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分析当今世界城市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将长沙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千年古城建设与发展的这一定位,犹如战斗的号角,让敢为天下先的长沙人又一次“冲锋陷阵”。 城市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又是文化的竞争。作为中部内陆城市的长沙何以提出建设国际文化名城?追根溯源,以下几点原因不容忽视:这是适应全球竞争的战略选择。以国际化视野推动城市运营,有利于在国际合作中扩大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从而最有效地配置全球文化资源,最充分地分享国际文化成果,为我所用,补我之短,最大化地提升文化竞争实力。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加快国际文化名城建设,是适应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建设两型社会、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有利于实现城市发展的软着陆。这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内在需要。文化,让城市更绚丽。提升城市品质是城市发展的趋势,更是市民的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是塑造国际形象营销城市的善政,有利于提升城市的产业品质、建设品质、环境品质、人文品质和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建设发展成果。国际文化名城的形成,从概念到走向理性回归,一般要求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具有较强的文化实力优势,并且是集文化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于一体的综合优势,突出表现在能聚合一批享誉中外的文化品牌或文化套餐,让文化成为城市的名片。二是具备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竞相发展的体制优势,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长沙本土的文化资源“盘活存量、激发增量”。三是体现文化城市特有的功能特色优势,城市文化对凝聚人才、促进创新、吸引投资等具有强大的功能优势。 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我们之所以先声夺人,一是源于果敢,二是源于自信、果敢源于实证;自信源于积淀。长沙拥有发展文化名城的先天优势:一是长沙动漫产量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原创动漫稳居全国龙头地位;二是报纸、出版、广播、电视等媒体行业相当发达,“广电湘军”已产生良好品牌效应;三是酒吧、歌厅文娱演艺市场特色鲜明;四是信息咨询以及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高速成长,公益性文化建设和经营性文化呈现“落霞与孤燕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良好发展态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何行动,我们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大有可为: 一、深入挖掘和提炼湖湘文化,把长沙城市最重要的特质进行遴选和界定,将这些特质以城市主题的形式融入到市政建设中,形成城市主题文化,实现与国际文化中一些流行元素的切入,提升长沙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控制力。 二、培育长沙的民俗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突出长沙的历史文化街区,延续城市文脉,在街区保护过程中,城市文脉应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三、扶持和发展文化中介组织,规范各类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加强对文化策划、咨询、展览、演出、拍卖等文化中介机构的培育和管理,将长沙的演艺、洗浴文化推广,提升层次,拓展规模效应,实现演艺场所等的“走出去”工程。 四、拓展与国际文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定期组织和参与国际性的文化城市论坛,与有关城市构建友好城市,营造国际文化氛围。 五、国际化大都市在图书馆、博物馆、剧场、电影院等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也名列前茅,它不仅为本国人民服务,也向世界开放,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建立健全群众文化艺术场馆,加强社区文化广场建设,保护好、使用好民间文化艺人。 六、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展电视购物、数字出版、框架媒体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提高文化产业的外向度。 七、塑造长沙的文化标识,通过地标建筑、文化品牌名称等提炼。长沙目前还没有一个能登“大雅之堂”的文化标识,以至于“脚都”等民间绰号扩散。 八、打好文化会展或展会这张王牌。聚合在市内举办的汽车博览会、旅游博览会、教育博览会、房产交易会等展会,突出以国际视野办会,以城市生态办展,进行规范管理、统一谋划,灌输统一的人文理念,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生态的融合。 九、洗刷并革新一种市民文化,构筑建设国际化城市文化人才高地。长沙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建设国际文化名城,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及较高文化素养的市民,从长沙现实情况看,目前整体市民素质有待提高,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能适应国际性城市的建设,长沙外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外来人口文化素质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人才总量明显不足。 十、构建符合国际化城市的文化管理体制。学习国外国际大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加快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两大转变,从“办文化”的传统管理模式向“管文化”方向转变,以行业管理为主,通过各种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管理和引导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全方位开放的文化产业政策,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放宽和取消一些对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投入文化产业领域的限制,建立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文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格局。(星辰在线网友 卢伟)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3:24 , Processed in 0.1696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