着毒烟雾,杨兴和战士们进行内攻,终于将火魔制服。杨兴说,他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近三十年来长沙八大火灾

    ●1984年

    文化用品公司仓库火灾

    该年2月2日24时,正当除夕之夜,长沙市文化用品公司文具纸张批发部碧湾街仓库(今五一大道湘江橘子洲大桥北侧),因十余名小孩燃放冲天炮,冲天炮射入仓库引燃草纸、麻袋导致火灾,烧毁仓库一幢及大量文教用品、测绘仪器、纸张课本,损失300万元。

    ●1985年

    乒乓球厂火灾

    当年4月26日17时,长沙南郊豹子岭谭家冲长沙乒乓球厂球磨车间,半球与套筒摩擦起火,因起火之初扑救不力,该乒乓球厂全厂烧毁,损失65万元,消防二中队战士蒋玉政、韶山棉纺厂司机李灿辉在扑救火灾时牺牲。

    同类的火灾,还有该年12月27日晚6时,长沙市无线电五厂(八一桥南)因当班工人宋某离岗未扯电烙铁插头引发火灾,损失607万元。

    ●1990年

    蝴蝶宾馆火灾

    1990年3月21日16时40分,蝴蝶宾馆七楼安装空调机架烧电焊,引燃三楼宴会厅临时木工房刨木花,除烧掉三楼宴会厅外,并烧毁3至18楼电缆竖井内的部分电缆和部分空调机,直接经济损失24万元。蝴蝶宾馆火灾说明长沙已正式进入高楼防火时代。

    ●1992年

    银行办事处火灾

    当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长沙分行五一路办事处大楼三楼因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烧毁该处房屋一幢,直接经济损失98万元。

    ●1997年

    燕山宾馆火灾

    1月29日凌晨4时45分左右,八一路燕山宾馆因保安人员雷某用酒精炉煮火锅引发该宾馆大火。本火灾死亡40人,伤89人,直接经济损失97万元。

    ●2002年

    红太阳演艺中心火灾

    当年3月1日17时13分,东风路7号湖南红太阳娱乐有限公司演艺中心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大火烧毁房屋2655平方米,烧毁大批音响、灯光设备等,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938万元。

    ●2004年 长铁黑石铺化工

    危爆仓库火灾

    2004年12月9日晚9时04分,长沙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长铁总公司福联液化气站因液化气大量泄漏引发长铁总公司黑石铺危爆仓库爆炸起火,相邻的651和601两个全市最大的化危品仓库危在旦夕,方圆数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面临严重威胁。

    本火灾,投入公安、救护、燃气公司、电力、供水、武警、解放军4000余人参与战斗,疏散周边5公里内的数万群众。此次灭火斗争,共持续12小时,参战人员无一伤亡。

    ●2005年

    晓园电器城火灾

    9月26日清晨,晓园电器城一招待所突发火灾,63台消防车、430余名消防官兵相继赶到现场扑救。经7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后,大火成功扑灭。战斗中,14名消防官兵不同程度受伤,共从火场先后疏散被困群众约400余人,救出被困群众56名,保护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长沙市公安消防支队在这场硬仗、恶仗、险仗中赢得“特别能战斗的消防劲旅”的荣誉称号。(任草草)

湖南消防防灾教育馆讲解员刘朝辉告诉记者,上海高楼火灾后,近来到消防防灾教育馆来学习体验的人明显增加

消防防灾教育馆:教你火场烟雾逃生

任大猛

    火灾逃生教育体验颇受欢迎

    刘朝辉介绍,目前湖南消防防灾教育馆内最受欢迎的是设在该馆三楼的模拟119报警、灭火器使用及火场烟雾逃生和高空脱身四大教育体验。

    在三楼训练室内,设置有一段弯曲的逃生通道,使用发烟剂发烟,烟味及遮挡视线的效果与真烟无异。进行逃生训练时关闭灯光,在通道墙壁1.2米高度处设探测装置,训练者在逃生过程中体位超过1.2米,或未按安全通道提示逃生,即被视为逃生失败。

    家庭消防应急器材为人关注

    消防防灾教育馆中设置的救生缓降器(救生绳)、消防应急逃生箱(内有灭火器、手电筒、呼吸器、逃生缓降器)等消防器材广受参观者关注。

    其中一款电脑控制可自动断气、断火、喷洒泡沫的液化气防护灶时有人询问。

    长沙共有两处消防防灾救育馆

    除位于芙蓉路小天鹅宾馆消防大厦内的防灾教育馆,四方坪长沙市消防支队中亦设有教育馆。

    两处教育馆既有长沙消防史的展示,同时亦有供参观者操作的实用性极强的消防体验训练设备。

    “老消防”王海荣:

    警铃一响,头剃半边也往外奔

    任大猛

    王海荣,“长沙消防”著名的元老和功臣之一,1973-1983年任长沙市公安局消防大队大队长,人民警察蓝盾荣誉章获得者,在省公安消防总队退休。今年已78岁的王海荣也被称为长沙消防的“活字典”,他本人在消防队的经历,几乎就是一部新中国的长沙消防史。

    老消防的坏毛病:听不得闹钟响

    王海荣的夫人王娭毑知道王海荣有个坏毛病,听不得闹钟响。

    闹钟一响,躺在床上的王海荣,会以11秒的速度穿好衣裤,不超过44秒的速度,狂奔出家门。

    王海荣说,救火的事,十万火急,不快不行。当年他驻在中山亭消防队的时候,有一次搞卫生,将床铺由房屋中间搬到靠墙摆放。晚上警铃一响,王海荣说他一起床就碰到了墙壁,最后好在穿上了鞋子,拿着衣服,立马攀到救火车上,44秒,救火车准时出发,奔往又一村救火,在车上,他看到,同样碰了墙壁的队长,正撒开腿,猛追救火车。在消防队,不分官兵,时间就是铁律。

    王海荣说,当年他们最怕的就是洗澡,身体打湿了,裤子穿不进,急死人。当然,在消防车上,少不了只剃了半边头的同事,一同坐车赶往火场。

    王海荣进入长沙消防在1952年。新长沙之初的消防最初是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后接管的省会警察局消防队和两个分队。直到1952年,长沙市对公安局及消防队进行整顿,清除害群之马,招收大量工人充实队伍,新长沙之初的人民消防才正式步入迅速发展的正轨。

    老消防的伤心经:摇铜钟去救火

    当年救火,腿要跑断,喉咙要喊嘶,手还要摇脱。

    王海荣说,喉咙要喊嘶是因为当年没有喇叭、对讲机、手机,在烈火燃烧的劈啪声中,要不断喊叫,救火是个需要集体协作的事情。

    王老说的手要摇脱是,他1952年20岁那年,进入消防队,当年的消防车,没有警报器,车子奔跑在路上时,需要有人用力去摇响车上的铜钟,消防车到了火场了,他说他的手摇着这个钟也快脱了。

    当年的消防车,主要是用美国、日本的卡车,送到上海去改造成消防车。在王海荣入消防队的第二年,长沙的消防车才开始也能“叫卫子”(鸣响警报器)了。王老说,直到我们国家自己能生产解放牌卡车了,我们才拥有本国的消防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沙只有一架30米高的手摇云梯,不过,这辆车在1965年8月25日,长沙消防一二中队出发灭火途中,两车追尾相撞,造成1人死亡、5人重伤、8人轻伤。手摇云梯也在这次事故中撞毁,此后再未修复。幸好当年,长沙市区主要是三四层的建筑,用两截梯就完全可以解决登高的问题。

    现在湖南消防甚至都有了消防坦克。据悉,2009年11月4日湖南省消队总队特勤支队即购进一辆价值320余万元的新型多功能消防抢险救援坦克,该坦克集清障、牵引、起吊、灭火、防爆炸、防高温等功能于一身。

    老消防的英勇事:冷水救下昏迷的他

    “老消防”王海荣,在长沙扑灭火灾在1000起以上。

    身经百战的王海荣说,那时长沙的火灾比现在似乎要多,但以小火灾为主。扑救火灾的次数多了,对于控制火势,他有自己的经验,当年只要他往火场一站,火场上的消防战士都知道,能够搞定了。

    王海荣自己也差一点就被火“搞定了”。他说,他曾经“死”过差不多三次。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藩城堤灭火,在大火将要熄灭时,他冲进火场二楼,结果三楼顶上一根20多公分粗的椽子砸落到他头上。他马上就倒在火场中,人事不省。他说幸好是戴了头盔,并且幸好还有人在冲水,冷水把他浇醒,他摇摇晃晃站起来,自己霸蛮走出火场,回到队里,他谁也不告诉,也不对爱人说,一连三天,看人都是两个影子,直到第四天才勉强恢复。他为他的大难不死感到庆幸。

    他说,现在消防的难度更大,在当年,他并没有遭遇过超高层的火险,油罐和化学品爆炸,这对所有消防人是更大的挑战。

    老消防的好经验:引进“灭火作战计划”

    新长沙之初的消防训练设施很简陋,主要是单双杠、木马、平台、举重等训练设施,当年,长沙消防还有一种有害的训练:搭起四层楼高的木台,从上往下跳,下面承载的是一个帆布做成的救生兜,据说此训练可锻炼消防员的胆量和跳跃能力。不过这一训练在长沙造成近十人的身体损伤。

    1955年,市消防大队派王海荣就救生兜训练问题出差上海,了解先进城市如何训练。

    在上海,王海荣发现,上海也曾实行过跳救生兜训练,但鉴于伤害过大,已经废止。本来王海荣就此可以回来报告。但王海荣却发现上海消防总队在制定“灭火作战计划”。王海荣马上静下心来请教和学习,并且携带一套资料回长沙。自此,“灭火作战计划”在长沙消防中得到推广,直到今天。当然,今天的“灭火作战计划”已经电子化,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而王海荣的引进之功,却值得一说。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6 14:15 , Processed in 0.0926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