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0年9月3日)起长沙动物园老园闭园,生态动物园国庆开放。 长沙动物园闭园公告 各位游客: 新建的长沙生态动物园即将面向社会开园,为切实做好长沙动物园动物搬迁,确保长沙生态动物园如期开放,更好服务市民百姓,经报请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决定9月3日上午8时起,长沙动物园(老园)闭园,不再接待社会公众入园参观,请各位游客支持谅解。 谢谢合作! 长沙动物园 2010年8月30日 长沙动物园的前世今生 *1934年,长沙市天心公园附设有动物园,园内饲养动物多为普通飞禽走兽,共20余种,间有奇异品种。 *1951年,在中华基督教会旧址建立的儿童公园内设有动物棚。时任省委书记王首道将湘西部队赠送的一对梅花鹿转赠给了儿童公园。各地也给孩子们送来了老虎、豹子、鹦鹉等。 *1956年,儿童公园改为“少年之家”,动物棚被拆除。园内饲养的老虎赠送给了北京动物园,梅花鹿、金钱豹等其他动物移交给了正在筹建的烈士公园动物展览区。 *1956年9月1日,烈士公园动物展览区开始对游人开放。 *1957年市政府投资2.4万元,在烈士公园内北面和尚坡西侧新建动物园。 *1958年1月,将青龙庙动物展览区的动物搬迁到新建动物园内。设立动物饲养组,隶属烈士公园管理。 *1967年,长沙市委、市城建局根据当时群众提出动物园设在烈士公园内部不严肃、有损革命烈士光辉形象、影响园内卫生的意见,决定将烈士公园与动物园用围墙隔开,并在市七中右侧单独设门出入,称长沙动物园。 *与烈士公园分离后,因两园围墙相隔,给游人带来不便。经批准,于1983年在烈士公园与动物园的东南边围墙处重新开设一个侧门与两园相通。 生态动物园动物将达到近4000只 本报讯(记者 朱华) 据动物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即将启用的长沙生态动物园规划占地2000余亩,分车行区和步行区。车行区设有孟加拉虎区、白虎区、非洲狮区、豹区、东北虎区、狼区、黑熊区、棕熊区以及亚洲草食兽区、非洲草食兽区等11个园区,步行区设有大熊猫馆、小熊猫馆、鳄鱼馆、大象馆、犀牛馆、爬行动物馆、虎豹馆、灵长动物馆等30余个专类动物馆。 今年9月,生态动物园将不断引进新动物,其中包括石家庄来的黇鹿、兰州的牦牛、北京来的麋鹿、国外来的袋鼠等。目前,生态动物园已经有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只动物,加上老园的动物和后来的动物,届时生态动物园的动物将达到近4000只。一切顺利的话,9月23日生态动物园试开园,有兴趣的市民朋友可以一睹为快了! 老长沙深情回忆老动物园 9月3日,位于德雅路的长沙动物园老园在对外开放了50余年之后,即将光荣结束它的历史使命。“要关园了,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来看了,以后就要到暮云生态动物园去看了!”牵着小孙女来到长沙动物园老园游玩的市民裴奶奶看着大门上的闭园公告,高兴的同时又有点伤感。 “我小时候就带着弟弟妹妹到动物园玩,好像最开始只要给烈士公园门票钱,不过地方也小得很,动物也不多。”现年58岁的裴奶奶老家就在清水塘附近,到烈士公园不是很远,身为长姐的她最喜欢的就是带着弟妹们到烈士公园玩,当时烈士公园西南角的青龙庙里有个动物展区可以看到动物,这个展区还是1956年才设置的,面积不足4亩。一直到1957年市政府投资2.4万元,才在烈士公园内北面和尚坡西侧新建了动物园。1958年1月,将青龙庙动物展览区的动物搬迁到新建动物园内。 “上世纪80年代动物园门票也便宜,只要5分钱。”裴奶奶的女儿裴小姐出生在1980年,如今已经当上妈妈的她也对那时候的动物园留有印象:“最高兴的就是六一儿童节,爸爸妈妈带我来玩,看猴子。” 记者看到相关记录,从1975年-1984年,5分钱的门票价格一直维持9年,1985年-1986年略有提高,为7分钱,1987年-1988年为1毛5,每年参观的人数也都在10万~15万人次。直到2004年,门票成人价格才提高到20元一张,孩子实行半价,而去年开始,对全市中小学生全部实行了免票,人流量更是大增。 “现在的孩子真幸福。”裴奶奶由衷感叹,“听说生态动物园比老园面积大了30倍,动物多了上千只, 开园时我们祖宗三代都要去看看,开眼界!”(记者 朱华) 细数历代“动物明星” 位于德雅路466号的长沙动物园,将在今天进入历史。今天之后,人们不仅期待新的长沙生态动物园环境更好,动物更多,更期待这个城市的管理者,能给长沙人的下一代,建造一个学习如何与动物、与自然共处的环保教育场所。在这个历史时刻,本报记者带您一起追溯长沙最早的动物园,听动物园老员工讲述动物园的趣事,寻找长沙动物园成长的轨迹。 30年代 最早动物园总共22种居民 8月31日,80岁的彭大爷挂着相机,带着女儿和孙子来逛长沙动物园。这位少年离开家乡的长沙老人,一直生活在武汉,但却一直记得家乡最早的动物园:“就在天心阁里头,我六七岁的时候去过。” “在一本作者为邹欠白的旧书《长沙市指南》中记载了长沙最早的动物园。”湖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刘微告诉记者。她随后找到该书有关内容:“天心公园附设之动物园,建筑西式……尚少腥臭气味……门券每张售洋五分……至园中圈养之动物,多为普通飞走,间有奇异之品,颇能引动观众。” 刘微说,此书1934年1月出版,说明长沙最早动物园出现在1934年之前。而当时动物园的“居民”也被这位邹欠白先生详细记录:“金钱大豹、大花野猫、富贵孔雀、翻毛母鸡、镇山猿猴、麻斑珠鸟、南山大豹、云南仙鹤、金花野鸡、四川狐狸、五色鸽子、珍珠花鸡、象皮草鸡、莲花观鹤、翻毛方狮、美国羊兔、西湖鸳鸯、乡翖豪猪、猴头秀鸟、口外大熊、黄嘴八哥、白毛大兔。” 60年代 人山人海围观河马大熊猫 据《长沙动物园园志》记载,1956年9月1日,烈士公园动物展览区开始对游人开放;1957年市政府投资2.4万元,在烈士公园内北面和尚坡西侧新建动物园。1958年1月,将青龙庙动物展览区的动物搬迁到新建动物园内。设立动物饲养组,隶属烈士公园管理。 长沙动物园老员工马再玉介绍,上世纪60年代,长沙动物园的明星是河马和大猩猩。“当时多数市民家没电视,城市里也没酒吧等,群众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河马和大猩猩一引进来就引起了轰动,动物园里人山人海,人多得不得了。”70年代的时候,大熊猫和江豚又取代了河马和大猩猩的风头。 六七十年代的长沙动物园,硬件条件不是很好。马再玉介绍说:“那时养鹤类、鸳鸯的池塘都是泥堆砌成的护坡,一下雨,就经常冲垮竹篱笆,动物就跑出来,工作人员不得不冒雨赶动物进去。” 80年代 黑猩猩拉动门票涨2倍 80年代,长沙动物园加强了与其他地方动物园的交流和合作。马再玉记得,有一次,从上海动物园来了一只黑猩猩,这只黑猩猩很聪明,会刷牙,会荡秋千,长沙市民奔走相告,纷纷携儿带女前往动物园。“我们的门票最开始是5分钱,猩猩一来就涨到了一角5分,还增设了好几个售票点,减少排队买票的时间,但却依然没办法满足长沙市民看稀奇的心情。”马再玉说,最后,动物园只好打开大门,任由市民进园参观。同时,市里也派了警察来维护秩序。 80年代还有个重要的事件,那就是1988年开始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律颁布实施后,人们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得到加强。”马再玉说,曾经有不少市民将自己捕获到的野生动物送到动物园。 上世纪90年代起,长沙动物园逐渐引进各种“外宾”入住,动物明星有长颈鹿等非洲动物。此时,各种驯兽场的动物表演也受到人们欢迎。同时,也开始出现批评用动物表演牟利的声音,受批评的还有乱给动物投食的游客。 作者:记者 谭琳静 刘军 实习生 徐倩 通讯员 沙伟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6 08:54 , Processed in 0.09856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