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不是一座庞大的城市,但我觉得,长沙是个优雅而有“文化”的城市 。
今年,长沙市提出了将长沙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名城,这是把千年古城长沙这个“中国传统姑娘”推向国际T型台亮相的好事。近期,长沙市召开了建设国际文化名城动员大会,正在掀起一场大讨论的“头脑风暴”。这在全国尚属先例。值得称道!
长沙特色,湖湘文化,文化产业,国际文化名城。湘军又在行动,湘军又在“大手笔”。
“文化湘军”,可能会上演更精彩的文化“快乐大本营”, 排练一场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大戏。人们期待着!
近几年,“长沙的歌厅文化”和“长沙的演艺酒吧”,在全国掀起了巨大的声浪。唱遍大江南北的“超级女声”,更是吸引了4亿国人的眼球。湖南卫视收视率长期位居中国省级卫视第一;湖南出版成为了中国地方出版实力三强之一;湖南原创动漫总产量连续排名全国第一,宏梦卡通公司和三辰卡通公司位居全国十大动漫企业第一和第二位。深圳文博会,“文化湘军”签下20亿元大单。湖南文化产业产值过1800亿,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文化产业现已成为湖南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省会长沙,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目标,并在积极探索中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全市文化经营单位已有49962个,从业人员47万人;文化产业总产出762.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9.9%,实现税收总额达58.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9.1%,产业规模和贡献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全市文化发展,呈现出发展环境有保障、事业繁荣有成果、产业壮大有突破、品牌影响有拓展、队伍建设有加强的基本态势。
如今,“文化湘军”不局限于国内市场,主动出击,努力向海外拓展着自己的生存空间。长沙是全国第二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文化产业是长沙的优势产业。因此,长沙市把握发展机遇,推动产业升级,把长沙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城。
说起长沙,不能不提“岳麓书院”、橘子洲头、马王堆。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拥有灿烂、深厚的文化元素,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早已是长沙著名的身份标识。
漫步长沙古色古香的太平街,明清时代传承下来的文艺会所、书吧、古玩店……无不散发出文化的魅力,这是展现着湖湘文化的“中央文化景观区”。类似太平街这样的,地方政府以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支柱的做法,是长沙发展文化产业与众不同的最大特色。
说起湖南,不能不提“湘味”、|“湘人”、“湘军”。“湘味”,就是湖湘文化,那就是渊远流长的南楚历史文化,“唯楚有材“的理学文化,历史悠久的书院文化和前赴后继的革命文化。
说起湘军,不能不提曾国藩“武装湘军”、“文化湘军”。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身世不显赫,然而在太平天国起义、清王朝摇摇欲坠、东南半壁战乱不已、生产凋敝民不聊生的时刻,他挺身而出,既是为了保国安民守护家园,扶大厦于将倾,同时也是要保护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实现传统读书人的理想。
自改革开放以来, 曾国藩又经文化湘军极力吹捧, 并打造为世人的楷模。出版界为之出版的《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传书》商界为其推出了“曾国藩酒”等各种商品,旅游打造了“曾囯藩故居”,形成了波及全囯的“曾国藩热”。今天,曾囯藩不仅成为”湖湘文化”的典型假像,而且是全国开改时代的精神偶像。
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历来就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在文化产业上创造了令全国为之侧目的成绩。湖南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能一鸣惊人,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经济现象,“文化湘军”在人们质疑和审视的目光中能异军突起。“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声名鹊起,创造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湖南文化现象”。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指出,文化产业是长沙的优势产业,打造国际文化名城,是为了全面提升长沙竞争力。
富民强省既取决于经济硬实力,也取决于文化软实力。富民强省中,富民,既包括物质、经济上的富,也包括精神、文化上的富;强省,既包括经济上的强,也包括文化上的强。
“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能够带来真金白银。文化产业是名副其实的低碳经济、环保产业,国家和各省均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其发展,加上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产业的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文化是发展的动力,为我们提供精神动力,提供价值导向;文化是实力的体现,尤其在硬实力激烈竞争的前提下,软实力竞争空前活跃、异常激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就是源于文化产业的崛起、源于文化元素的注入。
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寻找新坐标?文化建设如何实现新跨越? 我认为:第一,要深入开展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战略研究,要放宽视野,明确坐标体系,找准发展路径。第二,要大力营造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浓厚氛围,以“国际交流活动的集聚地”为定位,积极营造浓郁的国际文化氛围。第三,湖南要打造现代“文化湘军”,培育湖南历史上的“第四代人才群”。第四,突出具有湖湘特色的城市主题文化。纵观世界文化名城,无不有一条清晰的文化主线贯穿其中,巴黎的时装、维也纳的音乐、慕尼黑的啤酒、伯尔尼的钟表、苏黎世的金融、好莱坞的电影,都伴随于城市发展的始终,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第五,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标识。文化标识是指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建筑物、文化性构件。成功的文化标识,不仅会大大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甚至能成为其代名词,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和卢浮宫。
“人是桩桩,全靠衣裳”,城市也一样,需要用建筑语言体现出城市独有的文化和魅力,这对吸引人气很重要。
长沙人从来就不缺少文化,生长在长沙的人几乎都是写文章的好手,都是内在极其丰富的、富有诗人气质的人。写不好文章的人就别留在长沙!
“湘味”,生动的湖湘文化溯源!
“无湘不成军”是表扬湘乡勇最为善战,最为精锐。今天,“无湘不成军”,诠释着湖南人的文化本领。
一群非常之人,领一支非常之军,经历非常之苦,成就非常事业。这,就是文化湘军崛起的新故事!
“湘军”又在行动。(星辰在线网友 真老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