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天心区幼幼学校迎来百年校庆

2010-10-31 08: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3| 评论: 0|原作者: 周辉霞 钟佳|来自: 长沙晚报

    “我是54届毕业生,我祝母校再创辉煌。校庆时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我是2000年毕业的,我祝母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这些天,天心区幼幼学校办公室经常接到类似电话。校友们所说的校庆,正是学校百岁华诞。今日,多年不见的老教师、老校友将在学校聚首,在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校园里,回忆幸福童年的味道。

    【百年回眸】 老校友回忆当年校园布局图

    在幼幼学校办公室,老校友们在电脑里看到几张用三维制作的不同时期的校园鸟瞰图,兴奋地讨论起来。“这几张学校建筑鸟瞰图是根据不同时期老校友的回忆绘制的,他们讲起当年的故事,都似乎有一肚子的话说不完。”校友们说。

    其中一张鸟瞰图是学校建校之初的建筑三维图。说起学校建校的历史,在幼幼学校工作了34年的伍利章老师说,1905年,清政府明令“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废除”的新政。1910年,早期留学日本的蒋葆仁女士,学成归国后,致力教育革新,与其妹蒋泰素共商教育救国之道,并毅然献私财,腾地宅,在南门口冯家湾的蒋氏私宅园圃内,建造教室两间。而校名取自《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句。

    幼幼学校的建立是当时长沙教育由私塾转向现代教育的一个缩影。辛亥革命前后,诸如朱剑凡、曾宝荪、胡子靖等很多留学国外的开明人士,致力于教育救国,回到长沙筹资建校、办校,将西方教育引进长沙,推行现代教育。

    在幼幼学校的仪器室里珍藏着一个小木箱,内装着一台古旧的显微镜,暗灰色铁架已锈迹斑斑,提一提有十来斤重。而这台购自上个世纪20年代的显微镜,可是当年长沙小学中的高级宝贝,也是长沙基础教育受重挫的史证。根据史料记载,“文夕大火”烧毁长沙城31所学校,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的损失无可估量。而这台显微镜以及一大批动植物标本在幼幼学校员工的保护下侥幸逃过一劫。在《百年幼幼史》上记载: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教师周伯超受命于危难之中,组织人员将学校师生和教具仪器转移至长沙西乡宜家坡虢家大屋。

    近几年来,在天心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幼幼学校致力于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通过送老师入名校学习、鼓励老师参加赛课,打造名师队伍。学校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四好少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是“体操奥运人才训练基地”,是长沙市仅有的几所“足球传统项目学校”之一。

    幼幼学校在兴衰发展中走过的办学历程,是天心区打造高位均衡教育的一种体现,是长沙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天心区委书记夏建平衷心希望,幼幼学校秉承百年优良办学传统,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创一流的业绩、办一流的教育、育一流的学生。

    【喜迎未来】 在传承与发展中谱写新篇章

    幼幼学校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

    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中获得先进单位称号;

    年仅9岁的袁彦钊成为2007年“全国优秀小公民”评选中惟一的胜出者;

    足球、田径、羽毛球体育金花竞相绽放,输送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苗子;

    ……

    是什么推动这所百年老校激流勇进?是源于学校植根于心的精神——勇于创新、敢于奋进、公民意识和爱的教育。

    正是这种奔涌不息、富有生命力的育人精神,鼓舞着幼幼学校一次又一次地辉煌跨越。

    “发展儿童身心,培养公民资格,陶冶善用余暇能力,养成优良习惯。”这是幼幼学校创办初期的教育目标。学校采用欧美新式教法时,结合中国实情,以传统与先进方式结合教学,例如:请专家来校讲演,设有气象台、苗圃、动物园,购高科技的教学仪器,养种动植物供学生观察实验,每两周进行一次家长座谈会,创办校刊,制订校徽、校歌等。

    幼幼治校,体现的民主科学精神,受到社会舆论的盛赞。而新幼幼秉承传统,开拓创新,在教育理念上,秉着被周总理誉为“国宝”的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思想,一切以学生为本,塑造一个朴实、真实、宽厚、奋进的育人环境。

    学校通过系列爱心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爱的教育”,像“手拉手,心连心,共享阳光,快乐成长”大型爱心活动从2007年开始实施,孩子们在与湘西保靖县葫芦镇中心完小的孩子 “手拉手”活动中,感受着爱,传递着爱。

    学校还利用本身的德育资源加强“爱的教育”,幼幼学校设立了五项奖励基金,一项奖励基金就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如助人为乐奖,它的设立源于幼幼学校一名退休老教师。这位老教师终身未嫁,有感于幼幼学生照顾她的晚年,将身后所剩财产1400元全部捐给学校建立奖励基金。

    学校还编辑了以“爱”为主题的校本教材——《爱,伴我成长》,在教学的过程中,让“爱”渗透到师生的心灵深处,让孩子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

    百年老校结硕果,一代新人绘蓝图。走在幼幼学校的校园中,记者能感受到,经过百年积淀的学校,不仅仅是一座座奖杯,也不只是耀眼的名字和数据,更是学校历经百年锤炼的沉稳和厚重气质。天心区委副书记、区长曹立军寄语幼幼学校:创新发展思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为推动天心教育科学、率先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百年幼幼成长脉络

    1910年

    蒋葆仁女士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建幼幼学校。

    1938年

    “文夕大火”后,被迫迁往长沙西乡虢家大屋避乱。

    1945年

    8月15日,重返故址社坛街,修缮受损校舍,逐渐恢复。

    1952年

    长沙市政建设改造南门口,新辟劳动路。政府划拨离旧址约200米、偏东向的燕子岭、裕敏里的一座小丘和部分菜园为基地,营造新校舍,幼幼学校迁至现址。

    1956年

    长沙市的私立小学均改制为公立,并以学校所在地命名,故授名为“长沙市南区裕敏里完全小学”。

    1993年

    长沙市南区里仁坡学校划并裕敏里学校。

    1997年

    随着长沙市区划调整,更名为“长沙市天心区裕敏里小学”。

    2000年

    11月30日,经报请上级批准,恢复“长沙市幼幼学校”校名。

    2003年

    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街小学划并幼幼学校,学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校友深情寄语幼幼

    左大玢(国家一级演员):我在幼幼启蒙,我所有的成就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祝母校越办越好!

    邓新秋(湖南万代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小树成荫,百年恩情,祝贺幼幼学校百年华诞。

    罗凌(原国家审计署驻湘特派员):大爱无疆人之幼,大道有成国中宝。

    彭行芳(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教授):祝福母校百岁生日快乐,祝愿幼幼学校继承办学严谨的光荣传统,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80年前学的歌,唱了一辈子

    幼幼学校建校百年,送走数万学生。时光荏苒,关于长沙城南这所校园的往事,不管是耄耋老人,还是壮年小伙,都能从记忆中信手拈来。在校庆百年筹备过程中,10多位校友们提供了数万字的回忆记录,提到校园当时的一砖一瓦,提到校园里学的一歌一舞。

    何大基,资深翻译家,1930年3岁时,开始在幼幼学校幼稚园和幼幼学校学习,直至6年后随母迁至武汉。说起校园旧事,而今83岁高龄的他最难忘的是少年时老师教的那些歌。他说:“《蝴蝶姑娘》旋律非常优美,《结业歌》是大家暂时分别的时候唱的,唱完后要相互鞠躬告别。四月四日拉拉、拉拉拉,日暖风和放光华,这首《儿童节歌》也是百唱不厌。”

    何大基,解放后一直在外交部工作,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在出版工作中的突出贡献”特殊津贴。2007年返乡,在南门外几经打听,才找到朝思暮想的母校。此后每每与老校友小聚,唱起童年的老歌是他们的必点节目。何大基说:“幼幼教的那些歌曲,在大半个世纪以来一直陪伴着我,鼓舞着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6 13:03 , Processed in 0.0882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