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小区清朝古墓印证“石马铺之役”历史事实

2010-6-25 15: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43| 评论: 0|原作者: 夏盛 刘帅英|来自: 潇湘晨报

  本报长沙讯  一百多年前,太平军在长沙城与清兵交战的那段历史,在天心区梅岭社区南园小区内的一块石碑重现。这座藏在小区的“陕西忠义官兵墓”共有一冢、两碑,原是两百清兵合葬墓。去年经过修缮后,该墓已作为一个休闲景点开放。

  78岁的鲁亮辉在南园住了56年,见有人打听古墓,她放下手中的土豆,热心为记者带路。

  宽约10米的椭圆形墓冢被高楼包围,位于南园小区的一个角落,一旁是一棵年代久远的古樟。“这个碑我小时候就看到过,但不晓得是清兵墓。”鲁亮辉说,50年前这里还是农村,墓碑被杂草包围,只露出一截。当时,有村民在这里挖土种菜。直到2006年,这座墓才被考证为太平天国时期的清官兵合墓。

  修缮过后的古墓正面为四根花岗岩石柱,中间两根柱子上分别刻着“秦云寒白骨”、“湘水照丹心”的字样。墓前立有一块带碑额的汉白玉石碑,书写“陕西忠义官弁兵夫合墓”。墓葬背后的主碑上刻有“石马铺之役”的简要经过、墓葬何人及立碑人,落款时间为“清光绪六年”。据长沙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墓对复原、研究长沙晚清异地阵亡官兵合葬墓的形制提供了直接例证,今年已经被列为长沙“不可移动文物”之一。

  文史专家陈先枢专家表示,位于城区的合葬墓保存这么完整,实属罕见。“石马铺也有一座清官兵合葬墓,但受损严重。”

  据新开铺街道梅岭社区刘主任介绍,省建六公司在修建南园小区居民二次供水水塔时,将水塔与墓葬围了起来,“以前进入墓葬区的两个铁门都有锁,居民保护文物的意识还是很强的。”去年,天心区政府拨款将该古墓重新修葺,并建了个凉亭,围墙上新刻了浮雕,并有专人负责打扫墓地卫生。

  时下天气闷热,不少居民都到墓旁的凉亭乘凉,这个古墓也不再神秘。“清明节的时候我们还会来拜祭。”一位爹爹告诉记者。

  据《湖南通志》、《善化县志》等史料记载,1852年7月,太平天国起义军向湖南进军,湖南巡抚骆秉章紧急咨调陕西绿营兵2000名赶往长沙,其中有1000余人驻扎在城南石马铺赤冈岭。此时,萧朝贵率领的太平军先头部队发起进攻,绿营兵大败,阵亡900余人。

  文史专家陈先枢介绍,当年清兵阵亡的900余人,有200多人就是埋葬在现在南园小区的“陕西忠义官兵墓”,还有700人则埋在石马铺赤冈岭。这两座大型清兵合葬墓相互印证,揭示了“石马铺之役”的历史事实。

  陈先枢说,目前,“陕西忠义官兵墓”正申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便得到更好的保护。记者夏盛 实习生刘帅英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4 00:50 , Processed in 0.1113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